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您好!</p><p class="ql-block">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的号召,进一步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我校特制定系列措施,请各位家长认真学习,积极配合,与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拥有阳光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 </p><p class="ql-block"><b>加强手机管理</b></p><p class="ql-block"> 此前,我校已多次对学生手机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将手机带入校园。为把教育部相关要求落到实处,学校再次向您提出如下建议:</p><p class="ql-block">1.加强监督管理。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家长要承担起监督的责任。同时加强与学校及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p><p class="ql-block">2.加强沟通引导。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p><p class="ql-block">3.培养课外兴趣。家长要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兴趣,节假日带领孩子进行户外运动。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4.成为孩子的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p><p class="ql-block"><b>规范读物管理</b></p><p class="ql-block">1.鼓励孩子认真阅读,做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p><p class="ql-block">2.节假日挤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p><p class="ql-block">3.教育孩子爱护图书,不损坏图书。</p><p class="ql-block">4.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读书活动。</p><p class="ql-block"><b>强化作业管理</b></p><p class="ql-block">1.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2.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p><p class="ql-block">3.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督促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家校合力,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p><p class="ql-block"><b>重视睡眠管理</b></p><p class="ql-block"> 拥有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身心健康、提高课堂效率的基本前提,为改善学生的睡眠情况,我校特向家长倡议如下:</p><p class="ql-block">1.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前习惯。可以让孩子在睡前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使孩子的情绪处于一种较为平静的状态,形成规律的睡眠习惯。</p><p class="ql-block">2.引导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中午保证半小时以上的午休,每天睡眠不得少于8小时。</p><p class="ql-block">3.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p><p class="ql-block"><b>加强体质管理</b></p><p class="ql-block">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可以培养坚强的的意志,因此,家长要督促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p><p class="ql-block">1.督促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做到每天锻炼,增强自身体质。</p><p class="ql-block">2.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p><p class="ql-block">3.关注孩子身体状况,发现疾病要及时诊治,并报告学校。特别是有既往病史的学生,家长要向学校说明孩子是否能够参加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如果孩子患先天性疾病或严重疾病已不适合参加体育锻炼的,务必要叮嘱孩子不可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必须向学校提出申请免予参加相关体育课和免于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p><p class="ql-block">4.保持家校联系,保持通讯工具畅通,如学生有紧急伤病,学校会通知家长,并将学生紧急送医。家长电话若有变更,请随时告知学校。</p><p class="ql-block"> 家长朋友们,学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程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只有家校各司其职,担负起教书育人的本职责任,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家校共育,目标在“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必须齐心协力,划好家校共育的“经纬线”,厘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务分工、职责边界,这样,才能各负其责、同向而行,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人,培养成才。</p><p class="ql-block"> 明水县第一中学</p><p class="ql-block"> 2021.6.9</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