<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布谷声声,空寂的家园,依旧有翅膀在萌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题记</b></p> <p class="ql-block"><b> 多年前,小村里是绝对没有臭姑鸪的身影,如果有个别胆大的臭姑鸪飞进小村,估计她们很难全身而退,小村的大人们会向她们吐口水,小村的孩子们会拿着弹弓追打她们,直到她们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因此,在小村很难见到人和臭姑鸪和谐共处的画面。每到播种季节,小村人踏着臭姑鸪歌唱的节奏,走进原野,开始一年中最重要的农事活动——播种。但是,在儿时的记忆中,对于臭姑鸪只听其声,不见其影。“布谷、布谷、布谷…”像农家人的庄稼,年年在田野上发芽。按理说,小村人不喜欢臭姑鸪是可以理解的。一身恶臭不说,经常出没坟茔地,在坟墓里做窝,繁育后代,人们认为她们满身晦气,会给人们带来厄运。正因为这样,小村人对臭姑鸪敬而远之,似乎成了一种乡村民俗。当然,小村人绝不知道臭姑鸪还有一个文雅的名字——戴胜,是以色列的国鸟。</b></p><p class="ql-block"><b> 前几天,在网络看到一个视频,戴胜在一具牛的干尸里安家,在危险中求生存,这是戴胜的智慧?还是戴胜的无奈?看了那个视频,我为戴胜一家添了几分牵挂。洪水来了、猛兽来了、人来了……她们将是无路可逃。</b></p><p class="ql-block"><b> 我有一个朋友,很不喜欢臭姑鸪,几年前,我让他帮忙寻找戴胜窝,拍育雏的镜头,他开始很是不理解。在他的观念中,能拍照的,能让人们下大功夫拍照的,应该是美好的事物,臭姑鸪怎么能走进镜头?除了一身恶臭,还有满身的晦气。细细问过去,他说有一年臭姑鸪飞到了他家的烟囱里,结果那一年他们家失火,差点把房子烧落架,他认为都是臭姑鸪带来的厄运。但是,当他看到我拍的臭姑鸪的图片,听了我对臭姑鸪的解释,他也开始叫臭姑鸪为戴胜,开始为我找寻育雏的戴胜。今年,他满心欢喜告诉我找到了一窝戴胜,在井房子的屋檐下。去看过,那是村子边缘地带,住着几个老年人,环境相对安静。</b></p><p class="ql-block"><b> 拍摄戴胜起步于长春净月公园,有了微信群,对于鸟讯能够得到及时了解。四年前,在微信圈看到戴胜育雏的镜头,好是羡慕,几经打听才知道具体位置,急急赶过去,好家伙有三十几人在拍摄。由于天气不好(下了几次阵雨),又不得拍摄要领,没有使用三脚架,几乎是没有收获,但是,终归是开始了戴胜的拍摄之旅。在长春拍摄戴胜不久,松原几位老哥拍摄戴胜育雏成功,去了两次,有了不错的收获。</b></p><p class="ql-block"><b> 之后是在小村里拍摄,高姐的邻居去儿子那里照看孙子,房子空下来,空下来的房子给了戴胜生儿育女的空间。拍过两年,也仔细观察过戴胜育雏的全过程。可能是主人忌讳戴胜的到来,人为堵死戴胜的窝,戴胜无奈另选新家。去年没的拍,于是求助学生,他在村外的柳树上找到戴胜的窝,由于远离人群,戴胜警觉不好拍,远不如高姐邻居家的戴胜好拍。如今,戴胜和人们和睦相处,成了乡村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在布谷声声中,安居乐业!</b></p><p class="ql-block"><b> 今年在众多朋友的帮助下,一下子找到七窝戴胜。总结一下戴胜安家的规律,有五窝是在空房子的屋瓦下,看到戴胜经常出没的院子,仔细观察,很容易找到。有两窝是在村外的柳树上,而且都是在经常有人和车辆经过的大路旁。这样看来,戴胜所以选择小村安家落户,是小村人对她们的接纳,是小村里年轻人的流失。没有人破坏和环境相对安静,给了戴胜安家落户的空间。这给了我们一个思考,更多戴胜来小村安家,是不是意味着乡村正在一步步消失?</b></p> <p class="ql-block"><b> 在我们找到的七窝育雏的戴胜,有五窝在人们生活的小村里。她们选择的人家,一定是在小村的边缘,有养殖场,可以方便戴胜育雏期觅食。基于这样的想法,我让养殖羊的学生帮助寻找,他下了一番功夫,因为他看到他的饲养场有戴胜出没。结果他很失望没有为我找到戴胜的窝,我安慰他没关系,缘分还不到。可能他那里相对还不够安静,戴胜选择在村里安家,都是在几年没有人住的空房子里,这样人们不会打扰她们,她们可以安静成功地完成育雏的任务。</b></p><p class="ql-block"><b> 在戴胜安家的五个院子,我们选择了两家相对好拍摄的,这两家都是老人去城里照看孙子,房子闲下来,正好给了戴胜安家的空间。老崔应该和我差不多同龄,他的爱人照看孙子,他在那个城市打工。走进老崔的院子,干净整洁,虽然没有人住,还是能看出主人的持家之道。仓房、厕所、小园……设计合理,这是典型整洁的农家小院。虽然几年没有人住,还保持着先前的整洁。没有荒草,没有废弃的杂物,老崔离开了小村,老崔哥哥还在小村留守,常常过来打理小院。在我拍摄期间,老崔的哥哥几次来小院给玉米地放水;给豆角插架子,给老屋开窗子通风……每一次老崔的哥哥都脚步匆匆,怕影响戴胜给雏鸟喂食。在拍摄期间,我也注意到,老崔家的鸡架,仓房有部分的坍塌。拍摄中正好赶上下雨,老崔装杂物的房子漏雨严重。门窗上的春联和挂钱,褪去原有的鲜红和喜庆,微风过后,像是干瘪的传说,在小院无奈地摇头。</b></p><p class="ql-block"><b> 想想当年老崔筹划建房,花光了几十年的积蓄。他可能从来没有想过会离开小村到城里去讨生活。拍摄的间隙,看着寂寞空落的院子,我在想老崔在城里干什么?他绝没有清闲的可能,在烈日下,建筑工地他挥汗如雨。农民工在用他们的汗水,改变着每一个城市。离开土地他们会不会寂寞?会不会想起他精心设计的小院?布谷声声之时,在城市的拥挤和混凝土构筑的格局里,断不会有布谷鸟的叫声。他会不会担心他的小院会荒芜掉?为什么他不卖掉老屋?老崔是有打算的,一是房子不值钱,二是晚年他们还要回到小村,叶落归根,晚年要有个栖身之地。</b></p><p class="ql-block"><b> 小吕是我二十几年前的学生,把结婚时的婚房留在了小村,为的是孩子能够享受好的教育资源。他说房子空闲多年了,戴胜在老屋安家,生儿育女,也算物尽其用。孩子在城里读书这十几年,他一直在外地打工。今年孩子中考,为了多陪陪孩子,他选择在本市打零工。小村里,像小吕这样的年轻人,考学的在城里安家,在农村务农的为了孩子读书,也都离开了小村,依然坚守的年轻人已是凤毛麟角。乡村在贫血,鲜活的生命力在流失,乡村后继无人啊!问起孩子考学以后他的打算,他很是茫然。回到农村,靠着有限的土地,孩子读大学,在城里安家……这一大笔开销,显然不能指望土地。父辈那一代,土地给了他们想要的一切——温饱、住房、传宗接代……他们这一代人,土地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生活的需求。离开土地,已是背井离乡,这是新时期的“走西口”、“闯关东”,大量的农民子弟闯进城里,捡拾他们生活里的希望,到了晚年,他们大多数人会一身伤痛回到小村,在老屋里回忆温情的过往,慢慢疗伤?还是到福利中心,集体养老?一切都交给时间,党的好政策,老有所养不再是奢望。</b></p><p class="ql-block"><b> 老王去世快一年了,他的新家园不会缺少布谷的叫声,他的大半生,一直都在漂泊的路上,为了生存,为了孩子,他早早地离开有限的土地,四海为家。体力透支,不到六十就撒手人寰。他的葬礼简单又简单,也许那片土地还没有准备好为他腾出一块栖身的地方,他就急急来家族的墓地报到。儿子的婚宴他不能参加了,孙子的满月酒他没有机会喝到了……也许,他对土地没有太多的情感可言,他没有向土地索取过太多,仅仅是一个可以简单容身的六尺之地。几十年的漂泊,他的田地里长满了戴胜的歌吟——布谷,布谷,布谷……</b></p> <p class="ql-block"><b> 小村人离开小村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是这几种情况,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的离开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小村像是进入晚年的老人,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和喧嚣,空寂成了小村的主旋律。再过二十几年,大多数小村都会成为一座空城,那是真正意义上乡村的消失。城乡一体化,加快了乡村的消失速度。据相关部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过去10年,中国共有大约90万个自然村消失。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80至100个村庄在地球上被抹去。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城镇化。从狩猎到农耕到城乡一体化,人类前行的脚步没有停止。但是,人们的生存还是离不开土地。刀耕火种到机械化到数控科技时代,大部分人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他们以新的存在方式,在城市里寻求生活。</b></p><p class="ql-block"><b> 这样想来,乡村消失了,原来的乡村变成了田野,那么戴胜的家会安放在哪里?在大树上?那就要人们广植树木,不必担心乱砍乱伐,住上楼房的人们,树木在他们眼里已没有价值了。适者生存,或许戴胜可以改变策略,像云雀一样,把家安在杂草丛里,开辟新的家园。乡村可以消失,但是,声声布谷不能消失,那是田园的天籁之音,希望之音。</b></p><p class="ql-block"><b> 老崔家的戴胜雏鸟初飞了,她们离开温暖的家,落到了长势喜人的玉米豆角地里,落在老崔家的猪圈上,飞去了更远处的田野……她们在父母的教育下,学会捕食,学会生存,更要记得回家的路。明年的这个时候,今年的雏鸟也会成为父母,开始演绎她们的生命轮回。在生长庄稼的田野,“布谷、布谷、布谷……”被一粒粒种下,来年播种时节,那些“布谷”就会在土地上萌芽,留守的乡民在布谷声声中依旧要开始播种……那些离去的乡民,终究会在某一天,寻着“布谷,布谷,布谷……”的叫声,一步步走回故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抖落满身的黄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怀揣美好的愿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背起简单的行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告别家乡亲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告别亲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多少人唱着这首歌离开乡村?又有多少人在他乡靠这首歌取暖?他们就是城市里的戴胜鸟,他们把“布谷”的歌唱声浇筑在坚硬和冰冷中,于是,冰冷中有了温暖,有了可以飞得更高的翅膀。</b></p><p class="ql-block"><b> 老崔家的屋檐下,那对戴胜还回来吗?会的,老崔的哥哥没有把戴胜的窝堵死,他说堵死了,戴胜就失去了家。</b></p><p class="ql-block"><b> 相约戴胜,明年不见不散。</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致谢理解支持的朋友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致谢一直陪伴的郭师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021.06.11</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