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珙县杉木树小学校</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告家长书</p> 尊敬的各位家长:<br>2021年端午节放假安排如下:<br> 放假时间:6月12日——6月14日 (共3天)<br> 返校时间:6月15日(周二) / 端午节日的由来 /<br> 端午节是中国的古老传统节日,始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延续至今。关于端午由来,传说最广和最有影响的是纪念屈原的故事。<br>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力主联齐抗秦,遭到强烈反对,后遭谗言免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br>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希望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用酒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逐渐发展成粽子。从那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人们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br>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两千多年前的端午节就这样一代代地延续至今,一直红红火火,未曾衰减,2009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吃粽子、喝雄黄酒、戴香包、赛龙舟的端午习俗,感受的是家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是现今过端午节的幸福意义。 /名人笔下的端午情怀/ <p class="ql-block"> 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唐明皇曾作诗祝愿天下安康长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端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李隆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p> 赠与我了一枝艾草,却没朋友能共赏,略凄凉哀伤。爱国将士文天祥怀念起为国尽忠的屈原,曾作诗一首。<br><br> 《端午即事》<br><br> 宋·文天祥<br><br>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br><br>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br><br>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br><br>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你听过吗?湘西小镇有赛龙舟和捉鸭子,你可曾了解过?“粽”有“高中”的好彩头,你听曾知晓?在端午,还有玩斗草游戏呢,你会吗?来吧,我们一起读读大作家笔下的端午。<br><br>1.汪曾祺《端午的鸭蛋》<br><br>2.沈从文《端午日》<br><br>3.苏童在《祖母的季节》<br><br>4.张恨水《现代青年》<br><br>5.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 安康顺遂的端午提醒/ 1、防疫安全<div>假期端午节期间不前往中高风险区,尽量少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聚集;外出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措施。<br></div> 2、居家安全<br> 正值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的高发期,每天注意饮食安全、防火触电安全,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身体锻炼。<br> 3、出行安全<br> 保持做好交通安全教育提醒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守规则、讲文明,争做优秀的珙县小公民。 防溺水安全要重视 交通安全要谨记 端午即至,如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