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2021年6月12日读中国山水画之“三远”而有感</b></p> <p class="ql-block"> 山水画有人物画和花鸟画所无法及者,即“远”。山水画自其诞生以来,对“远”的要求,向“远”的发展即成为一项重要任务。</p><p class="ql-block"> 郭熈总结为“三远”,他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瞭,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明瞭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淡者不大。此三远也。”</p> <p class="ql-block"> 在山水画创作中,远的意义不难理解。山水画的“远”对于人生境界却有更大的意义。高远、深远、平远,其作用皆把人的视力和思想引向远处,或远至灵霄,或远至天际。总之,要远离尘俗和烦嚣,而随着山的远把人带到远的境界,使人生被凡俗尘嚣所污黩了心灵,得以暂时的清洗、酥换。</p> <p class="ql-block"> 然而山水画中的“远”笔简要有一定程度的“近”才能显示出来,远是无限的,近是有限的,无限的远由有限的近而扩散延伸,远也反过来烘托这有限的近,于是形成了与天地相通相感的一片化机,苍苍茫茫,无尽无限的情趣和奥妙也尽藏于山水画中,人的精神也得以充实了。思想随着山水的“远”无限的飞越,直飞越到“一尘不染”的境地,就是“淡”、“无”和“虚”的境地。</p> <p class="ql-block"> “三远”中的“深远”(即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远),其实不能单独成立,它或归于“高远”,或归于“平远”。而“高远”和“平远”中也必有一定程度的深远。所以,古代山水画中属于“平远”者居多,属于“高远”者次之,然很少言“深远”者。“高远”的形相中主要是上下的关系,“平远”中却有渐远渐淡的意趣。</p><p class="ql-block"> “高远”的山水画,给人一种崇高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易于引起人的情趣之激动和企望。其高处可以给人带入一个远离尘俗的境界,然而“登高必自卑”,其卑处依旧给人近的感觉。一般说来,高远的山水画,用墨也比较深重,这是不合于隐士们“清淡”为宗的性格的。</p><p class="ql-block"> “平远”给人以“冲融”、“冲淡”的感觉,不会给人的精神带来任何压迫。一般说来,“平远”的用墨较淡,其在平和中,把人引向“远”和“淡”的境地。这更符合山林隐逸之士的精神境界,也是山水画更成熟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 古语有云:“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高远亦可以称为“虫视”,即是故意将自己置身低处,看什么都高大雄伟、气势磅礴,视平线往往处于画面的下端,以此法描绘崇山峻岭最为合适了。</p><p class="ql-block"> 古语有云:“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如同借给观者一双千里眼,能看到万水千山,丘陵沟壑亦浓缩在画面的尺寸之间。视平线则多处于画作的上端,类似于“鸟瞰”之感。画面的进深很大,造成一种空间深远的意境,《林泉高致》中郭熙如是描述道:水欲远足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p> <p class="ql-block"> 一马平川的大地原是国画中极难的画题,有的近代画家用稻田波影来映衬片片白帆,有的则使用树木和房屋层层推远。“平远”的视平线多处于画面耳朵中间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即:“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p> <p class="ql-block"> 其实中国山水画之“三远”暗含人的格局。“格”是指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局”是指对时间空间认知范围的大小,因此格要精、细 ,局要大。</p><p class="ql-block"> 格局越大的人,对事物的认知的角度越多,对事物的理解也就越深刻,从而有正确的行动,必然有好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你的格局决定了你的上限,你的努力决定了你的下限。人有很多的潜能,而且总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不管你擅长的是什么,只要你把这个擅长的发挥到极致,你就可以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所谓格局也就是眼界开阔,思维清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熊玉庭于兰坪</p><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12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