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奶奶是位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她年过四十岁嫁入爷爷家。四十九岁时生下我的小姑妈桂蓉。奶奶如此高龄产子,堪称生命之树常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奶奶出生在晚清时代,落下了那个时代的印痕~一双被裹小脚。因此没法外出干农活,但在家是个持家好手。奶奶心地善良,聪慧,能干,与爷爷感情很好。她还很关心她的媳妇,我母亲。在我妈暑假外地读书返还回县城度假时专程去县城,怀里抱着年幼的姑妈,给我妈送她喜欢的菜吃; 那古朴的画风,想想都令人感动! 奶奶特别爱干净,屋里的衣服、门窗、板凳洗得干干净净的。在公社化的年代里参加卫生评比 ,经常获得清洁之家的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奶奶很会纺麻线,用麻皮纺线,用来做布鞋,衣服,蚊帐;这些麻制品结实、耐用。奶奶的家务事做得又好又快,一个十来口人的大家庭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条。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特别困难,奶奶外出采集抽姜柴子、鸭先草、苦菜等各种野菜伴着有限的粮食吃,帮助一家人度过了艰难的岁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奶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爷爷是位乡村土郎中,还要兼顾外面的农活,所以家里的事,大大小小就全部落在了奶奶肩上。照顾孩子的责任尤其冗重。她初嫁过来时,前任莲英奶奶留下的儿子四禄叔叔是个仅几岁的儿童,凤英奶奶身后孩子三叔何強是个少年,而么女美蓉姑妈还是个小姑娘; 后来,又加上自己的女儿桂蓉姑妈,这一代就有四个孩子需要照料。而且来自三个不同母亲的后代。难度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代之后接腫而至的是第三代。我父亲因工作忙,母亲因很长时间在外读书,无力撫养孩子。所以我们全家五子妹中有四人全由奶奶撫养照顾。其中大姐丽丽,兄保民在奶奶撫养下成人。而二姐菲菲与弟小广也在奶奶家長大到学龄才离开奶奶前往外地读书。稍为晚一些,三叔的儿子,我堂弟矿林也被送到奶奶家撫养。哇,这算一算,第三代的孩子总共都有五个,加上第二代的,照料这么大一群孩子,真不是件容易事。不说別的,仅准备每天一日的三餐,和手工清洗堆积如山的衣服就够让人精疲力竭的了。这到底不比带自己的孩子有充足的的精神、体力和时间的准备。好不容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能干善良的奶奶硬是顶住了所有的压力,克服困难,用自己的爱心去照顾撫育孩子们,让他们茁壮成长。奶奶善于持家的天赋帮助她度过重重难关。孩子们虽然小似乎少不更事,但老人的爱和善的光茫会留在他们心中。家弟小广在离开奶奶去外地时哭的呼天怆地,诠释了奶奶爱的投入和展现的人格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叔家一直与奶奶家相邻而住,因叔叔嬸嬸一直忙于生产队里出工干活,家里的五个孩子万华,金华,建华,卫华和万香都是奶奶帮助照看长大的。表妹万香说 "奶奶总是那么繁忙,又那么慈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奶奶晚年得女,到二外孙女慧玲出生时已是年过七十岁。奶奶老当益壮,又担负起撫育外孙儿女慧爱,慧玲和的担子来。有时还帮助照顾外孙恩江。据表妹慧玲回忆,奶奶非常亲切,对她很好,是最好的外婆。不仅是第三代,奶奶慈爱的光茫还拂照第四代的年凤,年春和年香。尽管那时奶奶年事已高,行动力大不如前,但奶奶还是热心帮助照科。老人家对重孙辈的爱却一点也不逊于从前对孙辈、儿辈的爱。 一个老人家数十年如一日,以一己之力,几乎扛起了照料家族前后三代,近二十个孩子的超级重任,是何等的功德无量和超级付出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缸甜酒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奶奶是个出色的美食家,她很善于酿制美味的甜酒。奶奶所在家乡安仁豪山是风景宜人的紫金仙山区。山高雾重泉水好,非常适应酿制甜酒的微生物繁衍,因此豪山一带的米酒很有名,豪山的人也很会喝酒。奶奶在酿酒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已的特别经验和绝招,做出的米酒醇香、甜蜜、多汁、爽口和开胃。家里的一群孩子们早、中、晚餐都要品酒,都几乎成了一群小酒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父亲与我说过,他这一生吃过的最美味食品莫过于家乡的土鸡汤泡砂炒冻米。有年春节我去豪山过春节,亲眼目赌了奶奶做这道菜的全过程。糯米用水泡发、蒸熟、晒干。用沙子把干冻米炒熟, 非常有嚼头。用土鸡熬成浓汤,然后将炒好的冻米倾在鸡汤中并趁热吃,那个脆美鲜味真是绝世佳肴。我平生虽只品尝过一次,但美味的记忆留在脑海里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土鸡汤泡砂炒冻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令人称奇的是美食家奶奶炒得一手好菜。居家菜油少味美,健康好吃。一个鸡蛋、一碗粥,奶奶也能做出佳肴来。慧玲表妹回忆,小时候就特別爱吃她外婆(我奶奶)用捞米粥冲的鸡蛋。奶奶还不知从哪儿学来的一手正规大厨炒菜的好手艺 (今天才从四叔那儿得知,奶奶曾经跟随两位厨艺大师拜师学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名师出高徒,难怪乎有如此高超烹调绝技),象科班出生的大厨那样,可以做中小规模宴席的首席厨师。朋友或亲人有需要时,她时而可以去帮忙露一手。这确实非同寻常,尤其是对一个女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我小时候在外婆家成长,奶奶家去的次数很少。少年时期的一个夏天,我去奶奶家度过了一个暑假假期。早上出去打牛草,白天去砍柴,有时也去生产队的农田干活。有机会体验品尝奶奶的精美厨艺,食神艺术和各种美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炎热的夏天,外面忙了半天,回到家里喝一碗冰凉的山泉泡的奶奶做的甜酒,那种舒服的感觉沁入心肺,感觉神仙也不过如此。而奶奶用米汤熬的粘稠的稀粥调甜酒酿是大家喜欢的另外一道开味品。米汤粥清香味浓,加上甜酒,甜香醇味浓厚可口,是暑天里的开味美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酒糟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奶奶还常把她做的美酒入菜,烹调出口味与众不同的美味来。奶奶喜欢做的一道菜是是甜酒蒸鱼。将鱼先走油锅煎至金黄半焦,然后捞出加入姜蒜等佐料和甜酒,再去大火清蒸。米酒中的醇可以去除鱼中残余的腥味,加大氨基酸的分解度,这样做出来甜酒鱼特别鲜美可口,让人胃口大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甜酒腊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奶奶的甜酒系列菜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甜酒蒸腊肉。豪山的柴火熏腊肉本身是一道乡土名菜。无论蒸炒味道俱佳,是一道下酒佳菜。奶奶对这道菜的改良是加入甜酒酿共蒸或炒。这样的结果是甜酒可部分化解或吸收腊肉中较为丰富的油脂,吃起来不是那样油腻而鲜美程度由于甜酒入菜的加持而显著增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豪山乡村一带喜欢喂养鹅。野外放鹅还经常是小朋友们的一项劳动任务兼户外放飞自己的活动。那年暑假在豪山,奶奶专备做了一顿红烧闷炒鹅肉,让我食味全开。鹅肉块先是在锅中小火慢炒,待半熟后,加大火力,放入仔姜,继续拌匀,让姜味渗入鹅肉。至全熟,加入预烧过的辣椒丝伴炒,盖上锅盖焖烧,辣味渗入鹅肉,鹅肉软熟易嚼。最后加入青绿大蒜段出锅。这红烧焖炒鹅的味美,难以用语言形容。我发誓,这是我平生吃过最好吃的鹅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烧焖炒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很多个我们沒能去老家团聚的春节里,豪山老家会托人带来一些家乡春节时令食品.,叫"換茶"。这些琳琅滿目的特色食品,都是出自美食家奶奶之手的杰作。其中有油炸豆饼,红著片,油枣,花根等等。这一方面受益于豪山盛产茶油,以致于家乡父老炒"换茶"不屑于与下半县用砂子的土冒做法,而是直接用油炸。油炸出来的换茶更加精美漂亮,味道更香,真是土豪的做派。另外一方面也得益于奶奶那双灵巧的手,做出来的換茶精致漂亮又美味,形味俱全。奶奶就象个美食艺术家,总给家人带来惊喜,享受和欢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家乡油炸换茶: 红薯片,油枣,花根,豆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知青下乡最后一年的那个秋天,专程去豪山看望爷爷和奶奶,那年,奶奶七十周岁,看上去精神气很旺盛。奶奶用甜酒美食款待我,她知道知青的生活不容易,频频为我鼓劲打气。两天后奶奶送我到车站,那天不巧碰上了公社开大会,長途公共汽车全部停驶被征集用于装载运送代表们。但我必需如期赶回农场,别无选择,我当即决定步行回农场。与奶奶挥手告别后,我踏上了</p><p class="ql-block">110里路的返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天风尘仆仆步行11个小时110华里地返回农场,那时已是繁星满天。第二天神差鬼使般地赶上了招工的机会。几天后离开农场去外地的工厂上班。两年多后又从工厂考上大学,然后是更加繁忙的学业和人生,以及与家乡越行越远的远方。没想到到那年的那个秋天在车站与奶奶的挥别,竞是我和奶奶的永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奶奶小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奶奶段阁秀,1905年生于湖南省安仁县豪山乡豪山村上屋湾。年过40岁嫁到豪山全家屋爷爷家。婚后以四十九岁高龄 生下么女桂蓉姑妈。在随后的数十年岁月里为照顾陪伴爷爷,撫养照抖年幼的前祖母留下的孩子,第三代孙儿、孙女、外孙、外孙女,乃至第四代重孙竭尽了全力,立下了汗马功劳。奶奶聪慧能干善良,还是一位高水准的美食家。她的一生,带给家人和后代许多难以忘怀的温暖,温馨,享受与美好。1982年夏天奶奶辞世,享年77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表达对奶奶深切的缅怀和永久的纪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鸣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姑妈桂蓉,与表妹慧英提供了许多奶奶的细节,使得本篇得以成文, 在此,深表谢意! 四禄叔叔,小广弟,万香表妹也提供了奶奶一些相关信息,在此一并致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