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三代珐琅彩瓷器之鉴定

无言

<p class="ql-block">成功了,成功了!鉴定真伪成功了!</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主讲:</p><p class="ql-block"> 清三代珐琅彩瓷器之鉴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景德镇素有“十件粉彩不如一件斗彩,十件斗彩不如一件珐琅彩”之说,从这个说法来看,足见珐琅彩之珍贵与特殊。珐琅彩有多特殊呢?从它的烧制地点便知一二。</p> <p class="ql-block">清朝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御窑厂负责烧制皇宫御用的瓷器,其中就包含青花、斗彩、粉彩、五彩等彩瓷,但是却很少烧制珐琅彩,之所以不在景德镇烧制珐琅彩,是因为皇帝对珐琅彩特别重视,他需要近距离指挥烧制珐琅彩瓷。所以宫廷会先从景德镇御窑厂运送糯米胎到北京,然后从景德镇调遣最优秀的御用画师进行创作,最后由内务府造办处工匠烧制,皇帝会亲自参与整个过程,发表修改意见直到烧成他满意的珐琅彩为止。这样的制作等级、制作规格,不仅在清代其它瓷器无法与之相比,于清以前,乃至康雍乾三代以后,真是空前绝后。所以清三代珐琅彩又被称之为:“官窑中的官窑,绝版的宫廷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珐琅彩创于康熙,而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它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是历代最受藏家青睐的瓷器之一,与宋汝瓷、元青花并驾齐驱,被称为“世界上最奢侈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由于珐琅彩的高昂价值,在珐琅彩研制成功之后,自清末至民国及当代的景德镇有一个竞相仿制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末至今:传统技艺失传 高仿品难出。</p><p class="ql-block"> 由于从民国四十年代后战乱,珐琅彩的仿制基本上告停,至二十一世纪初已近六十年,会此技术的人基本作古,应该说珐琅彩的制作工艺基本失传了。</p> <p class="ql-block">目前,也有仿家以金属画珐琅颜料在瓷胎上试验,此法思路上对头,但在一些技术或艺术上仍有长路要走,因此,珐琅彩的研制今日虽比民国时期图片资料更多,但要求也高,要真正高仿清三代珐琅彩瓷,达到完美程度,至今罕有。</p> <p class="ql-block">康熙二十年(1681年)开发研制出珐琅彩,色料全部是进口料,进口料是经过化学提炼的,特点是入窑前什么颜色,出窑后还是什么颜色,而且更加靓丽。雍正后期就研究出国产珐琅料了,所以在同一器物上同时出现进口料和国产料,所以有人称《中西合璧雍正珐琅彩》因为进口料的色彩种类少,国产料的色彩种类多。到了乾隆时期全部使用国产珐琅料了,乾隆中后期就开始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出现珐琅彩料和粉彩料;到了乾隆末期就没有珐琅彩了,全部以粉彩取代了珐琅彩。</p><p class="ql-block"> 因为民国时期和现今根本就没有清三代时期的那种珐琅彩料。为此,景德镇的制瓷师傅们说:“究竟清三代的珐琅彩料里面添加了什么物质或者什么成分,谁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既然乾隆末期以粉彩替代珐琅彩,珐琅彩基本没有了。所以到了嘉庆年间由于国力衰退,自然就更无能力烧制珐琅彩了。从此珐琅彩烧造技术失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清三代珐琅彩,胎土是高岭土,瓷油是一样的,用的色料康熙年间全部是进口料,雍正六年就研发出珐琅彩国产料,雍正时期珐琅彩的色料,中西合璧但是到了乾隆时期就全部用国产料了。既然如此,那些清末民国与当代的仿品技术在高,以假乱真也蒙蔽不了我的“眼睛”——鉴定技术。因为仿者没有清三代珐琅彩的色料,所以说能准确无误的把真假分清楚。不敢说独步天下,也小有成就。藏友们你们有好的珐琅彩瓷器,我可以免费给你鉴定,微信发个图来即可。再见!下期讲和田玉真假之鉴定。</p>

珐琅

三代

烧制

景德镇

粉彩

瓷器

彩料

国产

鉴定

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