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读史明理、读史增信”。讲述党史,凝聚奋进力量。何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守,何为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拼搏,何为实事求是,坚定信念的执着,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来临之际,汝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特推出—每期一讲“专栏”,通过党员上台讲述党的百年历史,教育引导全局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重干、奋力拼搏-努力为全市烟草商业系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讲党史故事 凝聚奋进力量-第十讲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p> <p class="ql-block">讲述人:张磊 机关党支部宣传委员</p> <p class="ql-block">点击此处收听</p> <p class="ql-block"> 1934年9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发动进攻,红军已无在原地扭转战局的可能。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8.6万多人,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p><p class="ql-block"> 原推行“左”倾错误的中央领导人,在实行战略转移时,又犯了退却中逃跑主义错误,并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随军带上印刷机器、军工机器等大型笨重器材,使得红军行军时十分困难。</p> <p class="ql-block"> 国民党“围剿”军达16个师,布置了四道封锁线。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时,红军付出了极大牺牲。当时担负掩护任务的红撒三十四师已不足千人,面对十几倍于己的强敌,在师长陈树湘的带领下,全师战士奋力抵抗,以血肉之躯御敌,与敌人战斗四天五夜,为红军渡江赢得了宝贵时间。陈书湘重伤被俘后,英勇牺牲。红三十四师、红三军团第十八团弹尽粮绝,大部分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 湘江战役后,党内对中央红军前进方向产生了激烈讨论。193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红军改为向贵州北部进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一个决定党和红军命运的转折点正式到来。</p> <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15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p> <p class="ql-block">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根据绝大多数同志的意见和要求,改组了中央书记处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和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推选张闻天代替博古在中央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随后,又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从此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p> <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得以保存下来。从此以后,红军转败为胜,转危为安,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