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待何寄

知秋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欲知秋天美,先知秋性情</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廖正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br></div>知秋,一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气质型作者。文体创作多样,尤擅长古诗词、散文、影评、杂谈。行文风格时而铁骨铮铮,斗志昂扬;时而小桥流水,温婉清隽;时而哲思无限,荡气回肠。<div><br>欣赏她的才华,佩服她的文学素养。她那流畅的文笔、优美的文字、还有那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加了我对她的钦佩之情。</div><div><br>除特殊情况外,我发现知秋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写作,这好像成了她的习惯,成了她的一种休闲方式。写作,可以放松自我,随心所欲,让自己的精神压力得到释放,从而达到休息的目的。正如她自己在《多情应笑我,摇柳无消停》一文中所说:</div><div><br>“静夜,当所有的喧嚣都归于清宁,卸下白日里的淡妆粉饰,洗尽铅华,用我最真实的容颜,将漫漫心思拢成满庭的烟雨,在滴答滴答的时光中,与文字相约。任杯里的茶香袅娜成多姿的素衣女子,在我周身绮绻流连,依依相伴,唯美一场文字中的遇见。那茶香,那字墨,那份情感,在眉目里,在唇齿间细细品酌。”<br></div><div><br></div> <div><br></div>知秋有的文章主题太严肃,看得我心痛。如《解读死亡》一文,读着读着我泪水都快出来了。知秋在文中说:“去年,当我知道我脑肿瘤很严重的时候,我就在为死亡做着漫不经心的准备。比如销毁年轻时候的一些书信、照片、以及电脑里保存的各种曾经的恩恩怨怨。我不希望自己死后,别人根据只言片语蛛丝马迹,就来肆意推断我的人生。”<div><br>“至于让家人为我花光所有资产,只为换来我一年半载的行尸走肉般的存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最重要的,我怎么忍心?我怎么舍得?我怎么好意思?做人真的不可以这样自私的,谁都没有这样的权利去要求别人,即便是家人。”</div><div><br>“既然有生就有死,也许,在和时光的对弈里,学会淡然和放手,是每个人都应该提早修炼的课程。我很赞同的一句话是:好走,是一个人最后的尊严与幸福。”</div><div><br>这应该是像我这样的老人思考的问题。尽管我和我的同学己经七十多岁了,我们仍然尽量避免这一话题,因为它太沉重了。她毕竟还年轻,虽然生过病,但生病是人生中的常事,千万不要想太多。忘记不愉快的经历吧。<br></div><div><br></div> <div><br></div>知秋的诗词,一直都是我爱读的。只有在诗词里,她才更像个充满理想的才女:她热爱生活,诙谐聪明,乐观向上。<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近日词心已泅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懒翻册页拾书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转眸方觉三秋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首将添一岁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烟火味中灯火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流光韵里月光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夜来频梦冬窗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梅正娉婷雪正扬。</div></div><div><br>一位姑娘,懒散地翻阅着书藉,想提笔写首诗词,心却静不下来。回忆近年的生活,有暖有凉。盼望着窗外雪花飘扬,盼望着窗外有一枝红梅怒放。这难道不是一幅佳人图吗?</div><div><br>梦里花开满庭芳。意悠长,韵悠长。满目葱茏,绮丽送幽凉。莫问深情谁得似,花弄影,月探窗、浮暗香。</div><div><br></div><div>暗香,暗香,沁心房。饮玉浆,夜未央。睡也,睡也,睡不着、愁煞娇娘。三更披衣,何处觅春光。移步阁楼调管乐,音袭耳,绕梁间、醉荷塘。</div><div><br>这阕词无须多解释,这应该就是知秋的自画像吧。充满了生活情趣,充满了诗情画意。多么迷人,多么令人怜惜、同情和向往。<br></div><div><br></div> <div><br></div>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美,除了看她的容貌,还应看她的心灵、她的性情、以及她的才华。容貌、心灵、性情、才华俱佳的人,方可称为真正的美人。我觉得知秋就是这样一个人。<div><br>知秋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她的众多诗词便是明证。她的诗词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想象力丰富。以《相思最美在七夕》 为例:</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声声机杼荡长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问人间多少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纵伴仙乡千古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何如尘世几分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情心捻线思成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泪目生滔梦载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灵鹊此宵回转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传夜话怎缠绵。</div></div><div><br>在这首诗中,知秋描述了织女在天上的寂寞生活,每天忙于织布,机杼声响彻长天,即使这样劳累,她一刻也没停止过对牛郎的思念。泪水化成了银河里的滔滔巨浪,而牛郎只能在七夕前来。短暂的相会只夠倾诉一年中彼此的思念,哪有浪漫的缠绵可言?</div><div><br>这首诗可以说是对卢照邻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最好注解。只要能和所爱的人在一起,恋人们情愿放弃成仙的机会。更何况人间的甜蜜爱情,岂是冷清的仙境所比得了的?你看那在银河两岸遥遥相望的牛郎织女,只能令人同情,而绝不会令人羡慕。<br></div><div><br></div> <div><br></div>古人有不少关于天宫冷清寂寞的诗句,如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再比如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而知秋的“情心捻綫思成锦,泪目生滔梦载船,” 写得更加形象生动,让人更加珍惜人间的爱情,其丰富的想象力,不在苏李之下。由此可以看出,知秋确实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div><br>许多才华出众的人,性情都有些古怪。对这样的人,人们常常包容并原谅他们。不过,知秋虽然才华出众,她的性情依旧温柔平和,这十分难能可贵。她的《过年杂记》一文,充分反映了这一点。</div><div><br>我特别喜欢知秋的这篇文章。像是在拉家常,又像是在写日记,洗尽了一切铅华,完全恢复了本色。不用形象词,只用日常语。低眉信手续续写,轻松自如,读起来格外亲切。这是知秋的另一种写作风格,跟诗词白描手法相似。</div><div><br>读着这些亲切话语,我们仿佛看到了知秋忙家务的可爱样子,看到了她温柔的母爱,看到了她幸福的家庭生活。一个才华出众而又性格温柔的人,当然应该过得幸福。我们为此而欣慰,并遥祝她新年快乐,开开心心每一天!<br></div><div><br></div> <div><br></div>知秋才华横溢,性情温柔,如此佳人,当然是君子好逑。知秋对待爱情,态度极其认真,她有理想,有原则。她全心全意地投入爱情,也要求对方必须全心全意地投入,她决不赞同对方用“顺其自然”的态度敷衍她,因为这样的态度,是不冷不热的借口,是半心半意的托词,而非“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的誓盟。关于这一点,她在《与节日无关,与爱情有染》一文中说得很清楚。我很欣赏她的态度,还特地点评此文:<div><br>真真好文,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林黛玉顺其自然了吗?她宁死也不願顺其自然。她一生一世为追求幸福,献出了自己全部的爱。明白了自己被骗之后,她宁死也不接受这样的自然。<br>贾宝玉顺其自然了吗?他热烈地追求林黛玉,拼尽全力,没有絲毫犹豫,没有絲毫保留。当他明白自己被骗后,他宁愿出家做和尚,也不愿顺其自然。</div><div><br>《红楼梦》里顺其自然的典型是袭人,先是服待贾母,后来献身于贾宝玉,最后嫁给蒋玉函。当时演员是最沒社会地位的,所以袭人也祘是悲剧结局。曹雪芹给她的判词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如桂似兰”。“枉自”和“空云”四字说明了曹雪芹对她的否定态度。一个不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的人,是得不到幸福的。</div><div><br>当然这都是小说中的情节,但真实生活何尚不是如此?凡是以“顺其自然”做托词的,都不是真心相爱的人,都是随时准备逃跑的人。明明是自己不愿努力,却借口顺其自然,这是虚伪的表现。<br></div><div><br></div> <div><br></div>知秋明查秋毫,完全看清了这类人的真实面目,令人钦佩,也令人欣慰。幸福属于孜孜不倦追求的人,知秋孜孜不倦地追求幸福,也必然获得幸福的回报,我完全相信这一点!<div><br>除了有才华、好性情、知秋还非常善良。她在 《心生冷意》一文中说,一个女人如果深爱某个男人,在她的眼里,那男人简直就是个神仙似的人物,“害她一口气把后半生的热情花出去,想都不用想,连退路也不留。” 最后这个男人却成为负心人,狠心离开了自己。知秋说,不管自己有多么不舍,不管自己曾经多么怨恨。最后她还是会选择原谅这个自己曾经深爱的人。这种宽容的态度,这种宽阔的胸襟,是一般女人所不具备的,这是知秋本性善良的体现。</div><div><br>她说:“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打败心愿未满的不舍,用情一旦足够深重,便不会在意对方是否知道。人有多么清高,人就有多么自卑,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理解,有些离别,如同生死,对于心重的人,就好比带枷流放,余生如有停留处,他若不在天涯,便在断崖。”</div><div><br>怎样才能解脱自己?是兴师问罪、口诛笔伐,还是打上门去,纠缠不休?知秋认为,理智的做法是宽容、是释怀、是放下。她说:</div><div><br>“尘埃落定后,在有情人看来,天下的人都无情,在好人看来,天下的人都无奈。在我眼里,你只是一起无法推翻的发生,无史可鉴。我太想否定这一切,却又因往事太过深入,太过长远,故只好认命作罢。换言之,设若一切成空,我亦成空,设若兴兵讨伐,更无异于倒戈自伐。”<br></div><div><br></div> <div><br></div>这样重情重义的佳丽,这样大彻大悟的感言,只有最善良的人才能做到。关于知秋的心地善良,关于她的心灵美,我曾经亲身见证过。有一天,我收到她的一封短讯。她在讯中说:<div><br>“老师您好,早安。最近真的太忙了,有求于您老一件事:想请您把我那篇《七绝补全》评论区里的每首诗都帮我进行下点评。当然有侧重。好吗?是用文字形式评论组稿给我,我来串稿。您有这个权威和水准。”</div><div><br>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知秋放心,我一定尽力而为!”知秋说:“太谢谢您了。”</div><div><br>当天晚上,知秋发来了资料,是她的一个诗词美篇。在美篇的最后,她出了四首末完待续的绝句,希望读者完成。由于知秋拥有众多读者(她的美篇平均阅读量在四千人次以上),给她发来的应征诗篇多达几百首,我一看,顿时头昏脑胀。</div><div><br>但答应过的事,必须做到,不容推辞。我用最原始的方法,把几百首诗按题目重新编好,然后开始点评。弄了一天,还没评完,只觉头昏眼花,眼前模糊一片。最后整理成一篇题目叫《知秋赛诗征友》的文章,发给了知秋,并附言道:“知秋,承蒙你的信任,让我点评你读者的诗词,这任务真繁重啊!一整天把我头都弄大了,胡乱交差,千万别骂我。阿弥陀佛,谢谢,谢谢!”</div><div><br>也许是我的方法太原始,也许是我的点评太机械。根本没帮到知秋,知秋只得亲自动手,重新写了一篇《诗画里的灵魂》,点评她的每一位粉絲的作品。哪怕这位粉丝的诗写得一点都不成熟,她也给以热情的鼓励。我读过之后对她说:</div><div><br>“知秋,你这位文学行家,诗词高手,给初学者(大多未入门)讲课,竟如此详细,如此有耐心,不惜花费巨大精力和宝贵时间,真是令人佩服,其境界和风格,远在我之上,值得大大点赞!</div><div><br>知秋回复我说:“老师缪赞了。不敢不敢当啊!迟回复见谅。”我又说:“知秋的《诗画里的灵魂》和我的《知秋赛诗招友》,稍加比较,高低优劣自见,我输得口服心服。你的心真好,对秋迷们那样爱护、热情、耐心、真是护犊子啊。而我对他们则完全是应付式的,心态完全不一样。我应向你学习。但是你一味赞美他们,让他们飘飘然,也不提示他们应怎样构思,他们还是提不高啊。”</div><div><br>知秋回答说:“谢谢老师!我在做点评之前,写的那番文字是用心良苦啊!聪明的人应该懂得,会自己去发现自己个问题。我想比直接说会更好些吧。”</div><div><br>知秋想得多周到啊,用体贴入微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就是心灵美的完美体现。集容貌、心灵、才华、性情四美于一身的知秋,我得以相识,并引为知音,是多么幸运啊!</div><div><br><br></div> <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身心待何寄</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知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br></div>六月的夏天,恰到好处,鸟雀不再有求偶的渴啼,林木的深处,蝉声未起。白杨立在远方,安然而静穆。坐在窗后,看到风里那些墨绿油亮的叶子,便觉得天边很美。<div><br>六月无虞,六月无罪,一望无际的草野,正开满火红的萱花。晴绿的池中,睡莲团团似盖,油碧的叶子浮萍于水,尖尖纤纤的莲花,或白或紫,灿若星晨。</div><div><br>蜻蜓时而点水,它既想点破水上蓝白相间的天空,又想点醒睡莲的仲夏之梦。伤感的人喜欢听歌,寂寞的人喜欢听雨。开心无常,温情难料,喜欢假象的人唯有饥不择食。</div><div><br>黑夜是人间最好的影棚,雨声是嘈杂到极致的默片。夜色的黑,可以纵容孤独与羞耻,雨夜的凉,可以恩赐一场无邪的裸睡。魏晋两汉的风流狷介,既不拘一片竹林,几纸文赋,又岂会在乎那一日酒入酡红,聊发癫狂。<br></div><div><br></div> <div><br></div>今夜,唯有以狂风为歌,柳杨为带,方可解开积年的苦闷,识趣的人亦应不会扫兴,当借闪电照亮瓷白的肌肤,并在惊雷未响的刹那,以颤栗的气息扑向宽阔的雨窗和轻薄的纱帘。<div><br>大雨速来,亦必速去,清凉的子夜,不久便可见彩云出月。月下,平塘如镜,足意的人歇了心,恍惚于梦的边缘,听残雨滴水,蛙声响彻。</div><div><br>喜欢山雨欲来,乌云摧城,唯有此时,才会与人明白无误地回应。雨后的山谷,湿翠连绵,空气清新,就连各样的鸟啼也仿佛一一洗过。此时,下透的雨云尚未散去,云后还响着零散的雷声,借着灰凉的底色,可见紫燕试飞,松动竹摇,亦可见青山明朗,雨烟飘流。</div><div><br>自已的清净以当初千百件的俗事换得,那时随便挑出一件,都可以让当他搅乱肺腑,愁绪如麻。有人愿意以低眉换不甘,只因另一条路已被堵死,有人愿意以挣扎换平和,只因他受不了吵吵闹闹,思之自羞。也有人什么也不做,只因他春心已早死,只想着白米稀粥,安度余年。<br></div><div><br></div> <div><br></div>清净后的清醒是个极为有用的东西,它能让人按约定俗成的标准,理直气壮地活在众人面前。若同几个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朋友,随便找一个话题漫无边际地聊开去,你总能在这种状态下,面对对方的辩驳与质疑,立于不败之地。这些标准,经过几千年的过滤与检验,虽然不外乎仁义道德,经济学问一类,但当它齐唰唰的摆在桌面上,我敢保证,没有哪个敢胡乱非议。我们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所给予的叮嘱和教育,都是基于这种标准下的乖孩子思想,但长大后才发现,有很多我们羡慕的东西,倒被坏孩子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而所谓的乖孩子,却往往是打肿脸充门面的可怜角色,做了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苦主儿。<div><br>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恐怕是太过唯心了,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的完美臆想。我倒觉得,人的本心是极容易往坏里靠拢的,因为在坏的世界中,罗列着丰富多彩的个人功能,从彻底的利己主义到自由奔放的欲念,大都符合人的天性,因而也更吸引人。比如懒惰总比勤奋来得容易,自私总比无私来得实用,享受总比承受来得舒服,毁灭总比创建来得痛快,滥情总比专情来得刺激,贪欲总比灭欲来得鲜活。这些所谓的坏,与清醒之心所抱持的好,原本是一个整体,但自从被我们的先贤哲人贴上标签后,便将有机的人性撕裂开来,以黑白分明的方式呈现于世界,好让所有人来监督,以便于进行歌颂与批判。</div><div><br>在人性撕裂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痛苦,世上还没有一把刀,能够像杀死一个人那般容易的来齐根斩断形而上的精神。在好与坏的楚河汉界,便有数不清的灵魂挣扎其中,从而在抉择之间迷茫不定。即使有幸爬上岸的,也总会向对面的彼岸频频张望,因为连他自己也分不清,那里是否遗留了自己本不想舍弃,却又不得不舍弃的东西。那些经过挣扎而舍弃的部分,对他来说或许是极想留下而又不敢碰触的,心里欢喜却又不敢大声宣布的,私底下想来没有错,放在世人面前,却又处处都错的。他爱它们,却必须恨,他舍它们,然而又不甘心。它们就像一只钻到衣服里的虫子,在众人面前,他必须保持微笑,暗地里却不得不咬着牙,忍受它们带来的痛痒。<br></div><div><br></div> <div><br></div>人要想活得轻松,或者说看起来轻松,人要想活得体面,或者说看起来体面,就必须越过这种痛苦进行一次抉择。我们与其在撕而不断,裂而不分的灰色地带,做迷茫的纠结,倒不如面对这种抉择,认真做一次抉择前的选择。我们有理由怀疑,不管是先秦的诸子百家,还是他们所推行的儒墨道法,乃至于西汉时期外来的佛法,大抵是没有考虑到人性的细微纷繁,或者是自以为是地认为没什么闪失,而将这些所谓的真理,一股脑儿地放之四海而皆准。当初,他们是否认真考虑过这样的标准,有可能会有遗漏,有可能会有偏颇,过多的强调人性而忽略天性,过多的强调精神而忽略肉体。王昭君出塞远嫁,侍夫至死,本该回归大汉,又为何忍“妻其后母”之辱,何言其贞?关二爷逞一时之勇,怒杀恶霸,他的父母因爱子心切,双双投井以让他放心逃命,何言其孝?一生向往田园生活的陶令,却为何在临终之时,留下一篇激越豪放的《咏荆轲》,其淡泊又该从何说起?<div><br>我们当然需要一个标准存身立世,也同样需要这一副血肉之躯,能像一棵草木那样,于百年之限,鲜活多姿。我们当然需要一份清醒,以供辨路行走,也有必要,不随便地将瑰丽斑斓的精神交给厚厚的故纸堆,让它们不分青红皂白的来奴役。至于,如何去分辨是非,如何去选择对错,那不是我份内的事。有人说,精神享受了,身体便跟着享受,我只能点头称然。若有人再问,身体若受到痛苦,会不会使精神跟着不愉快?那时,我将无从辩解。<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