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微影展60期】牧民摄影师达杰 次丁 更求曲朋等:大地上的生灵

夏小园

<h3>野生动物比之于人类</h3></br><h3>更早栖息于这个世界</h3></br><h3>当时间的翅膀上停泊着人类</h3></br><h3>当人类从混浊走向文明</h3></br><h3>往往忘记了</h3></br><h3>同为栖息天地间的生灵</h3></br><h3>以为他们仅仅是猎枪下的收获</h3></br><h3>但是 没有多少人知道</h3></br><h3>太平洋的蝴蝶煽动翅膀</h3></br><h3>可能会带来一场风暴…</h3></br><h3>还好,有些温婉的</h3></br><h3>深情的爱的目光</h3></br><h3>注视着它们</h3></br><h3>唯恐它们受到伤害</h3></br><h3>因为保护野生动物</h3></br><h3>而拿起相机</h3></br><h3>牧民们放牧与挖虫草之外</h3></br><h3>找到了更有意义的事</h3></br><h3>——编者 袁夏</h3></br> <strong>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strong><strong>“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发起人</strong><strong>奚志农:</strong>玉树州杂多县昂赛乡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这里生活着狼、白唇鹿、旱獭、棕熊、鼠兔等众多野生动物,以及有“雪山隐士”之称的雪豹。2004年,我将自己为品牌代言的费用换成一批数码单反相机,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培训保护区一线工作人员学习摄影。偶然的机遇,与达杰几人相识,之后开始酝酿“牧民摄影师培养计划”。牧民对身边的环境和野生动物如此熟悉,天生拥有克服高海拔的基因,如果他们被培养出来,成为真正的摄影师,那将对拍摄这里的野生动物有很大的帮助。野性中国“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从2016年初开始,达杰、次丁和更求曲朋三人,是第一批成员,如今是第5个年头,旨在将“用影像保护自然”这把火炬,传递到了更多离野生动物最近的本地牧民手中,让他们用影像向更多的人们展现自己最熟悉的野生动物和壮美的家乡。牧民们有着肉眼快速识别野生动物的天分,经常自己肉眼还没看到任何东西,牧民们就已经告诉他“那里有”……看着这些牧民开着五菱宏光,设备、三脚架放在车上,随时能进入拍摄状态,他们比我更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你不可能在一个地方扎根365天,而且随时都在拍摄的状态下,对吧?” <strong>牧民摄影师达杰:</strong>……狼抓住一头落单的小牦牛围攻撕咬,眼看小牛要被拖走……我去把狼赶走了,之后就并没有拍到了……”看到这段不完整的视频,奚志农老师有些遗憾。“自然摄影师应该忠实地记录自然事件,而不是去干涉它。”“不把狼赶走,牦牛主人会骂我的!我也是牧民……”2008年,16岁的时候,用卖虫草的钱换了一台二手数码相机。摸索了一阵,学会了用相机记录各种瞬间,开始到处拍照,喜欢拍摄昂赛大草原上的生命。小相机的储存卡很快拍满,没有电脑只能买更多的储存卡。后来那台相机坏了,储存卡也丢了,照片没能保存下来…我已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女儿康卓七岁,已是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从小看着我背着相机出门,她对这个能够将能把远处的物“拉”近的机器十分好奇。六岁起,身高与镜头长度差不了多少的她跟着我满山跑,趁我休息的时候,小姑娘吃力地举起相机开始探索拍摄……她曾经两次拍到了雪豹,是目前世界上拍到雪豹年龄最小的人。 <strong>牧民摄影师曲朋:</strong>我比达杰和次丁年长两岁,幼年时我们一起放牧,每天把牛赶到牧场后,更多时间处于一种过分悠闲甚至可以说无所事事。我觉得这样生活有点无趣想学拍照,2011年特意去成都的数码广场咨询过购买相机。当时单反相机高达五位数的售价吓我一跳,“那得挖很多根虫草呢”……两年后,哥哥从广州带回一台数码单反相机,终于兑现了夙愿……2015年,拍照已经“上瘾”得很,又换了一套更适合拍摄野生动物的相机,还有150-600mm的镜头。设备升级,可是怎么拍还是个问题,后来,幸运地被达杰他们带到奚志农老师的牧民摄影师队伍里……2016年次丁在路上碰到一只雪豹,第一反应是拿起相机拍摄,拍了很多张照片之后发现不对劲。雪豹精神不佳看上去非常疲劳,奄奄一息。意识到雪豹也许需要救助,他用大衣盖住雪豹的头部,免它惊慌,抱起它带回乡里,养了20多天之后才放归……<h3>万象微影展<br></br></h3></br><h3><strong>第60期</strong><strong> </strong></h3></br><h3>大地上的生灵</h3></br><h3>牧民摄影师</h3></br><h3>康卓(7岁)| 达 杰</h3></br><h3>更求曲朋 | 次 丁</h3></br><h3>更群曲朋 | 尼 尕 | 央 宗</h3></br><h3>达杰朋措 | 多杰久美</h3></br><h3>索南拉措 | 扎西达哇</h3></br><h3>才仁尼玛 | 奚志农</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nTo5nxAB1TEQPnjL9G4h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