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论语瞎掰10#洪武创业#</p><p class="ql-block">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p><p class="ql-block"> 在24岁之前,后来的明太祖朱重八从没想过会当皇帝,那时他刚刚从外面流浪乞讨回到家乡的皇觉寺,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但历史往往就是如此诡异,当时红巾军揭竿而起,霎间席卷大江南北,元朝官军四处征剿,九州动荡不堪,皇觉寺周边也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p><p class="ql-block"> 汤和,重八的小伙伴,加入了红巾军,觉得温饱无虞,托人带信给重八“快来这里,有酒有肉,很快活”,重八还在犹疑间,突然得知有人向官军举报他通红巾军,正前来缉拿。重八迫不得已,加入红巾军。</p><p class="ql-block"> 历史由此激荡云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年少时的际遇对成年后的影响可谓深矣。饥饿!饥饿!朱重八对饥饿的印象可谓刻骨铭心,在他的童年乃至少年、青年时代,他的一家一年到头只能以世界上最粗粝的粮食来填充胃肠,并且,还经常也总是不够。当时的重八最大的人生理想是能痛痛快快地吃顿饱饭。</p><p class="ql-block"> 当然,后来登上九五之尊的朱元璋吃饱饭当然没有问题。但少年时的刻骨铭心的饥饿感直接主宰了他的施政思维:他爱护百姓,勤劳国事,竭尽全力,发展生产,轻徭薄赋,不断赈灾,在他的治理下,底层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p><p class="ql-block"> 是的,肚子决定脑袋。为政首当“足食”,朱重八深有感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元末义军四起,其中当然不乏一世之雄,张士诚、陈友谅、韩山童等等,谁都不是善茬。朱重八能从元末群雄中脱颖而出,成为笑到最后的人,当然深谙“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为了取得绝对掌控的军事力量,他一方面韬光养晦,在没有取得政治尤其是军事的绝对优势之前,绝不怕屈尊纡贵。可以在郭子兴兵败后,继续奉郭子兴为帅,将自己的人马全部交出;可以在郭子兴兵死后,大大方方(也是以退为进)接受自己做三把手的现实,而尊郭子兴的儿子和郭子兴的舅子为首;可以在红巾军的共同首领小明王韩林儿面前,虽然小明王实力远逊於自己,出于长远,尊其为主。</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他努力扩大自己的力量,时机未到,绝不稍显锋芒。在群雄称王称霸,杀得难解难分之间,悄然成为当时最大最强壮的军事力量。然而一旦时机成熟,绝不稍加客气:巧借陈友谅之手除掉郭子兴的儿子和郭子兴的舅子;以鄱阳湖大战诛灭陈友谅有生力量;挥鞭南下,大军攻破姑苏城,俘获张士诚然后杖毙之;使人江心沉船淹死此时已无剩余价值的小明王;毫不犹豫陈兵北上将元顺帝赶回草原老家。</p><p class="ql-block"> 是的,拳头决定地位。为政岂可不“足兵”?朱重八从无质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在元末群雄中,论狡猾机变,论凶残厚黑,论战略战术,朱重八都未必有绝对优势。之所以后来取得天下,决定性因素是别的草莽英雄所没有的至关重要的品质:</p><p class="ql-block"> 一是善于争取人心。朱元璋深知人心,他军队纪律严明,不随便残害百姓,百姓感激涕零,迅速赢得民心。后来又主动惠民减负,笼络人心,所在根据地经营的如铁桶一般;</p><p class="ql-block"> 二是有优秀的知识分子政策,获得了天下读书人全力支持;每到一处,重八必放下身段拜访当地有名望的大儒或学者,其谦恭有礼不下三顾茅庐之刘备。即便其曾是元朝官宦,他也不以为杵,只要有才,必全心敬之,大力用之。譬如在民间有天机神算的刘伯温即是此例。</p><p class="ql-block"> 三是他大局观良好,善于把握时机,有决断能力。跟其他的农民领袖雄则傲视天下不可一世,穷则长吁短叹自暴自弃不同,重八有极好的大局观。为着一统天下的长远目标,可以藏拙,可以屈膝,可以“打落牙齿往肚里吞”。然而只要时间成熟,他当机立断,绝不受礼义廉耻之困,绝不怕欺世盗名之讽,绝不受儿女亲情之累,杀伐果敢,未曾半分犹豫。</p><p class="ql-block"> 是的,信念决定道路。为政当奉“民以信为本”,朱重八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孔夫子说,足兵、足食、民无信不立这三者,当是为政之要。如果要分个轻重缓急,当以民无信不立为首要,足食次之,足兵再次之。也就是说,选择什么样的信念走什么样的道路最重要,然后才是解决温饱问题,最后才是武装问题。</p><p class="ql-block"> 农民出身的朱重八正是孔夫子的拥趸。在大军攻下应天府,手下纷纷劝重八称王的时候,只有朱升上书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经提出,重八立即采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可不正是“足兵、足食、民无信不立”的通俗表达么? “高筑墙”解决外来军事威胁,壮大自身武装力量; “广积粮”解决居民和战士温饱问题,培育自身发展力量;尤其是“缓称王”,有两层意思:一是路线问题,重八告诉拥护者,重八选择的是千古帝业而不是偏安割据之王图,故而可以缓。二是战略问题,现在称王称霸者犹如过江之鲫,彼此争斗不休,内耗不止。此时“缓称王”,避免成为众矢之的,正好闷声发大财,故而应该缓。</p><p class="ql-block"> 赵普曾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朱重八,后来的洪武皇帝朱元璋更牛------“一则论语创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