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后知青岁月(68)

张盛启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的后知青岁月(68)</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沈变配件公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笔者/盛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后知青岁月‖沈变配件公司》前17个章节,借助美篇的网络平台,在微信群和好友间转发,受到了美友、微友及好友们的关注,大家在阅读分享我的作品同时,还与我进行了坦城相见的交流和推心置腹的互动。有的给予了我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有的则发现并指出了文章中各别之处的错漏字,还有的在美评中留下精彩纷呈的点评,截止今天为止,已累计收到了8400多人次的点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昨天我收到了我非常尊重的刘凤芹大姐在看完我的美篇作品后发给我的一段感言,在征得她的同意后,我把她的这段感言展示给大家。她是这样写的:“盛启,我独自一个人用了大约二十分钟的时间,大声地阅读完了你的第67章节的作品,很受感动。既锻炼了我的阅读能力,也欣赏到了你细腻文笔的风彩,更钦佩你与众不同的超凡记忆。很小的一件事,在你笔下被描写的是那样的维妙维俏,栩栩如生,用妙笔生花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更让我真心的感受到的是,过去的人是那么的朴实无华,那么的纯真无邪,一心只想着工作,很少为了个人的得失,去斤斤计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么的朴实无华,那么的纯真无邪,一心只想着工作,很少为了个人的得失,去斤斤计较。”这句话生动形象的展现了30多年前,人们在那个火红炽热的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创业守成经历中的真实鲜活的写照。而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一些年轻人,是难以理解那个年代的人们一颗挚热滚烫的初心。为了刘姐的这段话,我不得不本打算把这个章节的最后一个段落,提前的呈现给大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1年11月17日沈变配件公司副经理王生禹和冯向东受公司王经理的委托,来到沈变七分厂找我谈话,说是我已经完成了公司交给我到七分厂的工作任务,准备接我回配件公司另行安排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接下来召开的仅有七分厂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欢送会上,崔厂长的一段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张盛启在七分厂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为七分厂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段话算是对我在沈变七分厂工作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里,所有的辛勤耕耘,付出的劳动汗水和无私的奉献所收获到沉甸珍贵的果实,一个最简洁明了的概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至此,我受公司经理的重托,临危受命,兼职到沈变七分厂任第一副厂长整整19个月,并以令人们意想不到的一个出奇的平淡结局,画上了句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19个月的时间里,我没有让公司经理沮丧和失望,在他从政以来面对从未有过的四面楚歌,危机重重的情况下,我挺身而出。面对重重的压力和挑战,我没有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更没知难而退打退堂鼓。而是临危不惧,勇于担当,与王凤翔联手,同沈变七分厂干部、职工一起,同心同德,共渡难关。把一个没有定型产品的亏损企业,打造成为年产量超千吨的电磁线专业工厂,企业也一举甩掉了亏损企业的帽子。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交出了一份自己认为合格满意的答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时隔30年之后,要是我不写这篇回忆录,可能真的永远都没有人会相信,更不会有人知道,我在沈变七分厂挂职任第一副厂长十九月的时间里,从未在七分厂开过一个月的工资,也没有领到过七分厂的哪怕是一个月的奖金(我在公司领取工资和奖金,而企业的奖金是远远高于公司机关的奖金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连到了1991年后,沈变七分厂的经济效益已经明显开始好转,并在我的提议下,企业决定给每一名岗上员工订制一套工作服,而且刚好是在我离开七分厂要返回公司的那一天,企业发放的工作服。结果都没有人想到或提起,张厂长就要离开七分厂回公司了,是不是也要给张厂长发一套工作服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了,我还差点忘了,我在沈变七分厂工作期间,自己还白白搭上了一台九成新的永久牌的自行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就是30年前我在沈变七分厂所有的辛勤付出之后,所获得的全部“物质”上的回报。这也算是对刘姐的那段“过去的人是那么的朴实无华,那么的纯真无邪,一心只想着工作,很少为了个人的得失,去斤斤计较……”这段话,一种最真实、最直白、最完美的诠释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左一七分厂负责原材料采购的绰号“马提杆”,左三七分厂“女能人”戴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七分厂包纸车间生产班长在兴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实事求是的说,当时经理调我回公司我还是感觉到挺突然的,并且对公司领导的一些作法,在心里并不认同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0年4月当我和王凤翔从配件公司来到沈变七分厂任职时,公司经理和公司班子成员们一起共同送我们俩人到的七分厂。并在七分厂召开的中层干部大会上,明确重申了我的主要职责和工作权限。然而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千辛万苦般的不懈努力,和七分厂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全面完成了经理交给我俩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公司却只派来了两位副经理,仅在七分厂几位领导班子成员召开的欢送会上宣布让我回公司,让王凤翔留七分厂。站在公司领导的角度,竟然没留下任何一句正经八百的带有肯定结论性的意见。这种虎头蛇尾式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实在难以让人理解和接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迎来送往的反差如此之大,不说是班师回朝,也别弄得像灰头土脸大败而归似的,难免不让我和知情人有些心凉(当然,当时我也无权或无法猜测公司经理和其他领导的用意和心里是怎么想的)。唯一的结论却是崔厂长所说的那段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种处理问题过于简单的方式,无形中让局外人产生了一种鸟尽弓藏之嫌的错觉,也有意无意地给了一些人提供了借题发挥,落人以口食的借囗。难怪后来有一些人一直在背后议论纷纷,说什么:“张盛启功高震主了,什么威胁到一把手的权威了等等。”现在想想都感到特别好笑。为什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总有那么一伙自己不干事的人,一直在专门眼盯着、评判着干事的人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去沈变七分厂之前,有人说我是白面书生,跑腿学舌还差不多。当我完成了任务,被调回公司另有任用时,又有人说我头上长角,身上长刺,难以容人等等。对此我只能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在这些人的思维方式中,总认为好像留在了七分厂就是成功的,调回了公司就是失败了,把是否能够在七分厂的去留取舍,成为衡量一个人功过是非的一把尺子。可后来的结果,却有很多人被打了脸。既然嘴巴长在人家身上,爱说啥就说啥去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当时内心有些不爽,但回过头来,从大局上讲,是在配件公司多次派工作组进驻七分厂,解决问题未果的情况下,我和王凤翔才临危受命并如期的完成了公司经理交给的目标任务,这是明摆着的客观事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个人的角度上说,通过在七分厂工作实践的摔打和磨练,使我收获了在基层工作的管理经验,对于企业从投入到产出全部工作流程,有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上的飞跃。特别是在纷繁多变的矛盾当中,提高了能够抓住主要矛盾的工作方法;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下增强了驾驭全局的工作能力。然而仅凭当时一件事情的去留,一个人一时的利害得失,又有谁能说得清楚今后的发展趋势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像网络上广泛流传的一段话,因为有得有失,人们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会有坚定的信念,才会有不断前行的动力。也是因为有得有失,有的人才会惶惶不可终日,才会坐立不安,担惊受怕,才会唉声叹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总之,得失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意外和惊喜,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独特和精彩。同时它就是如此奇妙,亦正亦邪,捉摸不透,又让人欲罢不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是因为受到我十分尊重的刘姐的一段话的影响:“一心只想着工作,很少为了个人的得失,而斤斤计较。”在时隔30年之后,依然会引起我内心深处的无限感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像我在第65章节开篇段落中所强调的那样,我在真实的讲述到每一个历史故事时,对具体的所触碰到的人物时,我原则上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讲述每个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所涉及每个人的态度、观点、说法或做法,而不对某一个具体的人物进行定性的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间进入到了1991年,沈变七分厂的软硬件设施均已全部到位,无论是企业内部各道工序的工装设备的完善配套,还是企业内部各道工序的人员合理配置,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还是操作者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都照比过去迈上了新的台阶。企业开始步入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左二:为沈变副总工程师邢如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在91年的春、夏两季,为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职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忱。沈变七分厂的工会主席宋耀先和团支部书记韩丽丽,按照企业党支部书记的要求,联手组织团员青年、厂先进工作者和班组长以上干部,到千山风景区和美丽海滨兴城,开展郊游爬山,下海踏浪的有意义的组织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员工之间的互动交流,加深了相互之间的友谊,为今后在工作中更好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沈变厂每年所需电磁线的采购量约在2500吨~3000吨之间,其中沈变七分厂的供应量约占沈变厂采购份额的45%左右,当时企业在沈变厂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主要受制于七分厂企业内部自有资金是否充足的限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分厂供销科的戴丽,虽然是名女同志,但头脑清晰,办事能力强,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专门负责与沈变供应处程起麾和李志军打交道(在我离开七分厂后,一直负责与沈变供应处的业务关系),每月按工作号把沈变厂部分电磁线的采购计划取回,然后汇总记帐上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企业则根据沈变供应处提供的采购计划,首先安排供销科绰号叫“马提杆”的专管采购员,到沈阳冶炼厂采购1#无氧铜杆;同时通知模具室的负责人洪庆,根据各个工作号的线规大小及数量的多少,配置一套和多套拉线模具,为下道各个工序投产作好产前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拉线车间的拉线、退火工序,包纸车间的立式包纸、卧式包纸工序,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层层把关,做到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负责,所有的工序为出厂的产品质量负责。通过日复一日的严抓细管,沈变七分厂的生产技术管理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日趋成熟和完善,并向着细化优化方向稳步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纷至沓来,不期而遇。一次在退火工序,按常规时间应该打开真空罐,准备将退火软化后的裸线吊出,传递到下道工序包纸车间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刚出从真空罐里吊出的裸线因温度过高,瞬间与空气接触发生了化学反应,裸线因氧化全都变成了黑褐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原来进入到91年的盛夏季节以后,天气特殊的炎热,过去一罐线,从加温、保温到降温正好需要24个小时,现如今24个小时已经无法满足出罐的时间要求。就是说由于环境温度过高,导致罐体在24小时内无法降低到可以开罐时的温度,因此造成裸线温度过高,一接触到空气而使其迅速氧化变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何解决在生产上从未遇到过的新的难题。有的人提出继续延长自然降温时间,可是延长多少时间?时间短了软化后的裸线继续变黑怎么办?时间过长又保证不了一天一个炉软化四罐线,势必又要拖累生产进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鉴于生产上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我突然想到了退火工序对面就有两个正方形约两米深的水泥浇注的储水池,通过现场查看,车间内的吊车刚好可以在这两个水池上方上下升降。原来这两个水池是原活动房厂木工车间备用消防的储水池(拉线车间直接利用了原活动房厂的木工车间厂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可是什么时间开始将真空罐放到水池中强制降温呢?放早了真空罐温度过高,一旦遇到冷水罐体突然爆裂了怎么办?放晚又达不到降温的效果,那不等于瞎忙活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何找到既保证罐体最安全的温度点,又能在24小时内裸线出罐时而不被氧化的时间点,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点,才是要达到的目的。可书本上没有现成答案,问题还必须得到解决,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通过实践,进行反复的试验。</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些天,我和拉线车间的吊车工约定好时间后,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起床,从沈变厂老八院的厂集体宿舍,骑着一台我老爸曾经使用过的,约有30多年老旧的“海燕”牌自行车,从家一直骑到于洪区北塔街16号的沈变东厂区,时间得需要1个多小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工厂后,与拉线车间吊车工和退火工序的的操作者们一起,相互配合,按时间顺序,将真空罐按照自然降温的时间,从后往前陆续放入水中进行的试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反复试验比较,最终确定了真空罐在自然降温约8个小时之后,将其放入储水池的中的最佳标准时间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样在确保罐体绝对安全可靠的前题下,又能保证了24小时之内出罐的裸线而不被氧化。尽管那一年在环境温度过高,出现了超常规的情况,但通过采取积极科学有力的对策,仍然保证了企业每24小时,入炉加温、保温、自然降温,出一罐线的正常工作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上,仅仅是在沈变七分厂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遇到的一个特例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抚今追昔,正可谓是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一些成为故事,一些成为传说。31年光阴岁月悄然逝去,现如今我也早已卸下一路奔波的行囊,带人生的五味杂陈,在通向夕阳的路上漫步缓行而不再日夜奔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昔日曾经与我并肩创业的同事有的已经英年早逝,但那段仅有1年零7个月的挂职经历,却让我永远铭记于心。我有幸地接触到了沈变七分厂的勤劳、善良、朴实的干部职工,我从他们身上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养料并让我受益终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更为我曾经把自己的初心奉献给沈变七分厂这块热土,并与七分厂的干部职工们一起,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忠诚地履行了组织上赋予给我的光荣使命,而感到无尚的骄傲和自豪……</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