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之伏羲班生活习惯篇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9日,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已经全面落下帷幕,高考在学生时代是“德与智”的综合展示,“德智体美劳”怎样全面落实呢,那得看高考的指挥棒指向哪里,相信国家会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衔接与并行,我们来看看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中关于“劳动”方面的讲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 30, 170); font-size: 18px;">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 30, 170); font-size: 18px;">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 30, 170); font-size: 18px;">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习主席在这次教师节讲话中提到: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span></p> <p class="ql-block">习主席的号召与伏羲教育吴鸿清教授的想法不谋而合,吴教授在推行伏羲教育时,说过一段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话,伏羲班的品德课以《弟子规》为主要教材,弟子规不是用来背的,要落实弟子规,这个含金量相比《道德与法治》要高。</p><p class="ql-block">将《弟子规》融入一日生活与教学,学生在力行《弟子规》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培养良好的教养和言行习惯。</p> <p class="ql-block">我想好的习惯一定是要靠“养”的,让我们来参考吴教授对于“养成教育”,他的一些思考。</p> <p class="ql-block">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对于人生有什么好处呢。</p><p class="ql-block">高考落幕,在网上有一段流行的话,“感谢室友不杀之恩”,李玫瑾老师在讲述当年马加爵案件中,警察问他,为什么你放过了唯一的一个室友?他说,因为在我生病的时候,他帮我打过几次饭。</p><p class="ql-block">善念善行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恶念恶行也能让一个人从高峰跌到低谷。</p><p class="ql-block">就在前几日,复旦大学老师姜某某杀人案,一个青春年华的高校老师为什么挥起了刀子?看完报道,让我深深明白,中国人说的“人才”两个字的意思,要先学会做人,后是才华。德在前,智在后的道理。《弟子规》里说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朱子治家格言》第一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p><p class="ql-block">这才让我们真的明白“童蒙养正”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感恩天华伏羲教育,感恩在第一线的老师们,因为有你们无私的付出,孩子们才能在学校时时接受到“养成”的教育,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家长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有你们,养伏羲娃以道。</p><p class="ql-block"><br></p>

弟子规

伏羲

劳动

教育

高考

学会

老师

养成

德智体美

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