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是地球资源卫星拍到的一只“大耳朵”,人们昵称它为地球之耳。它就是中国四大无人区之首的罗布泊。历史上,罗布泊是一个波光潋滟的巨大湖泊,水量最大时湖面达一万平方公里,水源来自塔里木河,孔雀河等大大小小的河流,罗布泊是维吾尔语,其表达的意思就是万水汇集之地。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天蓝海绿,水草丰茂。沙鸥翔集,鱼跃浅底。然而随着河水断流,环境恶化,罗布泊不断萎缩,1942年测量时,尚有3000平方公里,1962年测量,就只剩660平方公里。十年后的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送给中国的三样礼物中,有一样就是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图片。这时,人们才知道,罗布泊,已经干涸了。大漠戈壁,寸草不生。常有沙尘暴肆虐。其时狂风呼啸,飞沙走石。加之各种神秘诡异的传说,确是令人胆寒。能够走进去,却未必能走出来。自1972年后,对罗布泊考察上升到国家层面,1980年中国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的失踪,震惊国人,也使罗布泊被大多数人所知晓。后来,探险家余顺纯个人徒步穿越罗布泊,也壮志未酬身先死。罗布泊,成了死亡之海,生命禁区。越发的神秘恐怖。不过,近年来,随着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各种物质条件的完备。前往罗布泊考察的,探险的,摄影的人们渐次多了起来。此次我们去的地方,形象点说,是在地球之耳的耳廓上,触摸罗布泊的“肌肤”。感受它的神秘与狂野。</h3> <p class="ql-block">车队从哈密开出,驶向目的地——罗布泊大海道。大家心里甚是急切,团里多是摄影爱好者,当然我除外,昨晚让大家报名自己参加摄影组还是旅游组,统计下来,27个团友,旅游组就我一个人,惭愧惭愧。再看团友们,个个长枪短炮,相机两三部,镜头七八个,就我,扛部手机就去了,倒也没有自惭形秽。汽车刚要上高速公路,就被交警拦下了,因为天气预报有强级别沙尘暴。不得前往大海道。于是,车队改道,前往大南湖。在罗布泊,带三点水的字都是没水的地方,所谓的泊,湖,海,都是历史名称,表明这里当年“曾经阔过”。</p> <h3>进入罗布泊,站在高坡上俯看,南湖湖底被层雾笼罩,虽不甚清晰,但荒凉已经切切实实展现眼前,我们所站的地方,当年应该是湖岸,因为车队要下一个陡峭深遂的坡地,方才进入大南湖湖盆。</h3> <h3>车队进入大南湖湖盆。</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雅丹,是岩石在长期的干旱,风蚀,间歇性流水冲蚀中形成的特殊地貌。由于这些地貌的奇异怪状且集群存在。一到夜晚,真有鬼影幢幢的恐怖。人们给他们取了个骇人的名字,魔鬼城。我国西北地区这样的魔鬼城不少,以前去过其它的魔鬼城,但感觉那些“魔鬼”都长相普通,不过中鬼之姿,而罗布泊的“魔鬼”雅丹却千姿百态,甚是惊艳。上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来到罗布泊考察,曾经形容罗布泊雅丹高大精彩,桌状,飞檐,雕塑塔形,城墙,古屋,壁垒,狮,龙,狮身人面,睡犬。他说的不过九牛一毛,可以说,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东西,很多都能在罗布泊雅丹中找到象形。雅丹是维吾尔发音,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丘”,也是这位瑞典人,<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按照维吾尔发音用英语标注这东西为Yardang,这之前,这种地貌在世界上没有一个统一而科学的名字,但瑞典人把这个维吾尔发音带到了世界,从此,世界各地的这种地貌统称为雅丹yardang并被科学界认同。yardang(雅丹)一个优美而有韵味的维吾尔族发音。登堂入室,从罗布泊大漠走向了科学殿堂,走向了世界。而汉语则又从英语中音译过来标注为雅丹。</span></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无意间把两个小东西拍在一起,回来一看,有点孔雀的味道,早知道应该衔接的再准确一点。</h3> <h3>像乌龟或甲鱼吧,也有点北极熊的感觉。</h3> <h3>大蘑菇</h3> <h3>可爱的小丑。有人说是外星人。</h3> <h3>沙漠玫瑰</h3> <h3>我们的帐篷搭在一座大山包下,背靠山包好避风。有一个高而且大的充气行军帐篷,充满气那是杠杠的五星级宾馆。能住12个人。也有单人小帐篷。喜欢安静独处的人可以住小帐篷。</h3> <h3>打扫干净我们的五星级宾馆。</h3> <h3>本来是因为躲避大海道的沙尘暴,临时换成大南湖,殊不料是福不是祸 是祸躲不过。这沙尘暴大概在大海道没等到我们,掉头向大南湖扑来。下午还是蓝天烈日。艳阳高照,大家窃喜终于避开了沙尘暴。入夜,沙尘暴不期而至。狂风裏胁着风沙扑来,帐篷“扑通扑通”,“啪嗒啪嗒”摇来晃去,不久,充气柱子就软了,一片惊呼声中,帐篷塌了下来,年轻模特吓得直叫“妈呀,我要回家”。众人想用手撑起来,哪里搞得定。后勤人员赶紧发电,充气。宾馆终于又站起来。弄好不久,再次塌下来,再发电,再充气,如是者三。算是捱到天亮。后来据说,此次沙尘暴为11级。</h3> <h3>天亮了,沙尘暴猛烈程度减缓,但风还是不小,不知道小帐篷的人昨天晚上怎么熬过来的,后来听他们说,一个晚上不敢离开帐篷,离开后帐篷就要吹跑,有人的帐篷顶直接给吹没了。人就在小帐篷里面前后左右上下翻滚,天亮后风势渐缓,帐篷顶忽然响起了雨声,这可是罗布泊的雨啊,滴水如金的地方。这在罗布泊是稀罕的,居然让我们给碰上了,好运气哦。</h3> <h3>一夜风沙尘暴。睡袋上面,全是泥沙。</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驻地对面远远的有一大片朦胧至美的地方,每每看到,恍惚觉得置身于月球。非常梦幻。</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在大雾弥漫中拔寨出发。这次行车比较麻烦,雾太大,后车必须紧跟前车,否则就要迷路,但跟太紧。前车扬起的泼天灰尘完全挡住了视线。况且是在沙漠行车,慢了没惯性很容易陷车。果真就有车陷进沙里,另一部迷路没跟上。于是,拖车,对讲机呼叫。最后总算全部ok了。两个小时后,车队走出浓雾区,来到一处叫着红泥滩的地方,休息压惊。</h3> <h3>红泥滩沙石红白相间,纹理流畅。一个个微型雅丹(我自己这么叫的)乖巧可爱。</h3> <h3>小南湖有两个天坑,分为东坑和西坑。大家便猜想是不是 陨石坑。正所谓宇宙万物皆分阴阳,东坑西坑都唯美致臻。但却风月各异。西坑的雅丹姿容雅致,娇巧柔美,若邻里小家碧玉。东坑的雅丹刚正挺拔,豪迈坚毅。线条粗砺浑厚,颇具阳刚之气。</h3> <h3>每一个雅丹都被绵软细沙精心地守护着。不远不近地形成一圈圆润的沙圈。这种被温柔以待的感觉,令人心生暖意。</h3> <h3>这张照片与上一张同一景点,让团友摄影大师拍摄的……呃,一言难尽。拍照片,果然要讲究个角度啊。</h3> <h3>夜色渐起,星星开始在深蓝的天幕上闪烁,什么叫星辰大海,什么叫星月同辉。在这里,你能深切地感受到。趁着月亮还未升起,团友们相约着去找地方拍星空。我早已定下今晚的目标,看星星。我怕在星空下睡着让室友担心。告诉模特古丽去处后,打着手电找到一片沙粒粗砺的斜坡,直接就躺在地上,今晚,我与星空有个约会。茫茫苍穹,耿耿星河。满天繁星,挤挤挨挨悬于太空。第一次看见如此密集的星星。感觉大自然真是太奇异了。在无始无终的时间里,欣赏这无边无际的宇宙。我是谁,我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此刻,我所看到的星星中,会不会也有一个星球生物在仰望地球这颗星星。要是有某种联系方式,让我们交流,该多神奇啊。这么想着,迷蒙着真的睡着了,直到月亮升起,听见拍星空的人们大声讨论着回来。这两张星轨星空照片就是团友当晚的杰作。</h3> <h3>这张虽然有点糊,但能看到满天繁星多到你无法想象。</h3> <h3>团里特意请了个摄影师黑哥跟拍。他的任务就是为想要留影的人拍照。人称妇女主任。中国大妈就是他的服务主体。前面说了,一个团就我一个人是旅游的,意味着我与黑哥一对一。VIP啊。开始真是这样。可是,才贵宾了一会就被其它大妈发现了,咦,还有这种操作。中国大妈对拍照的热情那是闻名遐迩的。于是,两个,三个,五个,七个,十位大妈有七位先后参加进来。开始排排坐,吃果果。站在上面的搔首弄姿,总觉得还差一张最满意的,轮候的抓耳挠腮。直感觉等待时间已过三千年。还好,一位年轻大妈对我说,他照他的,我们也别闲着,自己互相照。不错的动议。穿上模特的服装,谁都是自己心中最满意的那个模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