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先生在厦门挂职时去过厦门。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厦门变化有多大,所以总想着再去那美丽的宝岛看一看。儿子很有心,知道我这心思后,便早早作了安排,预定了酒店,规划了线路,促成了这个周末的泉厦行。</p><p class="ql-block"> 游览从洛阳桥开始。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北宋时期曾经担任福州、泉州太守的蔡襄主持建造的。此桥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前后花了七年时间。桥梁横跨泉州市区和惠安县之间的洛江入海口,有46座桥墩,全长834米,宽7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p><p class="ql-block"> 洛阳桥在建造的过程中,克服了风大浪高、潮狂水急等各种难题,采用了筏型基础、种蛎固基等世界造桥技术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这座跨海大桥的建成,也为晋江的安平桥、龙海的江东桥和福清的龙江桥的建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使得福建从此多了很多座举世闻名的古桥。漫步在大桥上,迎着清凉的海风,面对桥两旁美丽的红树林,观赏文人墨客留下的大量碑刻,让人心旷神怡,并学习到很多古代知识。</p> <p class="ql-block"> 接着来到泉州。泉州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是泉州导游人员的口头禅、广告语。虽然有些夸大,却也突出了泉州旅游资源的丰富。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除了驾车在市区观看市容市貌外,只游览了开元寺和西街。</p><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始建于唐初(686年),初名莲花寺。唐玄宗开元年间,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改称开元寺。开元寺的建筑与其他寺大同小异,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东西塔。这双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历史上经历过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仍屹立不倒。其中的东塔叫“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为七级砖塔,高48.24米。东塔于1997年入选中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西塔叫“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其次是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在此讲过经,有一座“弘一法师纪念馆”。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官宦与富商家庭出生。他的一生极富传奇,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各个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开元寺入口大堂上的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便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弘一法师所书。</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入口处是泉州的西街。西街开发于宋朝,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象征了泉州的繁荣。现在的西街,仍然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用现代的眼光看,或许很破旧,却是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见证了泉州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西街过去商贾如云、行人如织,现在是步行街和美食街。在这里,可以吃到闽南所有的风味小吃。</p> <p class="ql-block"> 在西街中段的一个小巷里,还有一个网红打卡地——小西埕。小西埕的出名,完全因为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这句话现在镶嵌在小西埕一堵破旧斑驳的的颓墙上,显得与众不同,却很有文艺气息。所以,小西埕虽然不大,却是游客和当地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平日里,年轻人喜欢到这里闲逛,倒不是要买什么东西,而只是看看,感受一下旧时光的影子和历史的沧桑。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途经晋江时,游览了五店市传统街区。这个街区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过去是商业区,十分繁华。现在开辟为传统文化街,集传统文化展示、民俗体验、商务旅游、休闲娱乐、美食品尝等为一体,传播闽南乡土、乡音、乡情。这里的建筑很有特色,全部为在闽南才能见到的“皇宫起”红砖老厝,外地人一看都会感觉很闽南。这些老厝一部分是明清、民国时建的普通民居,一部分是家族宗祠,还有一部分则是华侨建的“番仔楼”。数量大致有一百多座,比较有名的有蔡氏宗祠、庄氏家庙、石鼓庙及布政衙、蔡妈贤宅、朝北大厝、庄志旭宅、宛然别墅等。晋江经济发达,四处都是新建筑,能在繁华城区中保留下这一片老民居,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不仅多了处旅游景点,也保留下了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孙女身模</p> <p class="ql-block"> 随后来到厦门古龙酱文化园。园内有近6万口传统大酱缸,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晒场上,场面十分宏大壮观,列入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并吸引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寰行中国》、央视《舌尖上的中国2》、《远方的家》、《快乐汉语》、新加坡电视台《你是福建人吗》、中国美食大电影《味道中国》和海峡卫视等节目组前来录制节目。</p><p class="ql-block"> 文化园内还有个展览馆很值得看。这个展览馆面积很大,通过图片、文字、实物、雕塑、音像视频、投影沙盘等形式,全面详细地介绍了酱的发明发展、制酱过程、制酱工艺等知识,让游客了解中国酱文化史。同时,现场还能买到古龙酱公司生产的酱油、罐头、葡萄酒等产品。这些产品质量有保证,但价格也高一些。我看到一种发酵十年的酱油,两斤多一瓶,售价为399元。</p> <p class="ql-block"> 经过集美时,顺便游览嘉庚公园。此公园是为了纪念陈嘉庚先生为厦门的巨大贡献而建造的。嘉庚园满眼尽是红柱飞檐琉璃瓦的亭台楼阁,它们一个连着一个随着曲折回廊成一条龙分布。嘉庚公园以中国传统的庭院建筑为主体,水池、曲桥、石栏、草地排列合理,极具中国最原始的传统建筑之美。陈嘉庚墓即鳌园也在公园内。美中不足的是鳌园当日关闭,不让参观,所以只能远远看了一眼,拍下照就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入住厦门香格里拉大酒店。酒店位于环岛东路的观音山,环境优美。周边全是著名公司的总部,如九牧王、安踏、汇金国际、财富中心等。站在16层海景房的落地窗前,大小金门岛历历在目,直线距离不过六七千米。真想不到当年八二三炮战受灾最严重的这个地区,如今竟成了厦门最高档的地区。清晨六点起床后,沿着清静宽广的环岛路散步,呼吸着清凉的海风,观赏着美丽的海滩、渔港,感觉非常好,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从酒店俯瞰,大小金门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吃过早饭,上午先去了曾厝垵。曾厝垵名号很响,可人们对它褒贬不一。喜欢它的人说它是中国最文艺的渔村,很有特色的文创村,不喜欢它的人则认为不过是个充满商业气息的脏乱的小吃街。然而,不管你喜欢与否,很多到厦门旅游的人还是会来此走一走,亲自体验感受一下它的味道。在我看来,曾厝垵类似于福州师大的学生街。首先它的街道小而曲折,五街十八巷弯弯绕绕,最窄处大概只有一两米宽。稍不注意,很容易迷路,走不出来。人稍微多些,自然人挤人,显得热闹。其次这里的商铺服务主要有三类:小吃和工艺品、咖啡馆与洒馆、民宿。第一类服务的是游客,白天生意好;第二三类服务的主要是学生和年轻人,到了晚上才热闹,白天没什么人关顾。这恐怕也是人们对它褒贬不一的主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过去了,厦门变化很大。以前没开发的东部,随着环岛路的建成,变得很时髦很高档。车行驶在环岛路东段,满眼风光无限。演武大桥这一段特别地美,可以看到很多游客和市民在此驻留观赏风景。然而过去很热闹很繁华的中山路却很萧条,十家店面中开店的不到三家,且行人稀少,完全颠覆了我的印象,也为之感到可惜和不解。所以,打消了逛中山路的计划,只开车顺着中山路、升平路、大同路和水仙路逛了一圈,然后在码头对着鼓浪屿拍了几张照留念后就直奔厦门大学而去。</p> <p class="ql-block"> 厦门大学越来越漂亮了。这所福建最好的大学不仅是著名学府,也是旅游胜地。通过关系,把车停在大学里面后,我们在厦大游玩了三个多小时。清新的校园浓荫蔽日、芳草青青;来往穿梭的青年学生个个充满活力和自信;嘉庚楼群、群贤楼群、芙蓉楼群、建南楼群等依然庄重宏大,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孙女似乎特别钟爱这里,自始至终兴致盎然,不知疲累地跑来跑去,喂麻雀、喂黑天鹅,忙得不亦乐乎,走的时候还依依不舍。真希望她和厦大有缘份,日后能考进这所大学深造。</p> <p class="ql-block">校园内隧道</p> <p class="ql-block"> 最后游览的是南普陀寺。此寺始建于唐朝末年,后荒废,清康熙年间重建。其主要的建筑如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大悲殿都是民国时期(1925年至1930年)所建,所以此寺真正的历史并不长。寺庙门前的一幅门联“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就简洁地概括出了南普陀寺的历史由来。不过,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所以自复建后便成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p><p class="ql-block"> 南普陀不大,属于中等禅寺规模。结构上与其他寺庙差别不大。只是此寺临近厦大,又是厦门八大风景区之一,加上交通便利,所以游客多,香火比较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傍晚五点回到酒店,吃过自助晚餐后,于七点动身,十点返回福州,结束了这次紧凑而丰富的旅程。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