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停靠在宣城凤凰桥头的挂机客船</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骑车乘船的人</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报告文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宗福</div><br>一位男青年骑着自行车带着两个篓子在岸上与客船并行。突然,他加快了车速,抢先赶到了渡口,老远就向客船招手,要求乘船。<br>上了船,这位青年支好了车便把两个篓子卸下,接着把笼子盖揭开,将篓子晃了晃。我好奇地走上前,问道:“你骑车去宣城比乘船还要快,又可以省一元多钱,为什么要乘船呢?”<br>“泥鳅和黄鳝最怕压在一起。长久不晃动,那样会死的。”那位青年头也不抬地一边晃篓子一边回答道,“死泥鳅和死黄鳝是不值钱的。”<br>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位青年真精明!我又问道:“你这两篓子怕有三十来斤吧,能卖多少钱呢?”<br>他一边晃一边答道:“有三十五斤。卖得好能卖七十多元钱呢!”看得出,小伙子虽然有点倦色,却掩饰不住满心的喜悦。<br>谈得熟了,他便告诉我,他姓吴,是养贤合兴人。“这三十多斤黄鳝是我三个晚上放笼子捕捉的。实话告诉你,要不是我村放笼子的多了,我还会捕捉到更多的黄鳝呢。”言语间,虽有一丝遗憾,却丝毫没有一点抱怨。<br>我不解地问:“你放你的,他放他的,怎么会有呢影响?”<br>“有影响。我家里有七亩多田,白天要做事,放笼子只有晚上放,又不能跑远。我们村总共只有那么点范围,你能让他们都不放吗?”顿了顿,他又说:“不满你说,我们村里那些放笼子捕捉黄鳝的人,从编笼子到放笼子的技术还都是我给教的呢。”<br>“这不傻?”<br>“傻?我也考虑过。可是你不知道。”他显得有点激动地说,“我们曾经出外打过工。累,不怕;苦,我们也不怕。可是一年忙到头,家里生产耽误了,钱,也没多挣。我们已是个大小伙子了,望着人家盖新房、取媳妇,我们心理也痒痒的啊。”<br>我也曾是个青年,我也曾有过与他们相似的经历。我理解地点点头。他又激动地说:“我们做工回来后曾发誓:永不离开自己的土地!”<br>“于是,你们便白天忙生产,晚上捕捉黄鳝。”没等他说完,我便赞赏地说。<br>“是的。我们还准备联合办一个饲养场,饲养黄鳝。虽然我们会捕捉黄鳝,还不懂得怎样饲养,但我想,我们会成功的。”<br>望着他那年轻而又充满自信的样子,我不由得在心中为他,为他们那群年轻人祝福。这时,我们的船已到了宽阔的宛溪河上,青山绿水,如在画中游。一列火车正呼啸着从宛溪大桥上驶过,我们的客船也乘风破浪直驶进繁华的宣城。<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1989.5.12.</div> 刊后记<br>本篇报告文学,人物事件真实。文字虽不出彩,但具有史料性,这也是我时隔三十多年后转发的重要原因。<br>1、一岗难求。彼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私营企业刚刚起步,农村剩余劳动力富裕;<br>2、物价。新河庄到宣城客运价只有1元左右;野生黄鳝不到2元;<br>3、人民的价值观。文中人物不藏私,带领同龄伙伴一道发家致富,社会充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