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绘画史是由古代绘画的品评理论建构而成的,就是明确品评的标准,分品别类就画家及其艺术作品作出价值判断。“品”是对绘画作品整体的艺术把握,是考订其高下;“评”是评议,是讨论其得与失,是辨彰清浊,掎摭利弊。“品评”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从南朝谢赫《画品》开始,“品评”是一个伴随中国古代绘画史发展重要的艺术观念,是一个可以把中国绘画的全部理论贯穿起来的线索。为何书画品评风气会形成于六朝,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可以从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两个方面探讨。</p><p class="ql-block">艺术本体规律的发展需要与时代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 </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节点,这一阶段的艺术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题材进一步拓宽,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创作队伍扩大,文人参与绘事渐成风气,出现了第一批知名画家;人物造型更为准确,线条表现力提高,能较好地掌握空间透视……等,而当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势必需要一定的章法规律来评议、匡正、指引艺术与其发展道路。</p><p class="ql-block">此时,北朝的战乱、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导源于东汉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外重内轻的格局,三百多年的价值混乱导源于东汉上层阶级的腐朽,世家大族和人物品藻出现在东汉,玄学的源头产生于东汉,佛教传入发生在东汉,艺术家的个人意识萌生于东汉(如东汉晚期的草书家),造纸术的改进也在东汉。这一切为奇变迭出、异彩纷呈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绘画准备了一个良好的开端。</p><p class="ql-block">玄学兴起了、佛教来了、道教形成了,人民正在经历着痛苦,国家在经历着战乱,政治制度亟需巩固和完善,人物品藻制与书画品评风气就在这样黑暗的现实与疯狂滋长的艺术中持续发展。</p><p class="ql-block">礼教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p><p class="ql-block">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刘泽华研究指出:“思想文化的研究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事实而成为纯粹概念的推演”。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与具体的历史事实分不开,也就是它依赖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中国传统书画批评以“品”论书、以“品”论画的现象显然与中国儒家社会政治思想的等级观念分不开的,“品”论本身包含着浓厚的儒家思想因子。“品”论深刻的思想根源是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礼”和“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维护等级制和社会秩序的和谐始终是贯穿儒家思想的红线。</p><p class="ql-block">先秦儒家讲究礼,要以礼治因,治理天下离不开礼。“礼”的内涵不仅是指维护社会秩序有序进行的行为礼仪,更主要的是体现其背后的思想观念。而这种“礼”与秩序就是书画品评得以确立的重要因素之一。</p><p class="ql-block">受到人物品藻风气的影响 </p><p class="ql-block">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是从汉末的“月旦评”和“清议鉴人”发展而来的,具有浓厚的玄学清谈色彩。但实际上,正如汉末清议配合着东汉的察举征辟制度,人物品藻配合着“九品中正制”,性质近乎“出仕资格鉴定”,成为一些高门大族操纵仕宦的工具。可以说,人物品藻是一种披着谈玄外衣的政治活动。人物品藻的方式是极富审美色彩的。它通过对人外在特征一容貌、仪表、风度、举止、穿着、谈吐的观察,对其人品人格作出评判,并用简易而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p><p class="ql-block">从魏至晋,随着门阀统治的巩固,中正评议渐成例行公事,人物品藻也由更重政治逐渐转向更重审美。人物品藻中的常用概念逐渐被借用到文艺理论中,用拟人化的方式论艺,如“气韵”原指人的气质、风度,谢赫借用来指作品的艺术手段中蕴含的活力和律动感;“骨法”原指人的骨相,他借用来指一幅画的主千和整个画面上表现出来的基本笔法特点。《画品》所论“六法”的前二法“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展开的。</p><p class="ql-block">总之,“品”是传统深层思想文化因子在文艺思想和美学上的反映,“品”的产生是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时代环境催生出的产物,并直接源于魏晋人物品藻,由人物品藻的政治和社会意义转向文艺批评和美学意义,成为中国传统书画批评的核心范畴。“品”的意义正是在这样一个时间的纵横坐标系下生成的,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