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登云龙山

问风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登云龙山》苏轼(宋)</span></p><p class="ql-block"> 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山乱石如群羊。</p><p class="ql-block"> 冈头醉倒石作床,仰头看云天茫茫。</p><p class="ql-block"> 歌声落谷秋风长, 路人举目东南望,</p><p class="ql-block"> 拍手大笑使君狂。</p> <p class="ql-block">亭,最初始于战国,战国时在两国交界处设亭并置亭长,亭的作用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哨卡。秦汉时期,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也设亭长,负责治安警卫等事,诸葛亮在“舌战群儒”中说:“汉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汉高祖刘邦曾在秦时担任泗水亭亭长一职。唐代,亭的美学功能凸现,出现了风景亭和园林亭等,亭成为憩息赏景、触景抒情之地。</p><p class="ql-block">在亭台楼阁四类中国特色建筑中,亭名列首位,它的种类繁多,有景亭、桥亭、戏亭、碑亭、江亭、凉亭等等,建亭目的多种多样,有观景、纪念、美观、休憩等等。</p> <p class="ql-block">利济亭始建于清代,现立于云龙山大门内侧的《利济碑》记载:清光绪年间,云鹤桥原是一座石板桥,因年久失修而塌陷,行人通行很不方便。为利济行人,彭城义士杨文一倡议重新修桥,得到其好友蒋运清、刘震魁等响应,于是共同捐资重修了云鹤桥,将原来的平板桥改为石拱桥。为纪念三位义士乐善好施的行为改名为三义桥。其后,杨文一等五位义士又捐资在桥的东面修建了利济亭,以方便行人纳凉歇脚。</p> <p class="ql-block">走上徐州云龙山,邂逅千年历史文化,您惊喜地发现这里有“三砖殿覆三丈佛”的兴化寺和北魏时代的大石佛,有众多唐宋摩崖石刻,有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旧居等。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多次携友游览云龙山,留下许多传世诗文,如《登云龙山》《放鹤亭记》等。</p> <p class="ql-block">1061年,苏轼任凤翔签书判官。适逢天旱,苏轼赴太白山求雨,不久普降甘霖,恰巧苏轼在府衙修建的园亭完工,苏轼文思泉涌挥笔写下《喜雨亭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云龙山喜雨亭坐落于第一节山腰,是座红柱碧瓦、飞檐翘角、设有美人靠的六角形仿古亭,给人以古朴清雅气息,它和凤翔县喜雨亭为姊妹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该亭始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距今549年,云龙山现存《续喜雨亭记》古碑把该亭兴建的来龙去脉记载下来。《续喜雨亭记》由杜庠撰文,黄英书丹,碑刻置于醉石亭内,是东坡石床附近最大的一块条石碑刻,去东坡石床浏览古迹,抬头就会看到偌大的《续喜雨亭记》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70年春,“天下旱饥,而徐尤甚”,进士陈廷琏任徐州知州,上任第七天即率文武官员祈雨,“即日天降甘雨,未足,又祷而雨”,及时雨使徐州持续六个月的旱情得到缓解,百姓说:“太守救我民”。僚属请示陈廷琏,是否效仿苏轼立一座“续喜雨亭”以示不忘祈雨功绩?陈廷琏训斥:“祷雨偶然而应,立亭非本心也”,此事就此作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秋天粮食大丰收,百姓称颂陈廷琏的求雨和仁政,自发找到客居徐州的大诗人杜庠求文。杜庠人称“杜赤壁”,欣然提笔写下《续喜雨亭记》:“盖东坡作亭扶风,亦尝守徐,有膏泽及民,故徐民思而续之,愿后之为守者亦如陈侯之立心为政,使后之人亦以续东坡之意续陈侯,则斯亭之名与彭城山水同流峙,于千载之下无疑矣。”</p><p class="ql-block">徐州百姓建喜雨亭是期望后来人像苏轼和陈廷琏一样,继续推行仁政。</p> <p class="ql-block">抗战亭位于云龙山北麓半山腰,为津浦铁路抗战殉难员工纪念亭,建于1947年5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亭主材为钢轨,以体现职业特色,亭中立有三面体纪念碑,西面镌刻“津浦铁路抗战殉难员工纪念碑”十三个大字,右侧镌刻殉职员工姓名,左侧镌刻抗战殉难碑记。碑文记载:1937年末,日寇逼近徐州,徐州机务段的铁路员工共有186人为国捐躯,特建碑亭以致垂念。1987年,该亭被列为徐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8月5日,徐州铁路分局对碑亭进行了大修,将原铁亭改为双檐六角碑亭。</p> <p class="ql-block">张山人故址</p><p class="ql-block">“故居位于云龙山麓,正好依照山势,硬山墙材料均为砖石,屋顶山墙建成清水脊,建筑整体与山林融合,古色古香。史料记载的张山人故居,位于云龙山西坡黄茅冈上的几间草堂,历代都对故居进行过多次修缮。修复,到让房间具有长久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不可能按宋代的草堂复原,而是采用了清初徐州传统民居风格。”</p> <p class="ql-block">碑廊</p><p class="ql-block">黄茅岗摩崖石刻坐落于将近50米的悬崖绝壁上,现有碑碣32方。自宋朝元丰年间至清道光十年,留有了30多人的诗词、游记攻略等著作。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碑记和石雕等,风格多种,刻工高超,具备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兴化禅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兴化寺,原名石佛寺,徐州八大古寺之一,缘北魏大石佛而建。《新编佛家辞典》说云龙山兴化寺“初建于北魏,唐时增修,占地数十亩,殿宇百余间。现存明代重修大佛殿内有高约十多米的石佛半身像,两侧岩壁上有北魏至唐宋所造的众多佛像和题字,寺西大土岩有石观音像”。兴化寺内供奉的大石佛,被国家主席毛泽东称之为“国之瑰宝”,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来兴化寺参观,认为大石佛“全国鲜见”。</span></p> <p class="ql-block">招鹤亭</p> <p class="ql-block">招鹤亭同放鹤亭一南一北,一个庄重一个小巧,给云龙山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九十年代“招鹤亭”匾额为中国近代书法家于右任所书,现改用苏轼手迹。</p> <p class="ql-block">放鹤亭,为彭城隐士张天骥所建。亭南北长11.95米,东西深4.95米,歇山飞檐,古朴幽雅。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与其结为好友。山人养了两只仙鹤,每天清晨在此亭放飞仙鹤,亭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元丰元年秋,苏轼写了《放鹤亭记》,除描绘了云龙山变幻莫测的迷人景色外,还称赞了张山人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超凡出群的隐士形象。因此文脍炙人口,被选入《古文观止》,云龙山和放鹤亭也因此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鹤,乃古代贤士也。古有林逋“梅妻鹤子”之美谈,再有张天骥隐居之不仕之名。放鹤乃喻招贤士也。</p> <p class="ql-block">饮鹤泉位于江苏徐州云龙山上,靠近放鹤亭,原名石佛井,系穿凿岩石而成,井深25.74米,据推测此井与山上北魏石佛系同一时代凿成,明嘉靖戊申年重新疏浚。因井靠近放鹤亭而将其更名为饮鹤泉。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户部分司主事张璇疏浚后立碑于井南。饮鹤泉以其井深、水质甘美而闻名遐迩,井中之水为洞内岩缝渗漏而来,也是全国罕见的因山顶岩洞而凿的石井。</p> <p class="ql-block">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位于第一节山顶西南角。</p><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三登云龙山,留下《游云龙山作》《云龙山咏古》《题放鹤亭》《放鹤亭歌》《大士岩》等,并御书《放鹤亭记》,后人为纪念圣迹,建亭以资铭记。目前,御碑亭内的古碑存在争议,究竟是哪一通碑没有明确答案,有猜测认为,九里山点石园的乾隆《放鹤亭记》古碑当为御碑亭古碑,此碑不仅高大,而且带有二龙戏珠碑帽,并符合乾隆时期流行的“碑帽与碑身通体”的御制碑特点。</p> <p class="ql-block">大士岩是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时任徐州知州姜焯所建,原为放鹤亭僧舍。兴建僧舍挖地基时,发现一巨石长约八丈。姜焯授意工人雕为观音大士像,原石当中有白纹一道,横亘腰间,随示名玉带观音,为了保护造像,建大殿三间,庇覆其上,后又陆续扩建,形成一座由园通宝殿、韦驮殿,僧寮、亭台、阁道组成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半山亭</p> <p class="ql-block">半山亭为清康熙徐州知府姜焯所建,姜焯《云龙山新开大士岩碑记》:“可廊对冈建半山亭,相为映带。”据状元李蟠的记载,此亭又称戏亭。1936年重建,台基两侧有重修古碑两通,刻着捐款人员名单。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重修,2018年再次大修。</p> <p class="ql-block">望湖亭,白麻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望湖亭位于云龙山第一节白鹿洞之上,为清代徐州知州姜焯创建,距今已将近三百年。望湖亭是一处学子们捧读诗书、激昂青春的场所,也是一处观看湖光山色、田园风光的理想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东坡石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东坡石床,徐州太守苏轼所卧之石床,位于彭城名胜云龙山之西麓。云龙山西麓峭壁下一座天然巨石,刻有“石床”二字。石高1.75米,长3.30米,宽1.30米。上面刻有苏轼《登云龙山》诗:“醉中走上黄茅岗,满岗乱石如群羊。岗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清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跋文有:“元丰元年(1078年)九月十九日张天骥、苏轼、颜复、王巩始登此山”这就是著名的东坡石床。 苏轼的诗一韵到底,取行歌体,仅止七句,戛然而止。在艺术风格上不落俗套,耐人寻味。</span></p> <p class="ql-block">醉石亭</p> <p class="ql-block">醉石亭位于云龙山第一节西侧,同可廊相连,廊下即“东坡石床”,亭得名于苏轼《登云龙山》:“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亭内有宋代《登云龙山》摩崖石刻,亭前有苏轼塑像。</p> <p class="ql-block">云龙书院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雍正十三年(1735年)徐州知府李根云改建为云龙书院。</p> <p class="ql-block">著名词人、探花冯煦当过院长,进士王钦霖、刘庠当过教师,其学生韩志正曾当选为孙中山大总统时的中华民国国会议员。辛亥革命后,书院为战争所破坏,夷为废墟,前后共存182年。1996年园林部门依史料记载,恢复了白鹿洞、望湖亭、可廊等古建筑,部分再现了云龙书院昔日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2014年,云龙书院重建工程完工。重建的云龙书院位于云龙山西麓半山坡上,在原址重建,由北向南共有七进院落。中轴线依次建有门头、大门、二门、穿堂、讲堂、文昌阁、宜福堂,均为中国古代重檐式建筑,饰以深红色琉璃檐瓦。中轴线两侧还建有三官庙、四贤祠等辅房。</p> <p class="ql-block">整个云龙书院建筑结构为砖木,以充分保持清代建筑风貌,同时增设展示厅和汉学讲堂,使云龙书院既是一个具有历史底蕴的旅游景点,又是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教学场所。</p> <p class="ql-block">虽然云龙书院仅存182年,却留下了经年的芬芳,形成了“以诗书为堂奥,以性命为丕基,以礼义为门路,以道德为藩篱”的书院精神,培养出一大批人才,为提高地方教学水平、培养人才作出了较大贡献。单就清末而言,就培养出徐树铮、张伯英、张芸生、韩志正、祁世倬等有名举人,这些人在学术、教育改革、民主革命等方面作出了可喜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徐州云龙山乾隆行宫,是清高宗乾隆皇帝1757年南巡时的行宫,东侧碑园为一组小桥流水、清幽典雅的古代园林式建筑。宫殿巍峨、翠竹掩映、曲径回廊、墨香浮动。</p> <p class="ql-block">徐州博物馆是在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行宫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徐州博物馆建于1959年,坐落在云龙山北麓,历经三次改扩建,由陈列主楼、土山东汉彭城王墓、汉代采石场遗址、乾隆行宫及碑园四个展区组成。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000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徐州博物馆陈列主楼为主展区,常年陈列有“古彭之宝”、“金戈铁马”、“天工汉玉”、“俑偶华彩”、“明清家具”、“邓永清捐赠明清书画”等展览。&nbsp;</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4, 244, 244); font-size: 15px;">徐州博物馆创建于1959年,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云龙山北麓,展区整体由主陈列楼、土山东汉彭城王家族墓、清代乾隆行宫、碑园和汉代采石场遗址四部分组成,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把馆建与墓葬、遗址相结合,集市保、省保、国保单位为一体的现代化地方综合博物馆。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陈列面积6500平方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