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浓情端午 .粽享欢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磁 州 镇 纪 庄 中 心 幼 儿 园</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端午节的由来</b></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赛龙舟起初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被赋予了很多寓意。端午节赛龙舟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可以很好地弘扬传统文化。赛龙舟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习俗之一。</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吃粽子有“光宗耀祖”的寓意,因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着“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粽子。</p><p class="ql-block"> 而且吃粽子还有“功名得中”的寓意,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取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p> <p class="ql-block"> 在端午节人们把菖蒲、艾叶插于门庭、悬于堂中,用以驱瘴避邪。在传统的端午对联或帖子亦有“绿艾悬门添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菖华泛酒尧樽绿,菰叶萦丝楚粽香”等句。可知艾蒿与菖蒲均为端午节习俗中普遍使用的两种植物。</p> <p class="ql-block">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p> <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p> <p class="ql-block"> 雄黄酒,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汉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饮品。雄黄酒需在太阳下晒,有的从五月初一晒到初五。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虽然雄黄酒里含砷化合物,砷元素是砒霜的主要成分,但是少量的砷是对身体有益的。</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通过环境布置,潜移默化中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激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