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声里的岁月《少年时期的文化“看电影”(上)》

云鹰

<p class="ql-block">  蝉声里的岁月《少年时期的文化“看电影”(上)》</p><p class="ql-block"> 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的晚上,华南垦殖干校的放映员早早就将电影机架在礼堂外面的地坪上,再把幕布挂在礼堂的墙壁上;若碰到干校学员放假后,看电影的人少了,也会在干校内灯光球场放映。</p><p class="ql-block"> 住在小山山顶家属宿舍的小孩子,早早吃过晚饭,将家里的条凳和椅子搬到山下的地坪,在电影机旁边占一个好的座位。然后,就在地坪椅子之间到处乱钻,高声喊叫。那个时候,虽说电影还没有开始,但孩子们逗打时的尖叫声、争吵声,将干校礼堂外闹的如同春季农村喧哗的水塘那样,只听见一片鼓噪的蛙声……</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爱看的是一些战争题材的影片,结局基本是皆大欢喜的大团圆。</p><p class="ql-block"> 到今天,那些电影片名我仍能讲出来的有几十部,这里不一一介绍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件事至今想起来我仍觉得有点可笑:当我看完电影《红孩子》没过多久,干校又放演了另一部电影。在影片中出现我非常“熟悉”的“坏蛋”(敌团长黄静波)。当时,我脑海突然记起他不是在《红孩子》影片中被儿童团员“打死了”,怎么在这个影片中变成另外一个坏蛋,跑到别的地方干坏事了?</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曾疑惑了很久。不过,现在想起来也不能全怪我,毕竟那时候我太小,总以为电影都是真人真事现场记录,却不知道电影是由演员拍摄的。而那些反派演员,当然不会在一部电影中扮演一次坏蛋就息影了……</p><p class="ql-block"> 当年,每次在放映正片之前,都会插播半小时的新闻影片。那个年代,除了报纸和广播外,新闻电影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新闻的主要途径。也许,从那时起我就有了关注世界新闻的嗜好。</p><p class="ql-block"> 那几年,留给我印象较深的新闻电影片是1956年的“中东战争”。我在某部新闻短片中,看到了中东地区许多群众上街举行反美游行。其中,埃及穆斯林信徒在首都开罗街道上举着反美标语,高呼打倒美帝口号的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有时,放电影遇到大风的时候,幕布上的画面就像波浪一样涌动起来,致使电影画面失真……</p><p class="ql-block"> 倘若突然下起雨来,就会看到小孩哭、女人叫,人群乱跑的尴尬场面。</p><p class="ql-block"> 过后,礼堂外面是一片狼藉:板凳、条椅、鞋帽遗弃一地……</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在礼堂外也会放映一些前苏联和西方的影片。不过,因为外国电影都是长长的、一串串的稀奇古怪的外国文字,总弄得我昏头转向。所以,那些外国电影片名我一个都没记住,再加影片中生活方式和我们完全不同。所以,我不喜欢看外国的电影,每逢放映外国电影时,就会打嗝睡。</p><p class="ql-block"> 但是,有一部欧洲某国的喜剧片,里面有一段小偷偷东西的过程:一位小偷爬到木楼上,揭开楼板用带钩的小绳子,把楼下厨房篮子里的烤鸡吊了上去,然后大口咬鸡腿的镜头记住了,还是蛮搞笑的。</p><p class="ql-block"> 另外,还有一部前苏联拍摄的海底世界秘密的科教片,通过潜水艇里的窗口观看水底,可以看见许多稀奇古怪的海底动物在潜水艇旁边游来游去……</p><p class="ql-block"> 好像有一点点恐怖,所以,至今还有印象。</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我们这代人都是在前苏联文学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比如《牛虻》、《铁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夏伯阳》、《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毁灭》……等众多经典作品,对于我们这代人的精神成长,具有十分巨大的指导作用。</p><p class="ql-block"> 保尔.柯察金、卓娅和舒拉、夏伯阳和牛虻等英雄人物,曾伴随我们这代人一起经历精神与肉体双重磨难。虽然说她们也不可避免带有那个年代压抑自我和禁欲的色彩。但是,她们那种对美好理想的坚贞,拒绝鄙俗的高尚情操,仍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永远都不可磨灭的底色。</p><p class="ql-block"> 我想,在这物俗横流、人心失重的今天,我们是不是仍可以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经典怀旧的作品中,不断重温“她”给我们那代人心灵的哺育。</p><p class="ql-block"> 前“苏联文学”是一种理想主义的集体,它有着严格的组织性和一致性,并把那些怀疑的、游离的、异端的声音都排除在单一的、绝对的社会政治理想之外,在持久的传播中成为集体记忆,自然也成为一些文学主题。</p><p class="ql-block"> 从这里,我们仍能感受到一种悠远的人道主义的精神,这种俄罗斯精神真是太丰厚了,即使在规范化、意识形态化的前苏联文学中,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那种精神的脉动。</p><p class="ql-block"> 冬妮亚是我少年时代一个永远的梦,能给我的少年一个永远梦的作品,不能不说是成功的!当年,当我在枯涩的残酷生活中,一遍又一遍地怀想那位善良高贵的俄罗斯少女时,实际上,在我的记忆中已经删掉了书中的一些东西。</p><p class="ql-block"> 至少我们不会想拿冬妮亚去证明阶级阵线的另一个场面:大雪覆盖的窄轨铁路旁,一对久别重逢的恋人,就这样分道扬镳了……</p><p class="ql-block"> 每每读到此,总是有点惆帐。我想,也许有许多人应与我一样,为他们俩人的黯淡分手而惋惜吧!</p><p class="ql-block"> 云鹰</p><p class="ql-block"> 上篇完</p><p class="ql-block"> 2021.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