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的时候,“双抢”时节是农业中最残酷的劳作时段。由于农业科技不发达,全靠纯体力耕作。麦还未收完时,秋播就开始了。农俗说:上午一片黄,晚上一片黑,天亮一片青。可想而知,双抢到底有多忙!</p> <p class="ql-block"> 那时,农业机械尚未普及。大多是畜力完成。经济条件好的,可能有两头牛、两匹马或两头牛,更多的是“对牛”——你家出一头牛,或出一个棒劳力,我家也出一头牛,或出一个棒劳力,协助耕地。当牛马累了,为趁天好,有墒情,人也要参与拉犁子。那时人不值钱,不好好配合牛马拉犁子,也一样会遭训斥。</p> <p class="ql-block"> 那时的牛马比劳力值钱,所以双抢时节,牛马开小灶,吃的特好,纯麦麸,甚至鸡蛋面条。牛马吃好喝好才有力气耕地。有时天旱,土地板结严重,加上磷肥尚未普及,光上化肥和农家肥,土壤易板结,没有选择时,只能人畜搭配了!</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有首儿歌这样唱:小猪娃,白蹄子。爹娘教我拉犁子,爹也拉,娘也拉,没有收成你吃啥!</p> <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我也拉过犁子,拉过耧,拉过耙。牛马都“对牛”去犁地了,想种玉米或花生,就要靠人来拉耧了。耧的播种深度一致,效率高,好控制种子的间距。那时,常常可以看见烟尘滚滚处,前面四五个人拉耧,一个人在后面摇耧,场面异常的状观,尤其是晚霞初上时,我们好像穿梭在天宫一般,有西游记的场面感!我们说着、笑着跑了一趟又一趟,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有时耧车借不到,只能靠人工来播种。比如花生、大豆。先找几个劳力把绳子从地这头拉到地那头,保持一条直线。两人一组,一个人拿铁锹,负责挖坑,另一位负责丢种子,然后再用土埋上。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还不能间距太远,以免出苗后不好锄地。</p> <p class="ql-block"> 那时最难种的就是像芝麻这样的作物了。那时没有播种机,一斤多芝麻可以种一亩地。一般都是放在葫芦瓢里,再拌些火灰,一手拿瓢,迈二十厘米小碎步,一手捏些芝麻沿胸前画弧型前进。这是最考验人的时候到了!既急不得,又要拿捏分寸,还要保持匀速。一般人都不愿干这活儿,费工费时,有力使不上啊!</p> <p class="ql-block"> 那时,红薯馍,红薯饭,离开红薯不能活!所以,家家户户都种红薯,那时小麦产量极低,也就亩产300斤。除了缴公粮外,杂粮是那时的主粮,红薯占三成。</p> <p class="ql-block"> 既然要种红薯,就要先准备好垄。垄,若有犁子倒好办,一边向左犁,另一边向右犁,然后用铁锹再用土一堆,垄就备好了。</p> <p class="ql-block"> 那时插红薯秧可是个团队合作的大活儿!趁雨天,有人负责剪苗;有人负责送苗;有人负责插;有人负责封土。好不热闹的场面!我那时则更喜欢光着脚去插秧苗,连续几天脚泡在泥土中,会起泡发痒,还会烂脚,脚丫间整天稀糊糊的,还很臭!大家笑着叫我“臭脚丫”,长大找不到媳妇!</p> <p class="ql-block"> 丢花生场景,与丢玉米相似!</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次性连耕地带播种的场景。我看后才发现:我是多余的了!</p> <p class="ql-block"> 后来有了手持型播种机,人才得以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开来。再后来,农业科技飞速发展、普及,加上旋耕机的问世,一个人可以完成几十人的工作量。村民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对牛”协助了,彼此没了交集,自此,再也听不到一波又一波的笑声了!我好怀念儿时的田野,更怀念田间稚嫩的童年的笑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