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长:</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将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1年部分节日安排的通知》规定,现将我校2021年端午节放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p><p class="ql-block">1. 6月12日(星期六)至6月14日(星期一)共连休3天;</p><p class="ql-block">2. 6月15日(星期二)按课表正常上课。</p><p class="ql-block"> 请各位家长按时接送学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城区凤阳小学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6月11日</p><p class="ql-block"><br></p> 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根据近期疫情防控态势和今天上午区教科局会议要求,倡议非必要不离晋!若确须离晋,及时向班主任报备;返校前按照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各项检测工作。</p><p class="ql-block"> 教育孩子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关注孩子体温变化,按照相关要求做好防疫工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贴士</p><p class="ql-block"> 1.开窗通风。呆在家中也应加强空气的流通,每天都做到开窗通风一段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p><p class="ql-block"> 2.勤洗手。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搓洗20秒以上,如果出门在外不太方便,可以携带免洗洗手液,对双手进行及时的清洁。</p><p class="ql-block"> 3.戴口罩。尽量不去人多或密集的地方,如果必须外出的情况下记得佩戴口罩。</p><p class="ql-block"> 4.小心打喷嚏时唾液飞溅。打喷嚏或者咳嗽时,用纸巾或者手肘捂住口鼻,痰液要用纸巾包好,用过的纸巾要丢到垃圾桶,并且立即清洗双手。</p><p class="ql-block"><br></p> 学习《“五项管理”28问》 <p class="ql-block"> 学习《“五项管理”28问》明晰“十项举措”和孩子一起认真学习各位班主任转发在家长群里的《“五项管理”28问》具体内容,明晰“十项举措”实地督查要点,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家校有力携手,以规范的办学行为迎接国家、省、市、区的实地抽查和全面督查。</p> 交通安全 <p class="ql-block"> 放假期间人多、车多,同学们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放假回家、返校途中及出游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严禁乘坐非法客运车,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过马路注意来往车辆,走路要走人行道,靠右行。旅游出行,安全第一,文明先行。</p> 防溺水安全教育 <p class="ql-block"> 当前气温逐渐升高,进入溺水高发期,家长要切实履行好对孩子的监护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的安全看护。要反复教育孩子,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得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得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得私自到海边、山塘、水库、河流、沟渠等危险水域处洗澡、戏水、捕鱼、游泳,教育孩子自觉远离危险地方和危险水域。</p> 端午节习俗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各本其源,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但影响深远、广泛的一种说法是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p><p class="ql-block"> 赛龙舟是端午节一项重要的习俗活动。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p><p class="ql-block"> 如今,龙舟比赛已发展成国内外有特色的体育赛事,甚至将端午节看成是“体育节”。划龙舟进行比赛,是“取其轻利”,看谁划得最快。在“鼓击春雷”“棹歌乱响”中,水面艘艘龙舟,犹如“飞凫”,御风疾驶,棹影翻飞。为了增加观赏性和刺激性,参赛龙舟到达终点时,划龙舟者还要“翻身径入”水中,抢夺设在水中的浮标。“龙舟竞渡”和“抢标”,把端午的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吃粽子</p><p class="ql-block">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据记载,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p> <p class="ql-block">配香囊</p><p class="ql-block">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p> <p class="ql-block">悬艾叶菖蒲</p><p class="ql-block">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p> <p class="ql-block">饮雄黄酒</p><p class="ql-block">雄黄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故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带雄黄进山不怕蛇等俗言。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p> <p class="ql-block">拴五彩线</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端午节日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