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接着上回《东进东进》继续说, 过去与父亲常常谈起弓背与弓弦的战术问题,一场战役的行军路线是走弓背多?还是走弓弦多?父亲明确说弓背多于弓弦,直线距离路程短,虽然缩短了我方的行军里程,但是也便于敌方排兵布阵,陷阱口袋屡见不鲜 ,进去就是找死,烟灰飞灭。当然,路线的最后确定,来自于指挥员的分析判断与决心。正确的判断来自于司令部的汇总,汇总来自于千百万老百姓的眼睛,来自于侦察科各路侦察的情况,来自于地下工作的眼线,来自于交通站送来的情报,来自于电台的收报(上级的指示,友邻的查证,内线的电波)及电台监听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到这里,父亲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峥嵘岁月。一九四O年的七八九月,中央、中原局反复电令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五纵队挥兵东进,策应陈粟七千人的过江部队。最后严令五纵必须星夜兼程,直扑江苏兴化,围魏救赵,并就此扩建苏北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两个纵队的主要领导还是按照中央先前的部署,停留在经略华中,巩固河南,连片陕北,向东发展的格局思路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无巧不成书,说道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两个纵队的主要领导中,有三位曾经担任过红三军团的红十团、红十一团、红十三团的团长政委、而且是从师级岗位上缩编下来的。四O年八月间的八路军四纵司令员,还担任过红军陕甘支队第二纵队的司令员,同级干部中,到解放后皆为元帅、大将、政治局委员、海空军司令。但是,共产党的干部不管功劳有多大,职务有多高,资历有多深,在中央和中原局的面前,必须改弦易辙,必须下级服从上级,必须继续东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四纵队的东进起于河南的竹沟,止于苏皖;五纵队的东进起于山西,止于苏北海滨;五纵三支队的东进起于皖东北,回旋于豫皖苏;父亲的东进起于陕北,止于江苏黄桥;上述所有部队首长的东进步伐,几乎全部起于陕北。陈粟所部的东进起于皖南,经营江南,折回过江,展转苏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关于苏北地名一词,苏南、上海人和国民党时期,习惯上把江北的江苏地域,统称为苏北。但是在中国革命史之中,江苏省的中部被称为苏中地区,这里面不仅包括了当时在黄桥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也包含了华东新四军首府一一盐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关于泗洪县,在国民党时期叫青阳县,归辖安徽省国民政府。在当时属于中共苏皖边军政委员会(书记张爱萍),后晥东北军政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也是皖东北根据地的首府,军政委员会书记是前政治局委员刘延东的父亲刘瑞龙,前后两位书记也是红十四军的老战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铺垫了一圈,书归正传。三支队东进的道路分为北线和南线,如走北线,那叫千里驰援,走的弧形弓背,鬼子顽军的七八条封锁线正摆在那儿,九死可能有一生。如走南线, 走湖区,自古南人行船,北人骑马,天经地义。直线距离缩短几百里,救场如救火,何乐而不为。至于敌情,蝲蝲蛄蛄叫,还不种庄家了,大不了战死喂王八。一腔冲天的草莽气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军政委员会就走北线还是走南线,专门召开了扩大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发挥军事民主。会议连续开了两天两夜,南北两线的主张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捋出来头绪。皖东北出生的干部,无论原来是地下党、游击队、六抗,还是国民党县乡官员、警察及投诚的伪军官,村生泊长,地形道路肯定了然于胸。提出走捷径、走湖区、走直线、走弓弦,理直气壮,并反复强调战役发起的突然性。不少的团长骂娘了,把手枪拍在桌子上,敢立军令状,要当前卫打头阵,战败抹脖子自戗,不劳上级浪费子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纵三支队至一九四O年八月合编以来,原苏皖纵队各团、各支、大队一直较着劲,没有整编番号,没有编入大部队,那就战场上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各地方部队秘密秣马厉兵,筹集的船只木板、竹筏楠竹、竹工木匠、艄公渔夫不计其数,一个个铆足了劲,准备在湖区大显身手、大展宏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飞驰黄桥的战机,岂不是我辈建功立业之良机?时不我待,天降大任于斯也,凤凰野鸭在此决一雌雄。一时间,轻敌思潮弥漫官兵上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边军政委员会的扩大会议开的热火朝天,这边司令部的灯火彻夜通明,各路侦察的情况汇总和内线密报,从南京起飞的侦察机一天要飞好几圈。扬州日军的船艇部队,和镇江汽运北上的日军船艇部队,把整个湖区水道塞得是满满实实。天、时不占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战参谋在地型图上标注的湖区,一片泽国湿地。根据地的东面南面是由洪泽湖、白马湖、斗湖和高邮湖等诸多大小湖泊组成,它形成了一个横跨两省,很大的水网区域,且南邻长江。降雨量稍大的年份,水天一线,大小湖泊连片阻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解放后经过几十年的围堰挖渠开新河,湖区水面大幅减少,才有了现在的众多的道路和村庄,相比过去人烟稀少的湖区,已是翻天覆地。尽管当时已是初秋,降雨量不大。但是淮河流域所经省份的大小河流,大多不通黄河、长江,上游属于地型和重力所在,下游因黄河改道所致。它形成淮河必须接纳三省上百条的河流、干渠、支渠的水量,生成了淮河流域水网丰富,河流纵横的地势地貌 ,使之成为中国的第七大水系流域。它们最后汇集到洪泽湖,再由洪泽湖分流三条河渠的路径,归海入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了半天,作战模式彻底改变了,陆战变水战。可陆军改水师,不是一句话的功夫能够解决的,不要说在晃动条件下瞄准、射击、投弹、操炮了,光三分之二以上的早鸭子,晕船呕吐就解决不了 ,等大家学会了荡舢板、游泳,黄桥可真就黄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皖东北的抗日力量,是其一生中富的冒油的时代 。轻重机枪掷弹筒,山炮野炮迫击炮 。四轮马车炮弹驮,物资粮秣土丘高。攻城云梯马车架,壕沟遇梯变座桥。在当时,这就算是一支重装部队了,正从游击纵队朝着野战纵队的层次进化。他们是去攻城掠地的,没过多准备打游击。如此多的辎重装备和给养粮草,试想,一会装船, 一会卸船 ,水上车可乘舟 ,便捷畅快, 路上车可载舟,但没有公路 ,沼泽泥泞,寸步难行。此方案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一厢情愿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水路,交通工具换乘不便,重装火力不能随队赶到,用刺刀手榴弹去攻打城池,即使打下来了,(黄桥)烧饼也烧成了灰。 搞得不好,五千人马就会像菱藕一样,不是被汽艇机、炮扫入水中,就是被飞机航弹炸入淤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走水路,三支队肯定又是整个纵队的前卫,打水战再怎么差把火,也比彪悍的老八路的山西旱兵、河北旱兵要强得多。一句话,一、二支队两支雄狮劲旅,岂不是落得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得志猫儿雄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的尴尬境地吗?老大哥千里迢迢赶来会战,一下湖武功全废,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不能扬长避短,没有了用武之地,纵队首长也不会同意走水路,更不会同意兵分两路的钳式进攻。顺便说一下,这里提到的五纵二支队,和四纵三四四旅,就是日后打遍天下,牛逼哄哄的三十九军,现如今七十九集团军的主体。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多打少,可用二面、三面包围的战术。我们问,为什么不用四面合围的办法?父亲淡淡的说,四面包围要有充足的时间,逼其投诚可用,或者说围点打援也行。仅仅只是为了消灭城里敌人,故意留下一个口子,在敌人逃跑的必经之路,摆下一个预设的口袋,将其消灭在野外,岂不快哉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少打多,只能集中优势兵力,力求歼敌一路。即使战场突变,不能全歼一路,砍不断伸进来的魔爪,也必须拚死向心突击,斩断一只手指,打成了击溃战,就是最大的胜利。只有这样,才能为有生力量大部队,创造暂短的回旋空间,或撤退或转移或重新排兵布阵。此次驰援黄桥,敌伪顽与我方兵力比超过五比一,没有投机取巧的可能,没有弓弦的直线可走,地利也不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公开身份还是四老板四总队、老八路苏皖纵队的第三支队,他却占着最大的利好,就是人和。这一个时期,可谓今非昔比,部队的军政素质出现了质的变化,装备实力不断的大大加强。经过多次战斗的胜利,敌伪顽、土匪渔霸看见四总就撤,听见苏纵就跑。五县乡绅筹粮筹款的车队连绵不断,深院富贾捐枪捐炮的情景不时出现,人民群众踊跃参军的场面层出不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难能可贵的是,众多的船商老板、水运把头以及远近渔民。把几十艘大帆船归集在抗日政权的船艇大队驻地,等候东征。尽管此次东进路线的最后确定 ,是舍近求远,弃水改路,绕道弓背。但是,从筹集船只的数量来看,一方面反映了民运工作高超的动员能力,另一方面反映出人民群众高涨的爱国热忱,它在日后反扫荡和夺回根据地的战役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物资保证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时,我军秘密筹备水路船只的行动,演变成群众性的大张旗鼓的进军动员,这样又起到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功效。除奸和民运干部还神密的放出消息,只要凑齐一百条船,就可以开始进攻。更为可笑的是,鬼子为了便于一网打尽苏纵,居然采用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战法,请君入瓮。企图引我军进入他们的火力覆盖区,专门派遣特务,化妆成船老大,送来了几十条吃水很深的好船。吃水很深的高桅大帆船,只能在主航道上航行,不能在湖叉浅湾中迂回,不能潜伏于芦苇荡之中,最后只能成为日军火力的靶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狼子野心昭然若知,不少的教书先生找到部队领导,反映情况,说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把戏,请部队不要上当受骗。”父亲笑着说,我们早发现了 ,故意不揭穿,船工渔夫的脚趾,很象一把芭蕉蒲扇,每根脚趾丫全是张开的,特务的五趾却是紧紧靠拢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九四O年九月一日,三支队在青阳县朱湖镇,举行了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成立的誓师大会。当夜,前卫团先头部队秘密开拔,神不知,鬼不觉。牲口带嚼绳嘴笼,马蹄缠绑麻布,车轱辘涂抹上羊油,军号水壶用细绳捆扎,军械火炮穿上炮衣,控制所有的金属碰撞 ,严格做到鸦雀无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次日五更前,全支队包括后勤辎重部队已悄无声息的离开朱湖。当时没有依依离别的镜头,没有妻送夫、母送子的场景,更没有地方政府、游击支队、民兵送行的热闹场面。只有一支秘密送行的地方支队,人挑肩扛,帮助大部队运送物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问一万多人的队伍,怎么只去了一半?父亲说, 根据地要保卫,老百姓要保护,医院、作坊、机关等等,几个地方团还不够 ,还要有部队做出走水路的假象,不使用谋略战术,十几万的敌人怎么打的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既要使出空城计,也要摆出疑兵计,而且还要环环相扣的连环计。地方支队帮助大部队实实在在的出苦力、出劳力, 大半天将物资送出八十里开外,转交给后卫团接力。然后,昼夜兼程 ,深更半夜,再悄然无声的赶回去,并分别进驻三个团的防区,冒充大部队 。到了九月二号三号,敌探子在根据地也摸不清头脑,即便送回去了情报,只可能对我有利,对敌却没有价值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的三支队,已经逼进了宿迁淮安一线,并在敌主防御阵地的正面,开始架炮卸弹了。腾挪出来的几十部马车,赶回驮运地方支队转交给后卫团的部分粮草物资。两拨两千人的队伍,向前移动着十万斤的物资,不简单,全靠人力,这只是一个月的给养弹药的一部分 。此外,前卫团除装备,人均负重物资二十斤。中卫九团除装备,人均负重三十斤,这就是歌词里面唱的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欲知东征胜败,且听下回分解。</span></p> <p class="ql-block">音乐下载:王岗岗 入党八路军进行曲 </p><p class="ql-block">历史照片: 笔者翻拍 </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 有些图片是征求过美友同意的。 诚挚感谢荆州工商银行退休干部丁安国同志的大力支持 </p><p class="ql-block">故事情节: 来自父亲早年口述 </p><p class="ql-block"> 仅以此篇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华诞暨华东新四军军部重建八十周年纪念,同时缅怀父亲诞辰一百周年。</p><p class="ql-block"> 二O二一年六月九日卧榻之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