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疾病,从我做起——— 白塔岭小学附属幼儿园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紫竹轩

<p class="ql-block">各位家长:</p><p class="ql-block"> 随着夏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在我们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同时,各种其他的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夏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幼儿年龄较小,儿童成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夏天主要有哪些传染病威胁幼儿的健康:</p> 新型冠状病毒 <p class="ql-block">  新型冠状病毒(nCoV)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症状:</b></p><p class="ql-block"> 感染症状取决于病毒种类以及患者自身身体状态,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感染会导致肺炎,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症,肾衰竭甚至死亡。</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预防方法:</b></p><p class="ql-block"> 1.勤洗手</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确的预防措施之一。以下情况,都建议大人和孩子洗手:a.外出回家; b.咳嗽或打喷嚏后;c.触摸口、鼻、眼之前;d.用餐前;e.处理生鲜食材之前和之后;f.上厕所后;g.接触过动物、动物粪便之后。</p><p class="ql-block"> 2. 合理佩戴口罩</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建议少去或尽量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流感症状的患者。如果一定要去,合理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p><p class="ql-block">&nbsp;&nbsp; &nbsp;3. 不要让孩子接触野生动物</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尽量避免孩子接触野生动物或其粪便,更不要让孩子吃野味,并确保食物煮熟透了再食用。</p><p class="ql-block">&nbsp; &nbsp;&nbsp;4. 注意个人卫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在室内,务必确保空气保持流通状态。并告诉孩子打喷嚏或咳嗽时,不要直接用手捂住口鼻,正确做法是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在垃圾箱内,然后彻底清洗双手。</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5. 警惕异常症状,及时就诊</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如果孩子和大人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诊:a.咳嗽,咳痰;b.发热(体温 ≥37.3℃);c.日常活动或休息时出现呼吸困难;d.深呼吸时感到疼痛;e.心跳加快;f.感冒或流感好转后,突然病情恶化;g.打寒战。</p> 水痘 <p class="ql-block">  水痘是一种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3-5岁的儿童为该病的高发人群。</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症状:</b></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该病起病急,很多幼儿开始发病时即出现皮肤丘疹。但稍大一点的儿童在发病初期则常有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摄氏度,并可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预防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 1.&nbsp;水痘患者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p><p class="ql-block"> 2.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可进行减毒活疫苗接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3.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剪短指甲,避免翅抓,防止感染,饮食宜清淡.忌禽辛辣腥膻之品。</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4.避免小孩因痕痒难耐而抓破水泡,防止感染其他皮肤破损的部位;用温水(不是热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危险;发烧期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多饮温开水,注意休息。</p> 手足口病 <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10岁以下的儿童。</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症状:</b></p><p class="ql-block"> 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预防方法:</b></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p> 腮腺炎 <p class="ql-block">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病毒藏在唾液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途径传播。一般潜伏期为12到22天,传染期为腮腺肿大前24小时到消肿后3天。在学校或托儿所等儿童集中的场所易造成流行,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大多预后良好。</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症状 :</b></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起病较急,临床特征以腮腺肿胀最明显,其他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患者先觉一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加重,2--3天后,另一侧腮腺也肿痛,肿块以耳垂为中心,边缘界限不清,表面发热,手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4--5天逐渐消退。</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预防方法:</b></p><p class="ql-block">&nbsp; &nbsp;&nbsp;1.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1.5岁接种一针,6岁接种一针。15岁以下儿童均可接种。目前有麻腮疫苗、麻风腮疫苗;</p><p class="ql-block">&nbsp;&nbsp; &nbsp;2.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3.一旦发现孩子患疑似流腮,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p><p class="ql-block">&nbsp; &nbsp;&nbsp;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p> 诺如病毒 <p class="ql-block">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中诺如病毒属的一种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又称为脓融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症状:</b></p><p class="ql-block"> 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p><p class="ql-block"> 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尽管诺如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但少数病例仍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出现胃肠道症状及发热,同时还伴有头痛、颈强直、畏光以及反应迟钝)</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预防方法:</b></p><p class="ql-block"> 1.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收纳好,不吃被苍蝇、蟑螂等虫害污染过的食物;食物要充分烹饪至熟才能吃。</p><p class="ql-block"> 2.勤洗手。经常督促或帮助孩子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外出时可使用免水洗手液。</p><p class="ql-block"> 3. 远离拥挤的人群,重视隔离。诺如病毒高发期,避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流通不好的地方。</p> 疱疹性咽峡炎 <p class="ql-block">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为常见的一种病毒性咽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黏膜亦可发生疱疹。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但不是传染病。主要侵袭1~7岁儿童,潜伏期2~4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症状:</b></p><p class="ql-block">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预防方法:</b></p><p class="ql-block"> 帮助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少去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那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p> 家园共育 <p class="ql-block">  幼儿属于易感人群,儿童相互接触密切,又处于传染病的高发年龄期,保护好这个群体不受传染,是防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为了您孩子的健康,建议您做到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1.多关注您孩子的身体状况,经常检查一下您孩子的身上的皮肤黏膜是否有异常。</p><p class="ql-block"> 2.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饭前便后要及时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要注意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等。</p><p class="ql-block">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p><p class="ql-block">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孩子的卧室必须保持空气流通新鲜、阳光充足。</p><p class="ql-block"> 5. 科学穿衣。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物。</p><p class="ql-block"> 6. 平衡营养:家长可以增加营养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等。</p><p class="ql-block"> 7. 保证睡眠: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否则会带来失衡的免疫反应。</p> <p class="ql-block">  流行传染性疾病不可怕,做好防护,锻炼好身体,提高免疫力,才是硬道理!相信我们家园携手,一定能让孩子健康成长。</p>

病毒

症状

孩子

疱疹

传染病

儿童

预防

发热

感染

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