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丰碑 ——百花苑里的青岛文化名人

牧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青岛百花苑背依青岛山,前邻中山公园,占地8.25公顷,始建于1990年。1995年市政府邀请国内著名雕塑家在园内为21名已故青岛籍或客居青岛成就卓著的文化名人塑立雕像,故百花苑又称文化名人雕塑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百花苑园内地势错落起伏,道路迂回曲折,绿树成荫,芳草遍地,一派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21座名人雕像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其中, 或坐、或立,静悦安详,栩栩如生,是岛城历史的丰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高凤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高凤翰(1683年~1749年),胶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清代书法家、画家、篆刻家;山东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办事处三里河村人。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云阜,别号因地、因时、因病等40多个,晚因病风痹,用左手作书画,又号尚左生。雍正初,以诸生荐得官,为歙县县丞,署绩溪知县,罢归。性豪迈不羁,精艺术,画山水花鸟俱工,工诗,尤嗜砚,藏砚千,皆自为铭词手镌之。有《砚史》、《南阜集》等作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高凤翰的诗、书、画、印独树一帜,他的诗与画相映成趣,寄兴深远。在“扬州八怪”中,并非江南人的高凤翰之所以能列名“扬州八怪”,是因他47岁后宦游南方尤其是病废右手后主要在扬州卖画售字为生,直到乾隆六年(1741)才返回故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蒲松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蒲家庄人。 他从小聪颖,科举却屡试不第,71岁时才成岁贡生,舌耕笔耘近42年,用毕生精力完成奇书《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的代表作,其素材大多来自民间传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聊斋志异》中最优美的篇章是蒲松龄游历青岛时所搜撰的两篇轶文。蒲松龄一生中曾两次到青岛崂山旅游,并在太清宫、上清宫、玉清宫、聚仙宫等庙宇访友旅居。在太清宫,相传蒲松龄住在三清宫西侧的关岳祠,院中有一草亭,他就在草亭中伏案写了《香玉》和《崂山道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康有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康有为(原名祖诒,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组织保皇会,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的康有为在青岛游览观光后,被青岛美丽的风光所深深吸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17年,康有为首次来青岛,游览了汇泉角。1923年,康有为再至青岛,产生了常住青岛的念头,最终康有为看中了福山路6号(今康有为故居)一座德式建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他曾这样评价青岛:“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中国第一。”时至今日,经典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更是成为青岛的代名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杨振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杨振声(1890年-1956年),字笔名希声,今甫,亦作金甫,山东蓬莱水城村人。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 曾任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的前身)校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杨振声出任青岛大学首任校长,闻一多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梁实秋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黄敬思任教育学院院长兼教育行政系主任,黄际遇任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王恒守任物理系主任,曾省任生物系主任,赵太侔任教务长。另有杜光勋、游国恩、张熙、沈从文、傅鹰,及稍后到来的老舍、洪深、任之恭、王淦昌、童第周等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可谓名流云集,人才济济,其阵容之齐整,在全国的大学中也屈指可数,形成山东大学创建后鼎盛一时的局面。&nbsp;</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洪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洪深(1894年12月31日—1955年8月29日),学名洪达,字伯骏,号潜斋,别号浅哉,江苏武进人,中国电影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导演,是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品有:《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众多现代文化名人中,洪深是与青岛最有"缘"的。他的父亲洪述祖是民国时期内务部秘书,1913年来青岛,初居于湖南路,接着在崂山南九水购地建了一座别墅叫“观川台”。这时期洪深在北京就读于清华大学,寒暑假期间来青岛生活在南九水,对青岛有深厚感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观川台”留给洪深的不仅是这里的优美风景,而且也为他日后成为现代戏剧作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1915年,洪深受到崂山梨的启示,创作了他的第一个也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第一个有对白的话剧剧本《卖梨人》,从此开始了他的戏剧创作之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4年9月,洪深受聘山东大学教授,住进了福山路一号。在山东大学任教的短短两年时间里,洪深为学生开设了十多门课,同时还作过一系列的演讲活动。与此同时,洪深还积极支持学生组建了山东大学的“话剧社”。洪深在青岛期间,成为青岛戏剧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洪深在中国电影史上也作出巨大的贡献,他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申屠氏》,写出了第一个有声电影剧本《歌女红牡丹》,写出了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创办了第一个电影学校。其中《劫后桃花》是以青岛遭受德、日帝国主义侵略为背景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王统照】</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笔名息庐、容庐。现代作家,民盟成员。山东诸城人。1924年毕业于中国大学英文系。1918年办《曙光》。1921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文学》月刊主编,开明书店编辑,暨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化局局长。著有多部长篇小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中国,曾与茅盾比肩的作家当中,王统照是与青岛近距离接触时间最长的一位。创作于青岛的成名作《山雨》,1933 年一经问世,便轰动文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他创办了青岛近代第一个文学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刊《青潮》、参与创办青岛近代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刊物《避暑录话》等等,一个个包容开放的平台,千古流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解放后,王统照回到新生的山东大学担任教授、中文系主任兼校务委员会委员,随后当选为青岛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主席团成员及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岛市委员会委员。</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闻一多】</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闻一多(闻家骅,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其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早年昆明爆发“一二一”惨案,他为死难者书写挽词,并撰写《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真相。1946年7月15日,他在云南昆明被暗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0年夏天,应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先生之邀,闻一多赴青岛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和国文系主任之职,从而与青岛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篇散文《青岛》,纪念他生命历程中的美好时光,弥足珍贵。闻一多在青岛居住的时间虽然不过短短两年,却结识了不少好友,培养出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在自己的“一多楼”里,他全身心地致力于《诗经》、《楚辞》和《全唐诗》的古典文学研究考证工作,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老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青岛沿海有两位以文学家命名的公园,一个是鲁迅公园,一个是老舍公园。由此可见,老舍在青岛的地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4年,应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之聘,老舍自济南齐鲁大学来青,担任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自此开启了文学创作的青岛时代,这也是他人生中“不可复制的经典岁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初遇青岛,老舍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在《青岛与山大》一文中写到,“以尘沙为雾,以风暴为潮的北国里,青岛是颗绿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老舍在讲课之余写了许多中、短篇小说,包括著名的中篇《月牙儿》、《我这一辈子》,以及《断魂枪》《上任》《黑白李》等,分别被收入《蛤藻集》和《樱海集》两本小说集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青岛,老舍写完《骆驼祥子》,又写了另一部中篇小说《文博士》。同时,完成了创作经验集《老牛破车》。就像老舍自己所说,在青岛教书时期是他经济上的黄金时代,而小说《骆驼祥子》的问世,和一儿一女在青岛的出生,又赋予了他精神上的黄金时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沈从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出生于湖南凤凰,为现代中国文学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 其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他青年时投身行伍,后进行文学创作,到逝世时已有五百万字的著作文章,代表作有《边城》、《长河》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1年,经徐志摩介绍,沈从文来到国立青岛大学(现山东大学)任职。1933年7月,沈从文离开青岛,但对青岛一直怀有特殊的感情,他说其他的海滨城市“总觉得不如青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青岛的短短两年,沈从文先后创作出《从文自传》《记丁玲》《月下小景》《八骏图》等重要作品,其代表作《边城》也是在此酝酿而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49年之后,告别作家身份的沈从文,转行做文物研究,又分别于1957年、1961年、1962年三次故地重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沈从文对青岛有着深厚的感情,多次在作品和书信中回忆青岛时光,并称其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华岗】</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华岗(又名延年、少峰,1903年6月9日-1972年5月17日),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人;哲学家、史学家、教育学家。 其主要作品有《美学论要》《规律论》等,译著有《共产党宣言》《俄国革命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华岗合当与青岛有缘,1932年在这里被国民党逮捕投监;1950年4月,华岗在青岛被任命为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50年春,在华岗的积极倡导下,学校创办了刊物《文史哲》,它既是山大的学报,又是全国性的学术刊物,多年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华岗在山大任职期间,学校呈现一派生气蓬勃、学术繁荣、兴旺发达的景象,被称为是山东大学建校以来的又一个“黄金时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55年8月,华岗作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分子”和以中共山东分局代理书记向明为首的“向明反党集团成员”嫌疑,被青岛市公安局抄家并关押;1957年秋,华岗被转押北京秦城监狱。1965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华岗有期徒刑13年;超期关押直到病倒失去自理能力,才于1971年1月被送回青岛家中。1972年初,华岗病情恶化,但在青岛被限制就医,只得重回济南监狱要求医疗,但直到4月病情进一步恶化,才被送进医院,但当局不允许家属陪护,5月17日在济南医院孤独地去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80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正式批准为华岗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华岗的狱中遗着有《美学论要》、《规律论》等16部,论文218篇,未发表文稿4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吴伯箫】</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吴伯箫(1906年03月13日-1982年08月10日),原名熙成,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其散文特色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内涵,主要代表作品有《羽书》《潞安风物》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1年初冬,大学毕业后的吴伯箫从北平来到了青岛。来青岛不久,在国立青岛大学找了一份工作,任校长室职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5年7月,吴伯箫、王统照、老舍、洪深等文艺界同仁,在《民报》开辟了文艺副刊—《避暑录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羽书》是吴伯箫的一本散文集,其中的作品,很多是30年代在青岛期间写成的,如《山屋》、《马》、《阴岛的鱼盐》、《海上鸥》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刘知侠】</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刘知侠(1918年—1991年),著名作家,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市庞寨乡柳卫村。他一生中给后人留下了40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风靡了整整一代人的《铁道游击队》一直不衰。该小说曾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电视荧屏和舞台,还有连环画等,并成为现在小学6年纪3单元的一个教材 。据统计,《铁道游击队》的原本加上各种节编本、缩写本共出版了300余万册,并译成英、俄、法、朝、德、越等8国文字在国内外发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全国解放后,刘知侠担任了济南市文联主任。1950年山东省文联成立,他任编创部长、秘书长、党组委员。1986年刘知侠定居青岛后,在垂暮之年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40万字的长篇小说《沂蒙飞虎》与40万字的《知侠中短篇小说选》以及20万字的《战地日记》(即淮海战役见闻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王献唐】</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王献唐(1896—1960)字献堂,初名家驹,后改名王献唐,号王凤生(王凤笙),以字行。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办事处大韩家村人。著名学者。在原籍完成启蒙教育后,11岁来到开埠不久的胶澳租借地,入青岛礼贤书院就读,文科结业后插修德文班。17岁入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校土木工程系学习。他学习了一些新鲜的西学知识,开阔了视野,对以后的国学研究不无启迪。 毕业后不久,1917年应天津《正义报》之约,赴津翻译德文小说。1918年22岁时,回济南任《商务日报》和《山东日报》主编,后以两报特派记者身份长驻青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29年8月2日,出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他着意搜集文物、典籍,扩充馆藏,使山东省图书馆成为当时全国收藏文物典籍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1940年,他受聘任国史馆总干事,兼任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撰写出许多考古著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王献唐是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精于文字、音韵、金石、目录、版本,又通典籍,兼长诗文、书画和印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童第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童第周(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他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4年,童第周举家北上来到国立山东大学,任生物系教授。从此,童第周与山东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51年3月,华东大学与山东大学合并,华岗被任命为校长兼党委书记,童第周、陆侃如任副校长。分管科研工作的童第周副校长,在校长华岗创办《文史哲》之时,提出创办覆盖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内容的学报的建议,并主持创办了《山东大学学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期间,童第周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张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张玺(1897.2-1967.7),字尔玉,常以字行,海洋生物学家。 河北省平乡县人。1921年,获得公费留学法国的机会,并于1927年获得硕士学位,之后继续在法国里昂大学动物研究室从事软体动物的研究,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1932年1月,35岁的张玺回国,受聘于国立北平动物研究所,从事海洋生物的研究工作,同时在北平中法大学生物系任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1930年代,张玺率领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的手下,两次来青岛,在沈鸿烈市长的支持下,进行了中国现代首次海洋综合考察,这就是搭乘沈市长提供的《赵村号》工作船进行的胶州湾综合考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解放后,作为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的三位创所元老童第周、张玺和曾呈奎,都是各自学科的带头人,当年张玺在中国贝类学的地位是无人可以质疑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53年,张玺在山东大学水产系和生物系开设了新课程——贝类学。1961年,张玺和齐钟彦合著的《贝类学纲要》出版,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贝类动物学的专著,这部著作是我国贝类学的奠基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张先生当年的弟子,后来大多成了中国海洋科学的领军人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朱树屏】</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朱树屏(1907年4月1日~1976年7月2日),号叔平,字锦亭,山东昌邑人。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教育家,世界浮游植物实验生态学领域的先驱。中国海洋生态学、水产学及湖沼学研究的先驱和奠基者。培育了新中国第一代水产科技人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46年朱树屏从英国回国,前往云南大学生物系任教。1947年,国立山东大学邀请他来青岛创建水产系并主持工作,被聘为第一任系主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51年,朱树屏被调往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工作;同年3月,他担任农业部水产实验所(即今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员、国立山东大学水产系教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朱树屏开创了中国海洋农牧化、人工增殖科学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郝崇本】</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赫崇本,(1908-1985)满族。教授。奉天凤凰(今辽宁凤城)人。九三学社社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8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建国后,任山东大学教授、海洋学系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科学卷》副主编。是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人之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赫崇本先生被聘为在青岛的山东大学教授和系主任期间,一年内开设了《海洋学通论》、《潮汐学》、《动力气象学》等课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海洋科学领域,他与童第周、朱树屏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他还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兼任研究员,同事担任物理研究分组的负责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59年,山东大学西迁至济南,在青岛留下海洋系等相关学科筹建新的山东海洋学院,赫崇本先生参加了学院的筹建,他先后担任教务长,副院长,学院的学术委员会主任、物理海洋研究所所长等职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毛汉礼】</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毛汉礼(1919~1988),男,汉族,浙江诸暨人,著名海洋学家,我国物理海洋学奠基人之一。194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47年赴美进修,1951年获博士学位,曾任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1954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沼》副主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毛汉礼是用在朝鲜战场上俘虏的26名美国军官交换了包括钱学森、毛汉礼等26名热爱祖国的知名科学家之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毛汉礼教授归国之后,在青岛与我国著名海洋学家一起积极支持和鼓励海洋调查技术、调查仪器设备和海洋调查船的研究与试制工作, 对我国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一整套适用于中国海的调查技术起到很大作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完成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后,毛汉礼在“普查”基础上开展一些较为深入的专题调查研究, 获得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其中一部分已经写成论文发表,迄今仍是阐述黄海水文与水团最全面、最系统的文献,为国内外同行所瞩目。</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束星北】</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束星北(束传保,1907-1983),江苏扬州市人,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 其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为开创中国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贡献,被誉为“中国雷达之父”,其代表著作有《狭义相对论》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留学欧美,在世界科学界崭露头角;毅然回国,风起云涌中保持着科学家的纯粹。每一个提到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的人,无不被他倾情科研的一生所触动。相对论、量子力学、无线电、电磁学、气象学、海洋物理学……他以天才禀赋和超乎寻常的专注完成一次次让人惊叹的科研转身,更在青岛成为中国海洋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的海洋科学事业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束星北主动要求到当时在青岛的山东大学物理系工作,任职教授。早年求学爱丁堡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师从世界顶尖科学家,束星北已展现出天才科学家的禀赋,回到祖国后受到极大关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青岛三十年,束星北带着高光而来,却无奈落入尘埃。初到山大,束星北深受校长华岗重视,但性情直率的束星北不愿接受科研之外的过多束缚,并且在公开场合强烈表达自己的不满,毫不掩饰的束星北言辞激烈,很快就被卷入时代的漩涡。研究方向转向气象学,对于束星北来说只是转换赛道,而其取得的科研成绩亦是卓越的,但接下来漫长的时间里,科研生涯的暂停对他的打击是崩溃性的。1960年,他转到青岛医学院工作。在青岛,束星北开始编写《狭义相对论》。与此同时,他完全没有科学家的架子,修复青岛医学院的仪器,也为普通人帮忙,坚定地继续着自己的脚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78年,回归科研心切的束星北,接受了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邀请,抱病到该所从事动力海洋学研究工作。此时,束星北已经71岁,在最后的科研历程里,束星北成立了动力海洋学学习班,培养了一批动力海洋学的骨干人才,同时,奠定了我国海洋内波研究的基础。1979年,束星北还为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弹头的数据舱接收和打捞计算了最佳时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物理学家吴健雄都曾是他的学生。李政道称他最早接受的“启蒙光源就是来自束星北老师”。虽然命运多舛,但束星北给后人留下的是大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在拍摄时,束星北先生雕像前是惟一有人敬献鲜花的人。可见人若欠你,天必还你。)</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林绍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林绍文(1907-1990),出生于福建漳州,生物学家,海洋学家,中国水产学奠基人之一。1924~1930年就读于北平燕京大学生物系及研究院,获生物学硕士学位。被公认为暖水鱼类养殖的世界权威,誉为“淡水虾养殖之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35年,林绍文受校长赵太侔的邀请,举家来青岛,担任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胜利后,林绍文在上海筹建中央水产研究所,担任首任所长。 1949年起,林绍文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专家和亚洲及远东地区渔业养殖专家23年之久,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淡水大虾(罗氏治虾)人工养殖成功的科学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林绍文教授的科研成果影响广泛,为世界同行看重。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世界水产养殖学会于1974年颁赠他终身名誉奖,此奖是首次颁发给亚洲水产学者。1986年,亚洲水产学会授予他首届亚洲水产学会终身名誉会员奖。</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凌道扬】</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凌道扬(1888-1993),生于广东省新安县布吉村丰和墟(今深圳龙岗布吉街道老墟村),汉族客家人。中国近代著名林学家、农学家、教育家、水土保持专家。中国近代林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林学会的前身中华森林会的创始人之一和首任理事长。中国林学会和台湾的中华林学会均起源于由凌道扬倡议、于1917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华森林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12年入美国麻省农业大学,后入耶鲁大学林学院,1914年获耶鲁大学林学硕士学位,1915年与韩安等林学家上书北洋政府,倡议以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同年获批。自1929年起至抗日战争前夕,他连续担任中华林学会理事长。1955年任崇基学院第二任院长等,是香港中文大学的缔造者之一。1960年出任香港联合书院院长。凌道扬一生著述甚丰,著作有《森林学要览》、《中国农业之经济状况》等,论文有《振兴林业为中国今日之急务》、《大学森林教育方针之商榷》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五四运动的强烈冲击下,中国政府1922年收回青岛主权。凌道扬作为一名接收大员来到了青岛,担任接收林务主任委员,他是胶澳政府的第一任林务局长,青岛农林事务所第一任所长,他提出了青岛六大公园规划,规划组织了62条马路行道树种植,还有青岛的山区造林和市区园林绿化规划。还亲自组织改造第一公园即现在的青岛中山公园,中山公园的小西湖景观就是他设计和建设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凌道扬在青岛近十年时间,正如他在《自传》中所说,“青岛时期是我生命中的黄金时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片均为手机自拍并后期处理;文字根据网上公开资料编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谢谢您的阅读和欣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