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8, 248, 248); 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饮水思源懂得感恩,《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是这篇的主题。</span></p> <p class="ql-block">根据培训班的安排,6月9日的活动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饮水思源”从红井——二苏大——云石山——兵工厂旧址——中华苏维埃纪念园这一些都是先烈们用鲜血染红旗帜、用行动为民办事、用信念创造未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做到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是代表瑞金沙洲坝百姓的声音,更是代表中华民族的声音,学会感恩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红井景区</p> <p class="ql-block">1933年4月,毛泽东随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革军委从江西瑞金的叶坪村迁到沙洲坝。沙洲坝地处干旱地带,一直以来住在沙洲坝的人,吃的是又脏又臭的塘水。</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看到这种情况很是痛心,决定要帮村民解决这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一天清晨,毛泽东带着几位同志沿着沙洲河步行而上寻找水源。沙洲坝是一个前连丘陵、后依高山的村庄,前面村边蜿蜒而过的沙洲河河床遍地沙石,滴水不存。他们费尽苦心,历尽坎坷,终于在后山找到了一股山泉,暂时解决了村里的喝水问题,但仍然无法长期供水。于是,毛泽东和大伙商量挖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毛泽东了解这一情况后,笑着对大家说:“挖井是为了大伙有干净的水喝,真要是有旱龙爷来找麻烦,就让他找我毛泽东好了!”听到毛泽东的话,大伙都笑了起来。在毛泽东的耐心讲解与积极鼓动下,村民们终于同意挖口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毛泽东的带动下,村里的群众、红军战士、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一起,挖的挖,铲的铲,挑的挑。一个礼拜左右,一口五六米深的水井终于挖好了。为了使井水更加清澈,毛泽东还亲自下井底铺砂石,垫木炭。</span></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为群众挖井的事一传开,中央各机关纷纷给沙洲坝其他各村挖起了井,一时掀起了为老百姓开挖井水的热潮,很快解决了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p> <p class="ql-block">就像红军革命一样,“红井”也历经坎坷。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离开瑞金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为了阻断当地人民对红军和毛泽东的思念,消除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敌人多次填埋了这口毛泽东带头开挖的水井,当地群众就同敌人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敌人白天填井,群众夜晚再把井挖开。经反复几次斗争,沙洲坝人民终于取得了“护井”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这甘甜的“红井”水养育了一代代沙洲坝人民,人们忘不了“红井”的故事,更忘不了“红井”给予他们的深厚情意。1950年,经过修缮后,当地群众正式将该井取名为“红井”。为表达对毛泽东的感激之情,他们在井边立了一块木牌,上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后改为石碑,并设了围栏。如今,“红井”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更是人们饮水思源的纪念地。</p> <p class="ql-block">《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篇课文已篇入小学的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为人民服务!</p> <p class="ql-block">为百姓服务!</p> <p class="ql-block">为群众服务!</p> <p class="ql-block">办百姓之事!</p> <p class="ql-block">急群众所急!</p> <p class="ql-block">想群众所想!</p> <p class="ql-block">百姓会饮水思源!</p> <p class="ql-block">百姓会学会感恩!</p> <p class="ql-block">百姓会懂得感恩!</p> <p class="ql-block">学党史、悟思想!</p> <p class="ql-block">学党史、办好事!</p> <p class="ql-block">学党史、知党恩!</p> <p class="ql-block">学党史,跟党走!</p> <p class="ql-block">学党史、明事理!</p> <p class="ql-block">学党史、办实事!</p> <p class="ql-block">传递正能量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见证历史的香樟树!</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旧居里有许多红色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指点江山激扬文字!</p> <p class="ql-block">挖掘红色故事!</p> <p class="ql-block">传承红色基因!</p> <p class="ql-block">红井故事永放光芒!</p> <p class="ql-block">结束“红井”的教育,让我们记住饮水思源,学会了感恩,感恩历史、感恩社会、感恩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二苏大</p> <p class="ql-block">苏区时期的人民大会堂,参天古树掩映之下,一座八角形建筑静静矗立。这里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1996年9月20日,江泽民同志来瑞金,参观大礼堂时,把它称为:“当年的人民大会堂”。</p> <p class="ql-block">1933年春,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到沙洲坝,为了解决大型集会的场所,尤其是为准备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建造大礼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经过充分酝酿和周密策划,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由对设计有很高造诣的钱壮飞担任工程设计,总务厅主任袁福钦负责工程的施工指挥,并在江西、福建选调了400多名建筑工人,而工会组织则全力以赴组织原材料和生活用品的供应。大礼堂于1933年8月1日(也就是建军节纪念日)破土动工。</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特征:大礼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其造型为8个角,从高空俯视,犹如一顶红军的八角帽。大礼堂的门首上方嵌有苏区“秀才”黄亚光书写和设计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4个楷书红色浮雕大字和地球仪,整座礼堂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大礼堂内共有10根圆柱,支撑着整个楼房和屋顶,楼面成回廊式,并立有阶梯式楼座,楼下成半圆形排列着五人长凳,整个礼堂可容纳2000多人。</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有三个特点:</p><p class="ql-block">一是视线非常好,在楼上、楼下每个角度都可以看到主席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是大礼堂的回音效果很好,在主席台讲话不用麦克风大家也可以听得清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三是门窗特别多,大礼堂四周共有17道双合扇大门,四十一扇窗户,便于人员疏散、通风和采光,而且从安全角度考虑,大礼堂完工后在后侧修建了可容纳2000多人的防空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参加大会的正式代表693名,候补代表83名,旁听代表1500名,毛泽东为大会致了开幕词。大会期间,代表们听取了毛泽东作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两年来的工作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我们的经济政策》这两篇文章就是从这个报告中节录下来的,在这个报告中,毛泽东同志也第一次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重要思想。</span></p> <p class="ql-block">2月3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毛泽东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由张闻天任主席。人民委员会的组成部门在原有九部一局的基础上,增加了国民经济和粮食人民委员部。</p> <p class="ql-block">二苏”大会结束后,在大礼堂还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如1934年2月,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会上,首次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生命线”的著名论断。</p> <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军队卷土重来,下令拆除大礼堂,大礼堂仅存残垣断壁。1956年,我市按照礼堂原貌对大礼堂进行修复,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苏区的徽标!</p> <p class="ql-block">苏区的旗帜!</p> <p class="ql-block">苏区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苏区的会场!</p> <p class="ql-block">会场的布置!</p> <p class="ql-block">凝聚着集体智慧!</p> <p class="ql-block">离开二苏大,前往红军长征第一山云石山去接受红色教育!</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云石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云石山地处瑞金市境内西部,紫华山东麓,东邻沙洲坝、南毗武阳、西连万田及会昌西江、北接九堡,腹抱红军长征第一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云石山山高不到50米,方园不足千平方米,山上只有一座古寺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云石山的地理风貌非常奇特,它是在平地凸起的一座小山,山上怪石林立,树木繁多,典雅怡人,四季如春,正如山上寺庙对联所言“云山日咏常如画,古寺林深不老春”。从远处看,犹如仙女回宫时,遗留在凡间的花篮。此山四面悬崖峭壁,只有一条百级石砌小道直达山顶,中途还有两道石门屏障。</span></p> <p class="ql-block">1934年7月,正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硝烟四起,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刻,原驻在沙洲坝的中央机关,已被敌人发现,为安全起见,所有中央领导机关都移迁到较为隐蔽的云石山,并分散在就近的各个村庄。中共中央局驻在丰垅村的马道口,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驻在田心村岩背、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驻在田心村沙排,少共中央局驻在田心村老屋场,临时中央政府就驻在云石山头的寺庙之中。在这里居住和工作的有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以及贺子珍和部分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云石山居住期间,由于王明“左”倾路线领导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强大兵力,不考虑中央苏区的实际情况,在军事战略中出现了严重错误,致使红军在战斗中非常被动,损失惨重,中央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毛泽东看到眼里,痛在心中,向中央提出了很多正确的建议和主张,但都没有被采纳。深明大义的毛泽东,仍然以革命事业为重日夜操劳,他还在这里前往于都、会昌等地作调查研究并指导工作,以尽可能地扭转我军局面。</p> <p class="ql-block">在云石山古寺中,有一位中央领导与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那就是张闻天同志。张闻天曾经一度推行“左”的路线,随着中央革命根据地形势的变化,就在这里,张闻天显露了他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品质,他尊重实践、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刚正不阿。两位主席经常相互交流,张闻天思想转变很大,并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他后来也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起了很关键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反动派的北路军和南路军疯狂地对兴国、石城、长汀和会昌等地进攻。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经军粉碎敌人“围剿”的希望已经断绝,鉴于情况紧急,中央领导人作出了战略大转移的决定。10日那天,风啸雨残,中央机关的领导齐聚在云石山的路旁,编入军委第一、第二野战纵队与当地群众洒泪告别,踏上漫漫的长征路。此时,在云石山成立了以项英为书记、陈毅为主任的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丰垅村马道口)继续领导苏区军民坚持革命战争,以保留革命火种。</p> <p class="ql-block">伟大的长征从这里诞生!</p> <p class="ql-block">确定长征时的人员!</p> <p class="ql-block">确定长征时的路线!</p> <p class="ql-block">长征是播种机!</p> <p class="ql-block">长征是宣传队</p> <p class="ql-block">长征路上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漫漫的长征路!</p> <p class="ql-block">浓浓的军民情!</p> <p class="ql-block">战略转移介绍得清清楚楚!</p> <p class="ql-block">战略转移讲解得明明白白!</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云石山,让我们记住红军长征第一山,记住长征从这里起步,经历了367天到达陕北,经过15年瑞金就解放了!</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中革军委旧址、兵工厂旧址</p> <p class="ql-block">中央兵工厂,又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兵工厂、中央红军兵工厂。1931年10月,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兴国县兴莲乡官田村创办了中央兵工厂,为我军第一个大型兵工厂。1933年底,中革军委命令红军进行战线收缩,将官田兵工厂、银坑弹药厂、塞上杂械厂相继迁驻瑞金,最后集中在岗面,组建了中央苏区最大的兵工厂。厂长吴汉杰、政委张健、党支部书记李石生,下设--科、弹药科,在此基础上还组建了杂械厂、弹药厂。</p> <p class="ql-block">中国革命委员会各部门旧址</p> <p class="ql-block">枪杆子里面出政权</p> <p class="ql-block">《八子参军》雕塑</p> <p class="ql-block">共和国“第一军嫂”</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中华苏维埃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红星耀中华:红星耀中华包括红五星、人物铜像和山石造型三部分,其中红五星高19米,厚度3.5米,内部为钢结构,表面采用铝塑板铺贴,中间球造型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中的一部分。人物铜像包括10尊伟人铜像和8尊群众铜像,伟人铜像包括毛泽东、任弼时、张闻天、项英、彭德怀、王稼祥,铜像高度3米。山石造型高10米,宽4米,长15米。底座长度60米,高度1.5米。</span></p> <p class="ql-block">苏区精神</p> <p class="ql-block">坚定信念</p> <p class="ql-block">求真务实</p> <p class="ql-block">一心为民</p> <p class="ql-block">清正廉洁</p> <p class="ql-block">艰苦奋斗</p> <p class="ql-block">争创一流</p> <p class="ql-block">无私奉献</p> <p class="ql-block">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p> <p class="ql-block">从站起来</p> <p class="ql-block">富起来</p> <p class="ql-block">到强起来</p> <p class="ql-block">这次红色教育的精彩瞬间实在太多,让我用看图说话的方式去记载!</p> <p class="ql-block">由于篇幅有限,沒有编辑到的相片请谅解!</p> <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瑞金红色教育培训群</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海岸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