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磨(好嗨哟)

梅松举

<p class="ql-block">  好嗨哟,是一句感叹的话。</p><p class="ql-block"> 在木孔,好嗨哟,还是老百姓对腰磨的称呼。</p><p class="ql-block"> 腰磨,就是一种利用一人或多人的腰部力量驱动的石磨。</p><p class="ql-block"> 腰磨很大,是一般普通石磨的四五倍,青石或砂石凿成。磨石两爿,磨齿均为八卦。通常用青岗或毛栗木制成磨担,横穿石磨,两头均可由推磨人操控。</p><p class="ql-block"> 腰磨大,而且吞吐量也大,转一圈就可以磨一升谷物。农村有句俗话:没有三升粮,不进腰磨房。足以说明在那个年代,普通人家的谷物,根本用不上腰磨,只有大户人家才会置办腰磨。</p><p class="ql-block"> 这副青石腰磨,曾放置于木孔镇信安社区上庄组吴家大院。高一尺六许,直径约一尺八,重越千斤。遇到吹大风,由于磨担眼与磨齿沟的特殊结构,腰磨还会发出低沉如推磨一样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据信安社区居民吴元奇介绍:这副腰磨是他的祖父的祖父传下来的,已有百余年历史,而且还与长征红军有一段故事。</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五年三月下旬的一天中午,一支红军队伍经过信安上庄,在吴家买了两斗包谷,并在吴家磨房磨碎做饭。当负责磨苞谷的红军战士跟随吴家老人走到磨房,看到的这副庞大的磨子时,一位年长的红军不由得感叹:“天!好嗨哟!”众多红军战士都说,走了那么多地方,见过了无数的石磨,这么大的石磨,还是第一次看见。”</p><p class="ql-block"> 在吴家老人的示范下,几个红军战士轮流转着腰磨,不一会儿时间就把苞谷面磨好了。</p><p class="ql-block"> 随后,红军在吴家大院坝子里,架起铁锅,烧起柴火,用苞谷面就着吴家送的红苕、荞面煮稀饭,吃了又继续踏上征程。</p><p class="ql-block"> 红军到上庄,过老木孔,没有抢夺群众的钱粮和牲畜,还在土墙、堡坎上写下“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土豪劣绅,把土地分给农民”、“红军是农民的军队”等标语。</p><p class="ql-block"> 后来,当地的群众平时摆耍时,谈起红军过上庄,都会谈到吴家大院的腰磨,也会谈及老红军对腰磨的感叹“好嗨哟!”</p><p class="ql-block"> 久而久之,为了感激红军,为了纪念红军,人们就把腰磨称作“好嗨哟”,一直称呼到现在。</p><p class="ql-block"> 确实,这副腰磨真的“嗨”!</p><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11日</p><p class="ql-block">备注:1.嗨,方言,“大”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2.这副腰磨,由信安社区上庄组吴元奇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