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人的五月丹

孙子箋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山人的五月丹</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耀德/图文</div><br> 农历五月初五,武山人叫五月丹,或五月单,也叫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清《宁远县志·风俗》载:“端阳日,门上插柳,饮蒲酒入雄黄,小儿以雄黄涂身,系长命索”。<br><br> 这一天,可不能睡懒觉,清晨,要去打(折)枊或折艾蒿,插在自家门上,据说这样可以避疫气。青年男女去溪泉边梳洗,或外出踏露采药。婆婆、妈妈们则将红头绳或五彩花线围扎于小孩子的脚腕、手腕上,将雄黄丹砂酒涂于小孩子的耳门、鼻孔、囱门、鬓际等处,意在驱邪恶、避虫害。姑娘少妇缝绣荷包,内装芬芳香料、形状各异,随身佩带,并绣成龙、蛇、虎、萝卜、辣椒等状链成长串,缀于小儿衣肩,亦为避邪气。民间有互赠或互抢荷包、香囊之习。也有“五月丹的合包儿衔(闲)的”(意即中看不中用)谒后语。<br><br> 武山人五月丹的节日食品主要为晶糕、甜醅子、醪糟、粽子、花馍馍、韭饼等,共饮雄黄酒,意在避邪除灾,请吉平安。此时也是韭菜、水萝卜等蔬菜大量上市的时候,所以武山人的五月丹也特别丰盛,是武山最重要的三大(春节、端阳、中秋)节日之一。<div> 过去,可能是蔬菜少的原故吧,武山人在这个季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坛坛罐罐中盐上好多韭菜。记得我小时候,母亲每年都要盐上百八十斤,几乎够一年吃的了。这其实就是家常吃饭的最好调味品了。所以,除了吃母亲用莜麦做的甜醅子、大米参上少量糯米做的晶糕,印象最深的就是韭菜了,能吃上粽子,那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了。<br><br> 武山人五月丹最有特色的要数旋鼓了。从三月三(有些地方是四月初一)起,牧童和村子里的年青人开始旋鼓(俗称羊皮鼓),各村有各村的打法,各有各的讲究,但大同小异。过去可能是文化生活贫乏的原故,加之这时候也是农闲的时候——种的种好了,收的还不能收,正是青黄不接的所谓“生月”(旧粮食吃完了,新的还没成熟。是生活困难家庭最难过的时节),但却是每个村子旋鼓特别兴盛的时候,晚饭后是青壮年的舞台。山村的鼓声能震破天,而白天自然是少年儿童们排练的好时候,村村鼓声不断。越近端午越热闹。全县的集中大规模旋鼓之俗以滩歌、龙泉等地为盛,端午为高潮。武山旋鼓人数不限,少则几人,多则无限。真正是“耍少年”(小伙子彰显能耐)的活动。技术的好赖与武功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领头者,那肯定是全村最攒劲的少年。<br><br> 其实,武山人过端午最重要的一项活动还是敬神。但这次敬法与其它节日略有不同,主要是群祭——也就是全村人集体共同祭拜。一般各村敬奉山神、土地,扬幡、敲羊皮鼓、献牲。祭毕,全村按户均分食祭肉。有的请司公子(巫师)为家神、湫神设坛打醮。有些山区农村在端午夜有“点高山之习俗”。相传古代虫兽猖獗,为害人畜庄稼,四、五月间最甚。人们利用虫兽畏火惧光之习性,燃火驱除,相沿成习。端午前牧童即广集柴草,堆于高阜之处,其状如山故称“高山”。端午夜点燃,牧童敲打羊皮鼓起舞,村人围观,或于远处了望,表现出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企盼和祝愿。<br><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山人五月丹的主要习俗:</h1><br> 1 .绑手款(方言:手环的意思)。农历五月初五早上,妈妈给儿女们手腕上、脚腕上用红头绳绑个红手款。按习惯,初一绑两个初五绑两个,而且一绑就是一个月。直到五月三十的时候,才会解下来,有意识地扔到牲畜的圈里,据说那牛呀马呀的也会从此身强体壮,子孙很多。绑红手款是传统武山人过这个节的第一动作。男孩也好女孩也好,上学的也罢,不上学的也罢,都这样。 <br><br> 2.露水泉水洗脸。山里的娃娃,五月丹早上有用露水、山泉水洗脸的说法,端午的早晨用它洗脸洗手会特别白,特别润,人也就特别漂亮了。<br><br> 3.采集野药。山里落后,但山里的土壤肥沃,野果、野菜、野花鳞次栉比,数不胜数。那漫山遍野的野生药材,如薄荷、柴胡、黄芪、艾蒿、蒲公英、车前草等等,这个季节真好入药。家乡人会在这一天连根带叶拔上很多,然后捆扎起来吊在房檐上,以备后用。<br><br> 4.插柳条(艾蒿)。这个习俗最广泛也最悠久,到现在我们还很重视。一大早,孩子们或者老年人都要去折些柳条或艾蒿插在自家的门顶上。每个门上都插,细心的还在窗沿上插几节小的。据说很早以前,人们很不爱惜庄稼,随意浪费,玉皇大帝听到了,很生气,准备要降灾难于人间。五谷神得知这个消息,就急忙下凡,告诉人们赶紧在门口插些树枝蒿草,遮一下撒在路上黄灿灿的粮食。因为柳枝出芽快,大部分就选用了柳条插。等五月初五这天,玉皇大帝下来核实,看见家家门顶上都长出了树枝蒿草,问是何故,五谷神趁机说,人间这几年灾难重重,你看人都饿死了,房子也没人住了,都长出了野草树木。玉皇大帝真的以为然,就放弃了惩处,于是人类也就躲过了一劫。<br><br> 5. 烙花馍馍。五月丹烙花馍馍也是一个讲究。就是在馍馍上面捏塑一些图案,或者用手指捏,用铁板夹,或者用几根捆好的空心竹挤压,总之要能见着花纹图案,然后涂上一些花花绿绿(以姜黄居多)颜料,要么花草虫鱼,要么家畜汉字,总之,要华丽,要鲜艳,要吉庆。等涂画好了,再放在锅里慢慢地烙,这花馍馍吃在嘴上格外香。<br><br> 6. 煮甜醅。把上好的小麦或莜麦洗好樁掉皮,煮熟后,拌上专用的“甜醅曲”(实际是一种酒曲菌种,促进粮食发酵),存放在瓷盆或者瓦瓮内(最好是上下小中间大的瓦瓮),放在炕上捂好,保持一定的温度,等过上一定的时辰,就可食用。捂的时间不确定,一般都要两三天,依技术(温度、酒曲、环境)手法而定。来了走亲串门的客人,都可以盛给他半碗,若要遇个大热天,在那甜醅里倒上些凉开水,搅和几下灌下肚,那个惬意呀,可不是用嘴能够说出的。煮甜醅吃甜醅,是家乡人的最爱。<br><br> 7 扬幡儿。在农村,很多娱乐活动都源于祭祀。人们追求美好,向往平安,于是就常常将祈福的愿望诉诸神灵。奏效不奏效谁也不去计较,但寄托确是常有的。五月丹作为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大节,自然少不了对神灵的烧香许愿。尤其在村头的山神庙里,香火最旺。五谷成熟在即,各项作业都刚开了头,人们有很多的心愿希望得到保佑,于是乎,善良的山民们就将一腔的诚意浓缩成一柱柱香火和一杆杆幡儿,敬献给山神,求他保佑平安,保佑健康。那幡儿,如今虽然少见,但当年还是很时兴的。基本样子就像宫廷里祭祀时悬挂的用各种彩纸粘糊成,串起来,用细细的木杆高高的挑起,红白相间,绿黄帮衬,一个两个倒是觉得孤单,三十个五十个一起飘起来,可还真的好看。祈福的人多了,许愿的人多了,庙门上,庙院墙上,就会插上很多。一杆幡儿至少是一份心愿。跟幡儿一起,有的还附带一个荷包似的“保怆书”,专门用丝线做成,里边装有文字,大多是人名。幡儿挂在门口,保怆书则挂在山神爷的腋下或腰部。那人名就是山民们的孩子孙子(主要是男性,一般没有女孩的名字),因为平时身体不好爱生病,或者几代单传,一帮女孩以后才生了一个男丁,精贵的要命,生怕有点闪失,就将名字写了托付给山神,求他鼎力保佑。当然,陈述之时,既要敬香,还要献鸡,更少不了扬幡。幡儿是可以化掉的,而有名字的包怆书却一定要到孩子六岁或者十二岁才能撤。到时候,那仪式还复杂。总之,扬幡儿虽然跳跃着山乡人火热的愿望和期待,但更显现着穷苦人很多的无奈。如今这现象越来越少,该风俗也日渐沉没。<br><br> 8 .衔荷包。荷包亦称香囊、香袋,是一种用绸缎布料缝制的小囊。呈长方形,小的两指宽,大的四指宽。有里有面,中间有层夹衬,外面绣有各种精美图案,全部是各色丝线绣成,一般是蛇呀龙的,既为好看,更是辟邪。荷包口穿有丝绳,可以抽紧拉松。里边装有艾叶、雄黄之类的中药,淡淡的味道散出来,可以驱散蚊虫。整个荷包针法细密,纹样新颖,具有很强的色感美和艺术性。衔了荷包可以镇静辟邪。奶奶或者妈妈绣好以后就用针线缝在衣服的肩膀上,求个平安。后来逐渐演变,形状变大,式样更是五花八门。不光在衣服上缝,还可以在兜兜里装,可以手提。小小荷包,既有浓浓的迷信色彩,其实也更彰显着做工者的细心和巧妙。<br><br> 9. 吃韭饼。那时候的山里人,到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才能大大方方地吃上当年的韭菜,还美其名曰“新韭饼”。这种饼子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原料配制也正适合穷苦人家操作。先是将韭菜摘好洗净,切成寸,同时洗上一两颗大洋芋,用镲子镲成细条,跟韭菜搅和在一起,然后放些调料撒点盐,倒进热化了的猪油,拌匀,这就是韭饼的馅。擀两张直径在30公分左右薄薄的面皮,将馅铺在一张面上,另一张盖上边,四周用手指压封,再用碗口切割一圈,制成一张圆圆的菜饼儿,然后放进热油锅里,立马就听见滋滋滋的一阵油响,紧接着,味道也就开始飘散了。几分钟后,再翻过来,烙烙另一面。大概六七分钟的时间,面熟了,里边的馅也就好了,拿出来用盆扣在案板上(实际上是个后熟的过程,等全部做好了,前面烙的皮也就被热气捂软活了,吃起来也就更爽口)。这前后最难把握的就是火候,火不能太大,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就焦了,就难吃了。烙好个一张,给盆底下扣上一张,等全部快烙好了,先把前面的取出来,按直径切开,一分为四,放盘里端上桌,在碗里倒点醋,放点辣椒、蒜泥醮着吃,怎么能说不好吃呢。<br><br> 10. 旋鼓。旋鼓也叫扇鼓、羊皮鼓,既是动词也是名词。为桃心形的扇面铁鼓圈布上羊皮制作而成,有的人还在鼓面上绘上八卦等图案。鼓炳上制作有三个相连的圈,每个圈上再套着三个铁环。打鼓的鞭(锤)多以牛皮编织而就,表演时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鞭,敲击鼓心,边敲边舞。舞姿粗犷豪迈,舞步旋转变幻复杂。震耳欲聋的鼓声中配以鼓环清脆的嚓嚓声,令人感到阴阳分明而又和谐统一,气势磅礴又酣畅淋漓。据说在远古时代,人们经常依赖这激荡的声音和强悍的力量来征服自然,驱逐狼虫虎豹。到五月丹过节这天,所有的村民都会自觉地聚集在村里的某个平坦的场地里,或者拿上鼓狂一阵,或者穿了新衣服衔上荷包站在那儿美美地看看。总之,从声响到气势,从心情到表情,这一阵可是节日喜庆的高峰,因为过了今天,地里庄稼成熟,大家都要忙着收麦子了,羊皮鼓也就会被存放起来,等明年再启用了。<br><br> 11. 点高山。五月丹的最后一项活动就是“点高山”。可以说这是全天所有活动的总结。夜晚来临,各村都进行“点高山”活动。因为隆重,这项活动准备得早,一般在节前半个月左右。就是在村子边的某一个山头,由放牧的孩子们割草拾柴,垒一个由柴火堆积起来的山。然后在五月丹的晚上,由村上德高望重的老人点燃“高山”,全村老少兴高采烈地围在周围,表演着旋鼓、大声说笑,豪情奔放。这时候,会有一个人反穿皮袄扮成羊倌的模样,慎重其事走上前去,面对大火虔诚地跪下去,领着大伙烧香许愿,祭奠山神,祈求神灵保佑,降福山寨,风调雨顺,人畜平安。鼓手们围着火堆“旋鼓”,辟邪驱魅,并往火堆中投“高山馍”,直到“高山”燃尽。因为火燃在高山上,又在夜间,所以周围村子也都能看见。第二天、第三天,总会有人评出今年最大的一堆火是哪山哪村的,该村的人也就会因此而高兴不已。<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