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张伟 </p><p class="ql-block">编缉/江南老陆(公众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殷家港人长期来的辛勤劳动和艰苦生话,养成了殷家港人勤劳、智慧、朴实的生产、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我母亲12岁时离开殷家港,已形成了殷家港人坚強的世界观。听母亲讲,当时由于生活条件艰辛、条件差,12岁的母亲长得廋小,到了我现在这个家时,还得自力更生,不白吃婆家饭是个原则,否则当时的家也养不起一个不大不小的女孩子。</p><p class="ql-block">据母亲回忆,当时刚到婆家时(即现在的家)爷爷就给了她一块场地,独自拉开了一个制作砖坯的工场。把生泥踏成熟泥;把熟泥做成砖坯,待凉干后搬去窑里,便转换成了家庭收入。</p><p class="ql-block">我的爷爷是当然是一家之主,精心盘算一家的账目,用于全家的养家糊口。记得母亲讲过,当时爷爷还经常夸我母亲:人小聪明能干、吃苦耐劳。</p><p class="ql-block">据《嘉善县志》记载,解放前后,当时洪溪一带建有大批土窑,广大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制坯,成为主要副业生产。如坯农在春秋两季,一家男女老少分工合作,月可制坯三四万块,年可收入白米10石以上,其收入超过正业(农业)数倍之多,可补农民生产、生活之需。</p><p class="ql-block">同样到六十年代初,农业纲要六十条发布,国家实行“按劳分配“制度,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此时的我已经14岁了,下面还有4个兄弟妹子,一家七口人,解决口粮也是个不小的问题,成了当时的天下第一难。在这种困境条件下,母亲向我提出,咱家做瓦坯如何?因为做瓦坯比做砖坯效益高,我对母亲的话是言从必听,于是母亲带我去油车港买了一付瓦骨子,並配了瓦布、划手等做瓦坯必要的劳动工具,在我母亲手中,三下五去二,不出一日,一个做瓦坯的工场便形成了。没做几天,我跟着母亲便学会了做瓦坯。</p><p class="ql-block">有着殷家港血脉的我,一干活就象个熟炼工,从母亲日产三百到五百个筒子,迅速提升到八百到一千个筒子。从此,我的兄弟姐妹放学回家,父亲窑上收工回家,都得帮衬着瓦坯场上一天下来的收尾工作,我的制坯速度最高日达到了一千二百个筒子,即4800张瓦坯。</p><p class="ql-block">至此,殷家港瓦坯场的情景移址到竹埂了,于是,我家成了竹埂村第一个瓦坯制作工场。在以后的日子里,全村推广,家家户户做起了瓦坯,然后,在自己村的土窑上烧成瓦,源源不断地运往上海,为新中国的老上海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也为村里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強有力的源泉。</p><p class="ql-block">据《嘉善县志》记载,抗战胜利后,我哥窑业又一度兴起,窑商纷纷修复并建新窑墩,全县窑墩增至827座,主要分布在于窑(156座)、下旬庙(124)、天凝(121座)、洪溪(245座)等7个窑区,洪溪是窑墩最多的,而竹埂村就有好几 座窑墩。</p><p class="ql-block">后来,竹埂村成了嘉善有名的富裕村,国家电来了,竹埂二话不说,第一家引入安装,照明电来了,竹埂又是家家户户亮了电灯。新建了村的学校,办起了球场,每个生产队建了公房,公场等项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张伟,生于1946年,兄妹7人,儿时读书较少,但自学成才。从事田地干活,到部队从事后勤,转业组织安排管乡镇宣教文化工作,后转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工作至退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