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雨惊春清谷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满芒夏暑相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处露秋寒霜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冬雪雪冬小大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品读农耕节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聆听春去秋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悟四时之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传承经典文化。</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儿垂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胡令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div> 一、知诗人 <p class="ql-block">赵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本期主讲人,赵昕烨老师。</p><p class="ql-block">刘张禾: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二年级2班的刘张禾。今天我和赵昕烨老师带大家一起学习《小儿垂钓》。赵老师您好,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首诗的作者吗?</p><p class="ql-block">赵老师:《小儿垂钓》的作者是胡令能,他出生在中国古诗发展的全盛时期——唐朝。这位诗人一生隐居在圃田乡下,也就是现在的河南中牟县。胡令能的生平鲜有人知,关于他的记载更是寥寥无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张禾:为什么对胡令能的记载这么少呢?</p><p class="ql-block">赵老师:不同于其他诗人寒窗苦读、为官从政,胡令能是少有的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的诗人,而且他的修补手艺高超,人们都称他为“胡钉铰”。在这样的境遇下,胡令能家中贫困,但他勤奋好学,读书不辍,在修补工作之余,经常作诗联句。因为来源于生活,胡令能的诗语言浅显,构思精巧,具有很浓的生活情趣,但现在仅有他的四首诗存于《全唐诗》中。所以对他的记载就很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张禾:没有寒窗苦读,胡令能是怎么学会作诗的?</p><p class="ql-block">赵老师:传说胡令能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有一位白发仙人,手持利刃,剖开胡令能的肚子,将一卷书放在他腹中。梦醒之后,胡令能就能口吐珠玑,吟诗作对了。且不论传说真假,单看胡令能仅存的《小儿垂钓》《喜韩少府见访》《咏绣障》《王昭君》四首诗,都写得精妙超凡、生动传神,确有仙家之气,像是仙人所赠之诗作。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胡令能写出精巧传神的诗句,肯定与他勤奋好读的习惯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张禾:胡令能的诗好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赵老师:就拿我们本周要分析的《小儿垂钓》来说,这首诗写一位蓬头稚子学钓鱼,他侧身坐于莓苔,野草映身,路人向他招手,想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文学评论家一致认为,这首诗的艺术成就丝毫不低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明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妙趣横生的童趣诗。</p> 二、明诗意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属于小朋友的节日里,我们再一起读读《小儿垂钓》,看看唐朝诗人胡令能是怎么描写一位可爱小朋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老师:第一句“蓬头稚子学垂纶”。这一句中,稚的意思是“幼稚”“幼小”,稚子指的就是“小孩子”。“蓬头”写外貌,写出小孩的头发散乱的样子,表现出他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就是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p><p class="ql-block">谈煜忱:那这一句的意思就是,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钓鱼。</p><p class="ql-block">赵老师:这个调皮的小孩子在哪里钓鱼呢?来看第二句“侧坐莓苔草映身”。“侧坐”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莓苔”泛指贴在潮湿、阴暗地方生长的青苔。“草映身”就是对这个小孩子一个粗粗的画像。</p><p class="ql-block">席淑婷:这一句是说这钓鱼的小孩子侧着身子坐在乱草青苔上,身影映在野草丛中。</p><p class="ql-block">赵老师:瞧,“路人借问遥招手”,“借问”指向人打听事情,这里的“遥”是遥远的“遥”,指远远的。</p><p class="ql-block">李先锋:这一句的意思就是,听到过路的人向他打听事情,他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p><p class="ql-block">赵老师:他为什么要招招手、不理别人呢?来看第四句,“怕得鱼惊不应人”“鱼惊”指鱼儿受到惊吓。“应”是回应、答应。</p><p class="ql-block">唐子涵:最后一句就是说:钓鱼的小孩害怕惊动了鱼而不答路人的话。</p><p class="ql-block">赵老师:同学们现在已经掌握了这首诗的基本含义,请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的画面吧!</p> <p class="ql-block">小老师:唐子涵、李先锋、席淑婷、谈煜忱</p> 三、悟诗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一讲特别邀请两位小老师,席淑婷和颜佳瑶,给大家说说这首独具韵味的童趣诗写了怎样的内容。来听听她们讲的故事吧!</span></p> <p class="ql-block">小老师:席淑婷、颜佳瑶</p> <p class="ql-block"> 春天,春风拂面,阳光明媚,大地一片春色,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上跑来一个小男孩,他脑袋圆圆的,头发散乱,红扑扑的小脸蛋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显得活泼可爱,他肩上扛着鱼竿,手里提着鱼篓,蹦蹦跳跳地来到小河边。</p><p class="ql-block"> 他找了一块长满青苔的大石头,侧身坐在那儿,长长的青草遮住了他的身子。他拿出鱼竿,装上鱼饵,使劲一甩,鱼钩就落在了水里,他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水面的浮子,一会儿,浮子动了一下,他刚想拉,忽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钓鱼的时候,要看到浮子下沉时才能往上拉。”于是他又坐下来耐心地等下去。</p><p class="ql-block"> 正在这时,一位老先生从这里路过,他身穿长袍,头戴草帽,肩上背着一个行李包,好像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才到这儿,他正茫然地望着远方,不知前面的路该怎么走。忽然他看见了钓鱼的小男孩,急忙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问道:“小朋友,前面的路怎么走啊?”只见小男孩看都不看他一眼,老远就摆手,示意他走过来,好像在说:“过来吧,我告诉你。”然后依然一动不动地蹲在那儿,盯着水上的浮子。老先生走过来,小男孩告诉了他,老先生又行了个礼,悄悄的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过了不久,浮子动了,并向下沉去,男孩眼疾手快,猛地一拉鱼竿,哈!是一条大鱼,他高兴地脸上乐开了花,那白里透红的脸蛋看起来真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他钓了一条又一条,等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小男孩已经钓了满满一篓鱼了。他一边哼着歌儿,一边收拾好鱼竿和鱼篓,高高兴兴地沿着那条山间小路回家去了。</p> 四、品诗韵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继续分析《小儿垂钓》中的精致巧思。</p><p class="ql-block">熊思语:在前几天的学习中,我知道了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展现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p><p class="ql-block">赵老师:在唐诗中,写儿童题材的诗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全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写垂钓之“形”,</p><p class="ql-block">熊思语:也就是写垂钓小儿的形象。</p><p class="ql-block">赵老师:第三、四句写问路之“神”。</p><p class="ql-block">熊思语:是在描写小儿垂钓的神情和动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p><p class="ql-block">刘一诺:诗人对这个垂钓小孩的外貌并没有具体的修饰和描写,而是直接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真实面目,使人觉得非常的自然、可爱又真实可信。</p><p class="ql-block">赵老师:</p><p class="ql-block">“学”是这首诗的诗眼。小孩子初学钓鱼,特别小心。所以在垂钓时,随意“侧坐”,毫不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正和小孩子初学钓鱼时的新奇心境相吻合。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心致志钓鱼的情景。</p><p class="ql-block">虽是新手,这小孩儿却选了一个理想的钓鱼之处——就在阳光罕见、人迹罕至的莓苔生长之处。这里野草映身,鱼不易受惊吓,人也不会被暴晒。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也为后文“怕得鱼惊不应人”作了铺垫。“草映身”,不只是在写小儿,在结构上,对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所以向小儿打听,就是因为看得见草丛中的小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p><p class="ql-block">张道煜:后两句诗作者还是在围绕小儿来写。“遥招手”还是小儿的动作,当路人打听时,小儿害怕应答的声音吓跑了鱼,就从老远处招招手而不回答。</p><p class="ql-block">赵老师:</p><p class="ql-block">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画小孩,他有心计,有韬略,机警又聪明。</p><p class="ql-block">小儿之所以要用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在“招手”以后,他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便留给读者继续想象了,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p> <p class="ql-block">小老师:熊思语、刘一诺、张道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首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确实是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