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4日至16日,第3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苏州湾实验小学和东太湖实验小学顺利举行。<br><br>本次数学研讨会邀请到了16位著名专家学者,他们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小学数学老师们带来了内容丰富,讲解精湛的报告。参会老师们近距离聆听了专家的示范指导,满载而归。这次观摩研讨会是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次创举,是全国小学数学老师学习、研讨的一次盛会。会议期间,可谓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独特,收获颇为丰厚。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苏州湾实验小学会场</font></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东太湖实验小学会场</font></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苏州湾会场主持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郝勤秀老师</font></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东太湖会场主持人:陈宗义老师、刘涛老师(由上至下)</font></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5月14日上午</font></b></h1> <b>郑毓信 </b><br>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新教材顾问,作了<b>《数学教学的关键》</b>的精彩报告<div><br>数学教学应当帮助学生学会“长时间思考”,这不仅因为“快思”和“慢想”都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还因为“快思”作为日常思维的主要形式,有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容易造成若干规律性的错误,从而需要通过“慢思”予以补救和改进。郑老师主张老师应为学生的长时间思考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中应当表现出更大的耐心,引导学生更仔细、更深入地思考。教师不要太聪明,即教学中不应过快地由特殊上升到一般,而应保证学生具有充分的体验。更为广泛地说,这直接关系到这样一个论题:整体性“课堂文化”的创设。</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郑毓信老师作报告</font></b></h5> <b>罗鸣亮</b><br>知名数学教师、福建省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执教三年级观摩课<b>《三位数乘一位数》</b><div><br>罗老师利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展现了一堂独具魅力的课堂。他通过展示淘气同学的一种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让孩子们通过说理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困惑和问题,创设能促进学生向表达、敢表达、会表达的空间和平台,不断制造认知的冲突,从而引出“踢十法”这种算法,也引发出孩子们的更进一步的想法: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用“踢十法”吗?在整节课中,罗老师都能做用心倾听的参与者,从而成就了学生有深度的辨析、质疑、修正。</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罗鸣亮老师执教观摩课</font></b></h5> <b>徐 斌</b><br>特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副校长,执教四年级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b>《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整合课)》</b>,并作<b>《无痕教育的美学意蕴》</b>的精彩报告<div><br>这是一堂满满的计算方法探讨课。整节课上,徐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试商,一起调商,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四舍法试商,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五入法试商,什么情况下应把商调小,什么情况下应把商调大,什么情况下应调两次,一组一组的例题,一次一次的探讨,一次一次的总结归纳,枯燥的计算练习课,在徐老师的导演下变得丰富饱满,趣味多多!徐老师展示了“三无课堂”即无情景、无课件、无教案,朴实、真实、扎实地体现计算教学的基本策略的教学特色,使观摩教师从回归本真的课堂教学中看到了算理理解、运算能力核心概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徐斌老师执教观摩课</font></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5月14日下午</font></b></h1> <b>张菊荣</b><br>苏州市特级校长、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作了<b>《为新时代造就“积极生长者”》</b>的精彩报告<div><br>张老师在报告中提出时代需要怎样的人,民族需要怎样的人,这是所有教育者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的元问题,是课程与教学的顶层问题,是教师工作的方向与指南。结合学校实际,如何校本化地回答“培养目标”问题,非常必要且紧迫。在此背景下,张老师提出造就新时代“积极生长者”的培养目标,并围绕培养目标改进课程与教学。</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张菊荣老师作报告</font></b></h5> <b>贲友林</b><br>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执教五年级观摩课<b>《因数与倍数(复习)》</b>,并作<b>《“学为中心”视角下的数学复习课》</b>的精彩报告<div><br>贲老师从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索、研究、发现,在错误中启发,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拓展,让学生写、讲、探,做了课堂的主人。他智慧引导孩子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和性质。孩子们在不断探索中也掌握了他们的性质,在化错的过程中达到了思维的生长。这堂课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地留给学生,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然后师生一起纠错,最后学生很愉快很轻松地掌握了新知。</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贲友林老师执教观摩课</font></b></h5> <b>孙建平 </b><br>苏州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副校长,执教四年级观摩课<b>《可能性》</b><div><br>孙老师根据学生的爱玩,好玩,好奇心强的特点灵活地为学生营造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趣味的数学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有趣的猜测活动中产生兴趣,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并在参与和体验中验证了猜测的过程,亲自感受和体验了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学生通过摸球游戏、摸牌游戏和抽奖转盘知道了“可能”、“不可能”、“一定”的概念。孙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运用生活实例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使学生逐步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很好地激活学生思维。</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孙建平老师执教观摩课</font></b></h5> <b>强震球</b><br>知名数学教师、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执教五年级观摩课<b>《体积单位》</b><div><br>强老师的课一如既往的有趣,充满激情。体积单位是以学生认识体积的含义和体积守恒性为基础,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强老师通过充分地研读教材,用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体积单位的概念,在实践中领悟体积单位的意义,进而诠释了体积单位概念的构建过程。学生通过操作后进行思考,由浅入深,循序善诱,总结出体积单位的概念。强老师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氛围轻松活跃,适合教师学习。</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强震球老师执教观摩课</font></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5月15日上午</font></b></h1> <b>俞正强 </b><br>浙江省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执教三年级观摩课<b>《面积的认识》</b>,并作<b>《这节课为什么这么上?》</b>的精彩报告<br><br><div>俞老师的课从面在哪里、面的特征以及面的属性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一步步探索面的本质。整堂课学生一直在思考,自由发表意见,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能接受别人的看法,也能对于不同看法进行辩驳。在看似聊天,看似谈论的过程中,俞老师层层深入,引导孩子深入思考、思想碰撞,通过几次不同层次灵魂拷问:“此时此刻你心有何感”帮助孩子得到知识的升华。</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俞正强老师执教观摩课</font></b></h5> <b>林 俊</b><br>特级教师、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实验小学副校长,执教六年级练习观摩课<b>《圆柱和圆锥的体积》</b><div><br>林老师引导学生深刻观察剖析圆柱和圆锥的特征,通过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比描一描,用尺量一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发现、探索圆柱和圆锥的本质特征。再通过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旋转分别可以得到圆柱和圆锥,让学生感受面动成体。最后林老师沟通了平面图形可以通过旋转变化为立体图形,让学生感受到;“原来知识是可以这样联系起来的。”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逐渐深入,逐渐接近概念的本质和内涵。</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林俊老师执教观摩课</font></b></h5> <b>黄爱华</b><br>特级教师、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执教六年级观摩课<b>《整理与复习课》</b>,并作<b>《考试指挥棒指向“关键能力”,我们该如何应对》</b>的精彩报告<div><br>不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上课前,黄老师首先和学生讨论了整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要多多回味挖掘之前学过的知识,敢于提问题。提出了:要整理也要明理。复习课不仅是就只是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的方式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这个过程就是要大家明白数学的本质和联系。</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黄爱华老师执教观摩课</font></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5月15日下午</font></b></h1> <b>徐长青</b><br>特级教师、天津市红桥区教育中心副主任,执教四年级观摩课<b>《四边形内角和》</b>,并作<b>《简约教育:走向博喻的另一端约喻》</b>的精彩报告<div><br>徐老师的课堂充满激情,教学环节清晰,让学生在亲历观察、推理、猜想、验证、找规律的过程中,利用学过的角度测量、图形拆分等相关知识来对四边形进行求和,从而探索出了各种求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徐老师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演绎出精心的教学设计,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的深层次思维在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的活动中表现了出来,让参会老师们受益匪浅。</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徐长青老师执教观摩课</font></b></h5> <b>周卫东</b><br>特级教师、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校长,执教二年级观摩课<b>《倍的认识》</b><div><br>周老师首先调查学生在生活中哪里见过倍?然后让学生用“倍”来表示黄花和蓝花的朵数,让学生进行倍的初步认知,接着又让孩子们动手摆一摆的活动加深对“倍”的概念,最后在猜猜的环节中让学生掌握“倍”。整节活动中周老师逐步抽丝剥茧,在多次“变与不变",“同与不同”比较中,在变戏法的游戏中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丰富对倍的意义的认识。也让老师们明白在准确厘清概念的本质特征后,应该朝向概念的全貌、围绕“两个量的比较”展开,很好地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周卫东老师执教观摩课</font></b></h5> <b>张冬梅</b><br>特级教师、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副校长,执教三年级观摩课<b>《认识小数》</b><div><br>课堂生动活泼,张老师让学生通过操作长方形纸片来进一步理解1米、1/10米,0.1米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小学生的好奇心,体验数学发现的乐趣。每当孩子在回答问题说出一定的关键词时,张老师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有针对性的评价。这也在无形的引导其余孩子们,回答问题要学会用专业的数学语言和表达完整。 张老师极具亲和力的语言,成为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润滑剂,促使整节课师生配合默契,不管是上课的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都如沐春风。</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张冬梅老师执教观摩课</font></b></h5> <b>李 新</b><br>特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校长,执教五年级观摩课<b>《平行四边形和梯形》</b><div><br>李老师用饱满的情感,生动的直观材料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了观察、操作、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的发现都是由学生研究、思考、归纳概括出来的,老师仅仅是设疑激疑,指点思路,引导思考,使整节课都在启发、探素中进行。李老师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中,突出引导学生充分参与量、拼、看、想、推、讲等活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各方面都有机会得到发展。</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新老师执教观摩课</b></h5> <b>刘 松</b><br>特级教师、浙江省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团副总校长,执教五年级观摩课<b>《比的意义》</b>,并作<b>《核心素养视域下深度学习的若干思考》</b>的精彩报告<div><br>刘老师创造出来的宽松和谐的氛围、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学生进行平等自然的交流,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思。他将游戏与课堂很好的融为一体,将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深深植入每个孩子的心间。学生们从“份--倍--分数--比”的推进过程中,明确比既能表示一种关系还是一把看不见的度量尺。敏锐的数学视角,深入的知识挖掘,恰到好处的知识点拨,让课堂充满了真情和灵动,彰显了刘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刘松老师执教观摩课</font></b></h5> <b>刘德武</b><br>特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执教一年级观摩课<b>《回头再看百数表》</b>,并作<b>《兴趣 思考 积淀》</b>的精彩报告<br><br><div>刘老师的课都是基于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知识性、思维性和趣味性。他以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为主要手段,用亲切幽默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整节课学生的笑声不绝于耳;层层启发,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数学思维的发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精彩的课堂与教学艺术,带给在座师生耳目一新的全新享受。</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9b9b9b">刘德武老师执教观摩课</font></b></h5> 每一张笑脸,背后都有一张流泪的脸每一个大声说话的人,背后都有难言的心声。每一次成功都经历过矛盾抉择挣扎每一次接受喝彩掌声。我们看到的是大师们舞台上精彩的展现,看不见的是大师们背后的钻研,阅读,深思!踏雪无痕,育人有心!愿所有的老师都带着期待和希望,继续前行。 <a href="http://www.xdyjd.com/shop/702.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点击此处,即可购买光盘/U盘</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