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北宫杜若<br>美篇制作合成:和谐<br>音乐:【星夜的离别】卓依婷 <h1>1940年8月,李讷在延安出生,此时毛泽东已47岁,可谓是年近半百。老来得子,毛泽东格外喜悦,因此他对李讷百般疼爱,李讷得以长时间留在父母身边陪伴。<br><br></h1><h1>作为家中唯一在父母身边度过孩童时期与青春期的孩子,李讷深受毛泽东的影响,自幼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和俄国文学。1959年,李讷得偿所愿,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并于1966年毕业。<div><br></div></h1><h1>李讷的童年有幸在毛泽东的陪伴下度过,那时毛泽东公务繁忙,常常是忙到废寝忘食,工作人员一直担心毛泽东的身体会吃不消。可自从李讷出生后,一切就有了好转。<br><br></h1><h1>每当毛泽东长时间工作后,工作人员就会让李讷进办公室里找毛泽东玩耍。李讷也向来是不负众望,每次一进办公室就声音清亮地喊道:“爸爸,去散步!”<br>在繁忙众多的公务中,在女儿天真无邪的注视下,不论再忙,毛泽东也要挤出一点时间,偷得浮生半日闲,来陪伴李讷。<br><br></h1><h1>毛泽东带着李讷游走于延安的街头,在商贩的吆喝声中,在阳光的照耀下,毛泽东带着李讷看人来人往,看世间风情,教导李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道理。<br><br></h1><h1>年幼的李讷时常无法理解父亲口中的话语,每当这时毛泽东就会慈爱地摸摸李讷的头顶,他并不急于一时,要求李讷立即便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只希望能给李讷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李讷知道人民为重。</h1> <h1>毛泽东就这么带着李讷在延安的街头走着,他们一步一步,走过了春夏秋冬,走过了李讷的童年,走到了李讷的少年。<br><br></h1><h1>李讷的少年时期,毛泽东更加忙碌了。好在父女俩可以用书信来寄托思念。纸短情长,文字代替他们,见到了思念的对方。<br><br></h1><h1>通过毛泽东与李讷的往来信件,毛泽东一个可爱父亲的形象便跃然纸上。<br><br></h1><h1>“你为什么不写封信给我呢?为什么那样吝啬呢?你不爱爸爸了,是不是呢?我希望不是的。”<br><br></h1><h1>谁能想到,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与女儿交流的过程中竟如此坦然可爱。<br><br></h1><h1>后来在李讷生病时,毛泽东百忙之中仍然要挤出一点时间来给李讷写信。病痛总会使人变得格外脆弱,生病时父亲不能陪伴在侧使得李讷感到了委屈。<br><br></h1><h1>而一封封家书的到来有效驱散了李讷心中的阴霾,信件上的一字一句,一笔一划,无不寄托着一个父亲最真挚的关怀与担忧,这也让李讷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来对抗疾病。</h1> <h1>毛泽东的呵护并没有让李讷变得恃宠而骄,相反,李讷从不向外透露自己的身份,在衣着和饮食上也从不讲究,行为处事都极为低调。<br><br></h1><h1>1960年,正是中国3年困难时期,加之苏联撤销了所有的对华援助,毛泽东已经连续7个月没有吃过肉,李讷也是没有吃过一顿饱饭。<br><br></h1><h1>那时李讷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心疼李讷,便偷偷给她送饼干吃。看着李讷狼吞虎咽地塞了两块饼干后,又恋恋不舍地将饼干细细收起来准备留着以后慢慢品尝时,李银桥热泪盈眶。<br><br></h1><h1>“吃吧吃吧,”李银桥心疼地说,“下次我还给你送。”可李银桥还没有找到第二次机会给李讷送饼干,他的举动就被毛泽东发现了。<br><br></h1><h1>“谁让她是毛泽东的女儿!”毛泽东一拍桌子声色俱厉道,“别人家可以送东西,但是我毛泽东的孩子一块饼干也不能送,我不允许她搞特殊化!”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李讷的宠爱绝非溺爱,在原则问题上毛泽东绝不包庇妥协,有着严肃严厉的家风。</h1> <h1>可当李讷从学校回家时,毛泽东又展现出了一个父亲的温情。他久违地让厨房煮了红糙米,里面还掺了芋头,打算让李讷能好好吃饱一顿。要知道,平日里毛泽东都是吃野菜的。<br><br></h1><h1>糙米与芋头散发着清香,李讷垂涎欲滴地吸了吸鼻子,忍不住惊叹道:“好香啊!”已经上了大学的人做出这般天真的举动,只让人觉得心酸,李讷是多久没有吃过饱饭了。<br><br></h1><h1>“吃吧,吃吧。”毛泽东看着李讷牵强地笑了笑,他夹起一筷子菜放入李讷的碗里。<br><br></h1><h1>刚出锅的饭烫得很,可李讷已是饿得受不了了,她一边咝咝地吹热气,一边龇牙咧嘴地快速扒饭。<br><br></h1><h1>“着什么急呢,慢慢吃,没人和你抢。”毛泽东又是心疼又是慈爱地看着李讷。“在学校习惯吃快了。”李讷不好意思地解释道。</h1> <h1>看着李讷吃得狼吞虎咽,毛泽东的眼神闪了闪,最后他放下手中的碗筷开口道:“我老了,比不得你们年轻人的食量了。”毛泽东不动声色地说,他将碗里剩下的大半碗饭拨到李讷的碗中,“你吃吧。”<br><br></h1><h1>李讷立即双眼放光,在父亲的注视下将桌上的饭菜一扫而光。<br><br></h1><h1>该严厉时严厉,该慈爱时慈爱,李讷在毛泽东的教育下低调生活,认真学习,最后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的历史学专业。<br><br></h1><h1>故乡难回<br>“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br><br></h1><h1>毛泽东为了解放全中国,早早便离开了故乡湖南韶山,多年来他辗转各地,见过别处的人,也见过别样的风景,可在他心中,这些仍然比不上他的故乡。</h1> <h1>在晚年之际,毛泽东思乡心切,落叶盼归根,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回家,回到故乡看看那里的山与水还有人们。然而,故乡难回,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愿望却因为诸多繁杂的事务而屡屡搁置,最终未得圆满。<br><br></h1><h1>1976年9月8日上午,湖南韶山滴水洞的管理员廖时禹接到通知,通知里称湖南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当天晚上要来检查接待毛泽东主席回家乡休养的准备工作,然而当天深夜他又接到通知,说是张平化不来了。<br><br></h1><h1>廖时禹放下电话后疑惑不解,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就在自己放下电话后不久,远在北京的毛泽东便迎来了生命的尽头。<br><br></h1><h1>病重期间,毛泽东比往日里更加思念故乡,倦鸟归巢,落叶归根,似有所感地,他向中央提出了回韶山滴水洞休养的想法。<br><br></h1><h1>中央同意了毛泽东的申请,也立即通知了湖南应做好准备工作,可不曾想,就差那么一点,远在异乡为异客的毛泽东最后还是没能回到自己的故乡。</h1> <h1>早在1959年6月25日时,毛泽东坐在湘潭通往韶山的吉姆车上,显得兴奋难耐,近乡情怯,越接近韶山,毛泽东便也越激动越惶恐。<br><br></h1><h1>窗外飞逝而去的田野与村庄,熟悉的空气与泥土的芬芳,毛泽东贪婪地深深呼吸了一口,终于确定自己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br><br></h1><h1>“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这是毛泽东当天写下的有关故乡的诗句。<br><br></h1><h1>回到故乡后,毛泽东显得更加开朗,在滴水洞前,他滔滔不绝地向身边的人述说自己的童年往事:“这里可是个好地方,我小时候在这里放过牛、砍过柴也割过草,甚至还和人打过架。这里的每一处地方都有我的回忆,这里的每一处石土我都触碰过。”<br><br></h1><h1>“小时候我到外婆家去玩或者到湘乡去读书,都要从这里经过。那时家里人听信了算命先生的话,觉得我要认个石头干娘才好养活,于是我就在山的那边认了个石头干娘,因此小时候大家又叫我石三伢子。”</h1> <h1>毛泽东兴奋地向大家述说着一切,久违地回到故乡,不免使他有些亢奋。<br><br></h1><h1>奈何时间不等人,停留没几天,毛泽东很快就要离开了。与回来时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毛泽东低沉地紧皱着眉头,坐在故乡的土地上与之告别。<br><br></h1><h1>当随行的人小声提醒毛泽东应该上车时,毛泽东恋恋不舍地开口道:“再坐一会儿吧。”今日离去,也不知何时才能再归来。<br><br></h1><h1>离愁别绪,这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心情,于是再没有人催促毛泽东,他们只是默默地等着毛泽东。<br><br></h1><h1>与故乡告别是一件神圣而庄严的事情,晚风吹拂毛泽东的脸庞,宛若故乡给他的一个离别拥抱。等到毛泽东终于起身时,他深深地望了故乡一眼。终会有一天,毛泽东想,我一定要回来,然后再不离开。<br><br></h1><h1>可惜,这个愿望没能实现,毛泽东的乡音终究也没能让故乡之人听一听可曾改否?也没有故乡的稚子笑着问他一句:“您从哪里来啊?”</h1> <h1>自从毛泽东带着遗憾逝世后,回到湖南韶山,替父亲看看他的故乡,就成了李讷心中的一个执念。<br><br></h1><h1>替父还乡<br>1984年,李讷如愿和她的丈夫王景清来到了父亲的家乡湖南韶山,为了隐藏自己的特殊身份,他们只对外宣称是普通的工作人员。<br><br></h1><h1>毛泽东曾居住过的房屋普通简陋,当年谁也没想到,在这里竟然会诞生出一位伟人。李讷看着眼前的房屋,走在父亲曾经走过的土地上,忽然回想起了延安的街头。<br><br></h1><h1>时空仿佛在此时交错,韶山的土地与延安的街道连接到了一起,李讷还是当年那个懵懂的小女孩,父亲也未曾离去,她依然可以踉踉跄跄地跟在父亲身旁,听他说那些人生百态,世间道理。<br><br></h1><h1>可惜如今已是物是人非,李讷一抬眼,再也看不见父亲宽厚的背影了。思念在此时泛滥成灾,当李讷走到晒谷坪,看到石碑上的“毛主席小时劳动的地方”一行字时,她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地跪地痛哭。</h1> <h1>若是小时候在父亲的故乡长大,那是一个什么情形呢?李讷想,父亲一定会带着她漫山遍野地撒欢奔跑,然后与她一起蹲在泥地里盖小房子。若是玩得尽兴了,父亲说不定还会作诗一首,然后摇头晃脑地教她吟诵。<br><br></h1><h1>跪在父亲儿时劳作的土地上,带着在父亲故乡长大的美好幻想,李讷颤抖地伸出手触摸石碑上的字迹,石碑粗砺的触感让她想起了毛泽东的手——粗糙却有力。<br><br></h1><h1>“爸爸,我想你。”李讷哽咽地喊道。斯人已去,生者感怀,李讷跪在石碑前泣不成声。<br><br></h1><h1>李讷的举动与短短一句话让在场的众人都震惊不已,他们诧异地望向李讷,不敢相信发生了什么。这时李讷的丈夫王景清赶紧上前扶起了李讷,为妻子解释道:“这位是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她思父心切,还望各位海涵。”<br><br></h1><h1>众人闻言立即理解了李讷的举动,他们半是感动半是赞赏地看着李讷,唏嘘不已。</h1> <h1>“子欲养而亲不待”,大家或多或少都能理解这样的意难平,于是也没人催促,大家只是默默地站在风中,等待李讷平复心情。<br><br></h1><h1>落日的余晖洒在李讷的身上,微风轻拂,此时此刻的场景,倒像极了当年工作人员等待毛泽东与故乡告别一般,晚风吹拂安抚人心,大家之间相互理解。<br><br></h1><h1>也不知可否有一阵解意风,捎带思念一程,将无尽的思念挟裹成一封书信,送到逝去之人的手中,为之解读生者的不舍与想念。</h1> 美篇编辑:徐传胤、网名:和谐。北京京东工作站公益记者;黑龙江省绥化市作家协会会员,诗文散见百度等网络平台。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谢谢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