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辛丑年六月六日午后的明舍,橱窗外有亮得发白的阳光和匆匆过往的行人,橱窗内却是袅袅清烟和氤氲茶香,还有你、我、他淡然浅笑间的默契,一个美好而安静的下午正待开启。</p> <p class="ql-block"> 可惜,自己今天的两泡茶表现得乏善可陈,让这场原本完美的茶聚平添了几分瑕疵😞。但却正印证了唐帅之前说过也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茶汤的状态可以折射出泡茶人某一阶段的生活与心灵的状态。果然,这段时间以来工作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确已不浅地影响到了自己心绪的安宁。一定警醒!</p> <p class="ql-block"> 但是,小插曲无法取代那些令人悄然展颜的美好:从唐帅冲泡的“六安瓜片”饮下后的周身通透到今年的明前“九曲”第二三泡带来的慵懒松散与心灵的放空,都让人沉醉于茶之美好。而那款经过一年存放之后的谷雨“九曲”更展现出锦上添花的精彩表现,从第一口茶汤入嘴,我就在唐帅和旋子的脸上看到不约而同微微上扬的嘴角,其后,更有越来越清晰的满足之感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原本汤感略显平淡的“九曲”经过300多个日夜的蕴藏后绽放出来如此令人惊艳的美妙,我们都感慨着时光带给茶的奇妙变化。任思绪追随香炉中那盈盈一絮的轻烟或一缕成线或绕卷成曲,我欲深究九曲这令人叹为观止的口感的得来,是否也宛如黑茶“后发酵”般的蛰伏,原有的茶内物质在正好合适的温湿度下发生了神奇的反应,终于由量变导致了质变的飞跃?</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及彼,世间任何事情最终的成就是否均离不了时间的沉淀与积累?转念一想,咱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早已将此理展现得淋漓尽致:达成人情世故的通透豁达需要经历“日久见人心”、事业蓬勃发展更需要“经年累月”、“厚积薄发”、某项技艺的得心应手就有“持之以恒”、“熟能生巧”。。。与我们近的就有唐帅,十多年如一日地专注于此,日日茶不离手,且乐在其中,沉迷而不知疲倦,方造就了如今讲茶泡茶如此信手拈来宛若自然天成的他。</p><p class="ql-block"> 此刻方恍然得悟:这一去不回头的光阴,恰如一份催化剂,佐以用心,则成功可期;如若敷衍,则只可能是一场梦幻泡影。如此,若蒙时光不弃,往后来生,愿你我不负流年,岁月可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