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1年6月14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也称端五。端:开头、初始,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故,端为始;正中:“一纵一横为午”,纵横交错才正中;阴阳交错立正,是为端午。</p><p> 本周机关幼儿园开展了“品味端午·弘扬民俗”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与孩子们共同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传统节日。</p> 感知端午 <p>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着许多的传说、故事。孩子通过观看端午由来的视频、阅读绘本故事,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更加清楚地感知端午。</p> 走进端午 画额 <p>额间一点,愿你安好无殃 </p><p><br></p><p> 画额,汉族习俗,在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p> 挂艾草 <p> 四季常青,家人安康 </p><p><br></p><p>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将艾草用红颜色的绳子捆至一起,悬挂在门上,加入菖蒲,因为菖蒲是“天中五瑞”之首,而且叶片形状与剑相似,挂在门口有祛除不祥,辟邪祈福的征兆。</p> 拴五丝 <p>五彩丝系臂,安生 </p><p><br></p><p> 五月五,是端午,挂丝线,带香包,娃娃乐的蹦又跳。五彩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系五彩长命缕,是宋朝就有的古老风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叫长命缕、续命缕。</p> 画彩蛋 <p>逢凶化吉,平安无事</p><p><br></p><p>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鸡蛋代表着圆满、喜庆、避邪、繁育后代,重要的则是让家人健康,特别是端午节要画彩蛋、吃鸡蛋。</p> 戏龙舟 <p>碧水喜承千舟,载梦 </p><p><br></p><p>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p><p>赛龙舟发源与中国,兴起于汉代。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p> 粽飘香 <p>香糯的粽子,包着甜甜的心意</p><p><br></p><p> 五月五,是端阳;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p><p>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面临着亡国之痛,与五月初五投江自尽。岸上的渔夫和百姓未来不让江里的鱼虾食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鸡蛋投入江中,使屈原大夫免遭伤害。</p> <p> “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愿孩子“粽”享童年,与爱相伴,智慧成长。</p><p> “最中国”则“最国际”,孩子们参与、融入每一个充满趣味的传统节日课程,真正体验、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p><p> </p><p> </p> <p>图文: 袁倩倩</p><p>审核: 史桂香</p><p>单位:睢宁县机关幼儿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