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第二幼儿园2021年端午节假期致家长的一封信

百色市第二幼儿园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 您好!在这绿意盎然的盛夏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家长朋友在端午节节日期间可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文化、民俗,体验节日快乐!并请各位家长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加强对幼儿的安全监督与教育,让幼儿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p> <p class="ql-block">  一、放假及回园上课时间</p><p class="ql-block">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精神,<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端午节放假安排如下:</b><b><u>6月12日至6月14日</u>放假,共3天。<u>6月15日</u>(星期二)正常返园上课。</b></p> <p class="ql-block">   二、安全事项温馨提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注意防溺水安全。</p><p class="ql-block"> 天气酷热,很多泳池和水上游乐设施开始启用,放假期间请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教育孩子要严格遵守教育部关于防溺水安全六不的规定: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没有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措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不擅自下水施救。</p> <p class="ql-block">  教育孩子不到有溺水危险的地方戏水、玩耍打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经过河、湖、沟、渠、塘、井等处要谨慎慢行,经过有警示标志的危险地段加倍小心,避免落水。若不慎发生溺水事故,要及时向附近的成年人大声呼救,同行的未成年同伴不得盲目施救,避免造成更大伤亡,严防溺水事故发生。</p> <p class="ql-block">  (二) 注意食品安全。</p><p class="ql-block"> 1.科学吃粽。粽子要趁热吃,尤其是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粽子不宜多吃,孩子更不能多吃,易引起消化不良;蘸着白糖吃可以保护胃粘膜。适当搭配一些水果一起食用,不仅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还可避免因过量食用引起的消化不良,起保护作用。</p> <p class="ql-block">  2.夏季炎热,不少小朋友贪凉喜冷,喜食生冷瓜果,各类冷饮,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因此尽量不要吃刚从冰箱取出的水果,冷饮也不要一次大量进食,避免刺激肠胃。</p><p class="ql-block"> 3.教育孩子注意饮食卫生,以防食物中毒;不吃腐烂变质食品;不到流动摊位购买食物;养成少吃零食、不买不吃“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生产厂家食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  (三)注意交通安全。</p><p class="ql-block"> 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不管是走路还是坐车,都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 行走时遵守交规,教育孩子不要在路上嬉戏、打闹;2.选择合法的交通工具,不坐黑车,不搭陌生人的车,不乘坐车况不良的车;3. 乘坐公共交通要遵守秩序,文明礼让,在车上时,要坐稳扶好,不能擅自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4.家长们要保管好车钥匙,不让孩子随意拿去玩耍。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严禁酒驾醉驾,践行“一盔一带”。</p> <p class="ql-block">  (四)注意消防安全。</p><p class="ql-block"> 夏季是火灾高发季,提倡文明出游,不带火种进入林区,禁止在林区、旅游景点、公园等区域组织烧烤、野炊活动,严防火灾发生。使用电器要注意用电安全,人离开时须将切断电源。如果发现火灾,及时拔打119报警。</p> <p class="ql-block">  (五)加强自我保护。</p><p class="ql-block"> 教育孩子不到危险和复杂的地方玩耍,防止摔伤、防止意外发生等。教育孩子牢记家长手机号码及家庭电话,知道家庭地址;不随便与陌生人接触,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没有成人监护的情况下,不私自外出;告知孩子与亲人走散后联系的方法。同时注意防煤气中毒、防雷、防冰雹等安全教育。请您对孩子的去向要多加关注,给予关心和指导,增加监管和保护的时间、范围。</p> <p class="ql-block"> 三、疫情防控</p><p class="ql-block"> 新冠疫情仍存在风险,同时又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请您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作息习惯。日常生活中注意勤洗手、常通风,吃熟食、喝开水、晒衣被,做好个人卫生与防护。尽量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多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注意家人体温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确保孩子平安健康。特别提醒家长假期请勿带孩子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请勿接触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和接触史人员;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每日按时上“企业微信”“疫情智控”进行健康上报和假期行程上报。</p> <p class="ql-block">  安全是快乐的、是幸福的,让我们家园携孩子提高安全意识,对孩子的安全多一点教育,多一份关注,为孩子筑一道安全的防线,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端午节的由来🍃</b></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端午节习俗🍃</b></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挂艾草🍃</b></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正值夏至前后,气温升高,蚊虫活动开始猖獗,气温正适于细菌病毒繁殖,艾叶的香味成分散出来后,不仅能有效的阻止蚊虫靠近,还能有效抑制或杀灭细菌和名都,能够预防流感。</p><p class="ql-block"> 因此,在不少地区还有一个重要的端午节标志性活动,那就是挂艾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吃粽子🍃</b></p> <p class="ql-block">  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p><p class="ql-block"> 一直到今天,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p><p class="ql-block">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赛龙舟🍃</b></p> <p class="ql-block">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湖南汨罗市,赛龙舟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香包🍃</b></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端午节戴佩饰香包之类的小物件也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span>香包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颜色鲜艳,袋囊内的填充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p> <p class="ql-block">   预祝各位家长及宝贝们端午节安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百色市第二幼儿园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6月11日</p><p class="ql-block"><br></p>

端午节

孩子

粽子

家长

溺水

教育

安全

注意

疫情

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