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新疆 三 185兵团

喇叭花

<p class="ql-block">  西北之北——185团这里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方向最远的一片国土。从1962年弟一批拓荒者来到这片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时,三代军垦人就凭着一腔热血与赤子之心,把青春与生命挥洒在阿拉克别克河畔上,才使得阿拉克别克以东的55.5平方公里的争议国土在1997中哈两国确权勘界时,永远地‘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p><p class="ql-block"> 而今,岁月长河己经静静流淌了半个世纪,185团人依旧不屈不饶、顽强自立地驻守在这片比西北更北的国土上。尽管最初的屯垦戍边者己经老去,接替他们的是第二代、第三代,然而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对责任的执着坚守,依旧流淌在后继者的血管中。</p><p class="ql-block"> 由此,西北之北已不单是一座撰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的纪念碑,它更像是一本无声的传记,是几代兵团人忠诚坚守的永恒见证!</p> <p class="ql-block">  地窝子,“地上地下各一半,枝条搭上芦苇盖,门往深出走,窗在顶上开。”这是兵团人对地窝子形象的概括。20世纪60年代,185团的军垦战士住的就是这样的居所。</p><p class="ql-block"> 这间地窝子就是按当时原貌复健的,地窝子里面有灶台和床铺,摆放毛主席肖像、马灯、茶缸、子弹袋、军用水壶等物品,陈设一如当年。阴暗、潮湿、狭窄的地窝子忠实地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和创业的艰辛。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军垦战士一起戍边巡逻、生产劳动、生火做饭,昏暗的油灯下,大人们笑谈乐事,孩童们相约游戏。</p><p class="ql-block"> 地窝子一一是记录兵团屯垦戍边史,刻录军垦创业足迹,昭示教育后人的一部爱国主义活教材。</p> <p class="ql-block">  白沙湖位于一八五团东北部的三连境内,是独立于浩瀚沙漠中的原生态沙漠湖,水面面积185亩,海拔650米。</p><p class="ql-block"> 滚滚沙山环抱一泓碧水,湖面平滑如镜,湖中莲花朵朵,芦苇摇曳,湖边桦挺扬秀,花妍草青,如在空中俯视,宛如宝镜镶翠,在岸边林中寻觅,可见各种菌类争相生长。</p><p class="ql-block"> 无论春秋冬夏,湖水始终不增不减,不凝不浊。远处的金色呜沙山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湖边和各类混生林,层层叠叠,交相辉映,犹如一个完美元缺的自然大盆景。</p> <p class="ql-block">边防哨所</p> <p class="ql-block">我们和英雄马斌武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