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户外游戏时在,覃景好有了小发现:“老师,快看,这是树洞。”经过她这么一说,很多小朋友都围了上去。<br>王雨晨:真的有树洞。<br>杨茗泽:还有蚂蚁,这是蚂蚁的家吧。<br>蒋昊辰:老师,这里也有树洞。<br>王姝窈:那为什么这里没有蚂蚁呢?<br>.....<br>于是一个关于洞洞的故事就开始了。 回到班上后,孩子们围绕着树洞里到底住着谁进行了讨论:<div>蒋昊辰:树洞就是蚂蚁洞,我在树洞旁边看见了很多的蚂蚁。<br></div><div>马梓涵:那树洞就是蚂蚁洞吗?<br>陈梓轩:不对,我觉得是蜗牛洞。<br>马梓淇:肯定是蚂蚁洞,因为树洞很小,大的动物进不去。<br>马芯悦:我觉得是蜘蛛洞吧?<br>罗老师:那树洞里到底有什么呢?<br>马老师:对了,我们去看一看不就知道了。<br>孔令棋:真是个好想法,可是我们怎么看呢?<br>周子辰:用放大镜,我爷爷在家就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很小的东西。<br>凡梓峻:对,放大镜可以看到,我看过。<br>马辰睿:树洞里面应该很黑,还可以用手电筒,我家里有。<br>黄昌泽:我家也有手电筒。<br></div> 孩子们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对感兴趣的树洞能仔细观察,发现树洞的明显特征。<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于是,我们成立了“洞洞小分队”对树洞里住着谁进行探究,我们分成了两组:放大镜组和</span>手电筒组<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洞洞里住了谁</h1><div>洞洞小分队出发了。洞洞里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孩子们有的用手电筒灯光聚焦洞洞;有的用放大镜凑近观察。<br></div><div>01.手电筒组<br></div> 我发现了蚂蚁,树洞里有蚂蚁。 蚂蚁在树洞的旁边爬呢,肯定是蚂蚁住里面。 快看,这里面好像是一个小瓢虫。 02.放大镜组<div><br></div> 这里怎么也有一个洞啊。 那我们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吧。 怎么什么也看不见呢。 孩子们在寻找树洞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他不同的洞洞,并对其他洞洞里住了谁有了讨论,但树洞和其他洞洞里住了谁呢?为了和孩子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欣赏了绘本《大洞洞,小洞洞》,借助绘本,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对洞洞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别有洞天</h1><div>放大镜组的发现让孩子们对洞洞的兴趣更浓了。他们开始在幼儿园大范围地搜索洞洞,卷起了一阵寻洞热潮。<br>玩具、绿茵园、水池、篮球架、山洞、操场等等都有大大小小的洞洞。<br></div> 01<br>寻找幼儿园里的洞洞 02<br>寻找家里的洞洞 03<br>我们身体上的洞洞<div>孩子们不仅发现了幼儿园和家里的洞洞,在自己的身上也发现了洞洞。<br></div> 耳朵也有洞洞,是用来听声音的。 我的嘴巴有洞洞,是用来吃好吃的东西的。 鼻子的洞洞是用来闻好闻的气味的。 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和孩子们一起了解身体里还有哪些洞洞,这些洞洞的作用是什么,看了绘本后孩子们说: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身体的洞,不能随便塞东西到我们身体的洞洞里。 04<br>会“咬人”的洞 孩子们还找到了“会咬人”的洞洞,小朋友们可不能随便去碰哦,它是很可怕的洞洞。<div>当我们带孩子们寻找洞洞的时候,孩子们的仔细观察是让我们惊喜的,那些小小的地方,隐秘的地方,一下子就找到了洞洞。不仅如此,孩子们回到家也继续寻找洞洞,孩子们喜欢承担寻找洞洞的小任务。更让人惊喜的是,不少孩子还发现了自己身上的洞洞,孩子们能用多种感官和动作去探索洞洞。给孩子们的观察力点赞!<br></div> 05<div>身体变洞洞</div> 小手卷卷卷,变成望远镜。 快看,我的腿变成了一个小山洞啦。 我们一起合作手牵手,就变成了一个洞啦。 06<div>洞洞“看”世界<br></div><div>从洞洞里看我们幼儿园是什么样子的呢?孩子们用不同形状洞洞的纸变变变,快跟上我们去看看吧!<br><br></div> 07<div>彩色洞洞</div> 拿起洞洞,蘸上颜料,印印印,哇!彩色的洞洞出来啦!画上小蚂蚁、小老鼠......地下聚会开始啦! 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孩子们讨论最多的仍然是洞洞。孩子们在探究洞洞、寻找洞洞的过程中收获了仔细观察的能力,在创作各种洞洞的过程中收获了动手能力,在体验洞洞的过程中收获了运动发展能力......一洞一世界,每一次的观察与思考都是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还在不断延续,让我们期待孩子们接下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