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场50周年纪念日聚会

xd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9号是我们到周市水产养殖场落户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由于昆山到周市尚未通公路,是由场部领导之一夏焕林开着轮船接我们22人到水产养殖场的,当时和我们同时分配插场的有正仪稻麦原种场、蚕种场、陆家苗圃场,四选一感觉我们并不是太差,由于对周市水产养殖场没有概念,所以心中充满好奇和各种猜测,但是到了那边就给了我们特别是11个男的当头一棒,我们的宿舍竟然是羊棚泥地芧草屋,所谓厕所是那种略用稻草围档一下人坐在木板上屁股翘在外面的坑缸,且爬满白色的蛆虫恶心到呕,上厕所时脸正对着道路,简直是斯文扫地,隔壁养着好多绵羊,羊膻味和羊的咩咩叫声伴随终日,天哪!跟我们的想像差别太大了。当时场部也算是热情招待我们的到来,特意在食堂烧了很多半条的鳊鱼,每份好像是1角4分还是1角6分,记不得太清楚了,当时的物价是很便宜的,这样的价格对于我们22人来说,实在是太贵了,我们的工资是16元,每天也就5毛左右,所以我记得没人吃鱼,当天的鱼最后是不是降价优惠给老员工吃了,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22人被分别按排至各个小组,我和其他5人被按排到副业组,8人进渔组,8人进农组,最后才知渔组是轻松又有点技术的那种,农组和农民一样的干活,副业组名目繁多,有果树、养猪、养牛、种蔬菜地,其实一点不比农组轻松。</p><p class="ql-block">好在我们那时年纪轻体力好,第一任组长张玉祥,由于自己身体一般般,对我们要求也不高,但第二任组长张大余,可是拼命三郎,重活累活各种身体力行,我们几个男的在他的带领下,也是拼命干活,好像记得73届铁人一样的陆友新也有点吃不消,但我们也都挺过来了。特别记得最清晰的是冬天庄稼地,鱼塘都不需打理的时候,开挖转河清淤,把转河水抽干,用重的不得了的江北大锹,一锹下去一块泥40斤,一担4块泥160斤,挖泥挑担,干个不停,饿的不行到食堂吃大包子1斤2两还没饱,吓得自己不敢再吃!那时我们的每月定粮标准是43斤,基本没啥积余,现在够一家老小吃2个月,主要是干体力活且没有油水。</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想,虽然当时累的要死,其实也没有为社会作什么贡献,根本没有成就感,和大部分知青一样,知青回城后,地也未荒,庄稼在改革开放后种的更好,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东台大丰变成了旅游观光地,我们的水产养殖场也变成了如今的昆山体育公园,供游客免费观光游览,凡此种种证明,家要家长贤能,国要国家领导人英明,真所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一直搞阶级斗争,怎么可能把生产和百姓的生活水平搞上去。</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的日子蒸蒸日上,生活无忧,幸福感满满的,但我们这一辈真是操劳的典范,以往每年的纪念日聚会往往都被下一代的琐事缠身不能欢聚一堂,好在这次50周年聚会在耀康的牵头下,各人克服困难,北京的、南京的、苏州的、太仓的、尤其是脚骨折的坐着轮椅也来了,证明了22人均很重视这次相聚,也证明了我们第一批插场22人身体健康,特别骄傲的是我们22人中的钱江,人精瘦精瘦的,竟然可以跑全马,经常参加各种全马,光是厦马就参加过3次,并且经常参加国外马拉松比赛,全马的最快记录是3小时45分,厉害吧?我们22人生活自律,其中有几个经常旅游,国外也去过不少,国内知名景点几乎全部去过,保持良好的生活理念,不亏待自己,有豁达的态度。希望10年后重聚,仍能一个不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2人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渔业组合影</p> <p class="ql-block">农组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副业组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属龙的</p> <p class="ql-block">属蛇的</p> <p class="ql-block">属马的</p> <p class="ql-block">属羊的,其中孔晓明属猴,和属羊的混在一起合影,其实是童工。</p> <p class="ql-block">女同胞合影</p> <p class="ql-block">天元酒店聚餐</p> <p class="ql-block">下午后山梅花墩喝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