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校荣誉我珍惜,三中学子讲文明。</p><p class="ql-block">端午习俗要传承,个人安全需注意。</p> 放假通知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 2021端午节很快就要到了,在此提前祝您和家人们端午节安康!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假期,现把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p><p class="ql-block"> 放假时间:2021年6月12日至14日放假,共3天。</p><p class="ql-block"> 返校时间:2021年6月15日(星期二)</p> 端午节小知识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p><p class="ql-block">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p><p class="ql-block"> 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p><p class="ql-block"> 端午一开始主要流传于南方吴越一带,并作为一种“图腾祭”出现。上古先民以“龙”为图腾,并选择在端午进行拜祭,端午节在当时其实是拜祭龙祖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习俗</p><p class="ql-block"> 一、赛龙舟</p><p class="ql-block">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p><p class="ql-block"> 二、吃粽子</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p><p class="ql-block"> 三、佩香囊</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p><p class="ql-block"> 四、悬艾草</p><p class="ql-block">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p><p class="ql-block"> 五、挂荷包和拴五彩丝线</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p><p class="ql-block"> 六、点雄黄酒</p><p class="ql-block">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p> 假期安全提示 <p class="ql-block">一、科学吃粽</p><p class="ql-block"> 粽子要趁热吃,尤其是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粽子不宜多吃,孩子更不能多吃,易引起消化不良;蘸着白糖吃可以保护胃粘膜。适当搭配水果食用,搭配一些水果一起食用,不仅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还可避免因过量食用引起的消化不良,起保护作用。</p><p class="ql-block">二、做好疫情防控</p><p class="ql-block"> 疫情尚未解除,节假日期间注意安全,做好安全防护,少外出、少聚集、慎接触,公共场合佩戴口罩,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晒衣被,注意室内通风等。</p><p class="ql-block">三、防溺水小知识</p><p class="ql-block"> (一) “六不准” :</p><p class="ql-block"> ①不私自下水游泳。</p><p class="ql-block"> ②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p><p class="ql-block"> ③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p><p class="ql-block"> ④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 ⑤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 ⑥不熟悉水性的青少年不擅自下水施救。</p><p class="ql-block"> (二) “两会”:</p><p class="ql-block"> 发现险情——1.会互相提醒、劝阻并报告;2.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p><p class="ql-block">四、防雷电小知识</p><p class="ql-block"> ①碰到雷雨天气时,呆在室内,打雷时不去关窗等。</p><p class="ql-block"> ②外出碰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阔的野外逗留。</p><p class="ql-block"> ③不要在大树或者高层建筑下躲雨,以避免遭遇雷击伤害。</p><p class="ql-block">五、交通安全小知识</p><p class="ql-block"> (一)五不:</p><p class="ql-block"> ①不闯红灯。</p><p class="ql-block"> ②不随意横穿公路。</p><p class="ql-block"> ③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p><p class="ql-block"> ④不乘坐超员车辆。</p><p class="ql-block"> ⑤不乘坐低速货车、三轮摩托、拖拉机、“摩的”以及报废、非法拼装等有安全隐患的车辆。</p><p class="ql-block"> (二)五要:</p><p class="ql-block"> ①乘坐汽车要系好安全带。</p><p class="ql-block"> ②乘坐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要戴好安全头盔。</p><p class="ql-block"> ③横穿道路要走斑马线。</p><p class="ql-block"> ④走路要走人行道。</p><p class="ql-block"> ⑤要自觉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不抢行。</p><p class="ql-block">六、食品卫生小知识</p><p class="ql-block"> 不买腐败、霉烂、变质、有异味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喝生水、不吃生腌海鲜、未洗净的蔬菜水果及畸形变色食物。</p><p class="ql-block">七、防火触电安全</p><p class="ql-block"> 教育孩子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玩插座、开关,不玩火,不玩电和燃气,远离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请大家注意安全做好防护,避免聚集愿家长和孩子度过一个文明、平安、健康的端午假期。</p><p class="ql-block">东乡三中全体教职工祝大家端午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