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梦里瑶池,曲水悠悠</p><p class="ql-block"> 宋文</p><p class="ql-block"> 当作协李主席微信上问我:区文联组织去瑶曲金元村采风,想去不?我看到后,没有犹豫,马上回复:我去呢!我是土生土长的耀州人,耀州的许多地方我都去过。小时候跟父亲一起去赶集卖过菜;长大后在乡镇教过书;再后来进入作协,去乡镇采过风,到过耀州许多地方。但瑶曲却我很陌生,虽早前去过一次,但印象不深,因为那是只在火车站小范围转了一下,根本没有深入乡镇村落。</p><p class="ql-block"> 瑶曲镇地处耀州东北部,距离耀州城50公里远。相传明代此处有泉,其水味美名瑶池,遂以泉得名。这里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储藏大量优质煤炭,建有下石街、崔家沟两个大型国有煤矿,还建有八个地方煤矿。梅七铁路经过于此,把大量优质煤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这里是渭河支流沮河的最上游,山高水长,森林覆盖率高,人口稀少,水质好且干净无污染。</p><p class="ql-block"> 对于瑶曲的最早了解,源于哥哥、姐姐。哥哥比我大九岁,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哥哥已经高中毕业了。那时候正值文革,学习成绩优秀的哥哥,也只能回乡参加劳动。但因为那时候文化人比较缺,劳动期间,经常被抽调去参加一些与文化有关的活动。其中就有一次,全县各公社进行文艺汇演,哥哥被邀请去当评委。汇演结束后,经评比第一名竟被瑶曲乡夺得。记得哥哥回家后对瑶曲是赞不绝口,说没想到山里人,节目编排、表演的那么好!还说瑶曲因为有煤矿,人很富裕,穿着时尚洋气。同时,第一次也让我知道,地下有煤炭的地方,水质特别好,因为不缺微量元素。像山里人得的大“骨节病”俗称“柳拐病”,瑶曲人就没有人得,人都长的端直顺溜,真应了那句古话:高山出俊样。</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初,修梅七铁路时,沿线都抽调农民工,参与铁路建设,民工不但能挣工分,一天还有几毛钱补助。这在农民眼里可是个好活啊,不说累不累、苦不苦。那时姐姐已经参加劳动了,我大大(叔父)当时是生产队长,正好瑶曲工段要招女民工,就让我姐姐去了。那次我大队只去了几个女的,去的都是些聪明有眼色、能吃苦的年轻姑娘。公社其它各村也抽去了一些。她们和铁路工人一样,住在简易公房做成的宿舍里,不同村的姑娘混住一起,那次我们大队和崔家坡、董家坡两个村的民工住一起。她们在灶上吃,但粮食要从家里带,馍也从家里背。这些都需要自己回家带来,或者家里人送去。我那时好像是上小学还是刚上初中,记不太清楚了。有一次我坐火车去给姐姐送馍。她们住在瑶曲火车站,十几个人住在一个简易公房里,每人一个单人床,床下是梳洗用的脸盆和刷牙缸具。她们看我来了,都很热情,记得那好像是个周末,天刚下过雨,里面很湿冷,姐姐给我打来灶上的饭菜,和她关系好的,还让我吃她们家的白馍。崔家坡和董家坡,土地宽展,分头好,都比我们大队富裕,家家粮食够吃,不像我们村人多地少。我在车站无聊,想去瑶曲镇上逛,可姐姐们说,镇上离车站比较远,且刚下过雨,路也不好走 ,所以就没有让我去。还好雨过天晴,下午太阳出来了,她们就带着我去附近的山上玩。那时正好是夏天,山上郁郁葱葱,荆棘遍野,野果子很多,有山桃山杏,我们顺着山路边摘野果子吃,边欣赏沿途风景,说说笑笑不一会就来到了山顶。山顶上的平地里,核桃树很多,树冠也很大,结满核桃的树枝四周垂下来,都挨着地面了,人躺在地上都能够着,只可惜核桃还没有成熟。</p><p class="ql-block"> 曾经我和父亲沿梅七铁路跟会卖过辣子、洋葱和蒜,去过铁路沿线的柳林、田家咀。闹饥荒时,我和队上人也一起去那里捋过洋槐花。然而就是没有再继续往前走到下一站——瑶曲。好不容易那次去了,还下雨,没有到镇上逛逛,真的很遗憾。我们那时去山里都是扒煤车,一路要经过三十多个隧道,火车是蒸汽机车,要烧煤,煤烟很大,碎煤渣随风飞扬,坐一回火车,头发里全是煤渣渣,脸上手上也都是黑的,有时候还会坐过站,一步一步走着回家,非常艰难辛酸。</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给姐姐送过馍以后,天气就大热起来了,姐姐一直没有回家。那年夏天下大暴雨,发洪水,铁路沿线多处塌方,火车不通了!信息也不通了。那时不像现在,连个电话都没有。家里人着急的担心姐姐,姐姐也想念家里人,她们可是一群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大孩子啊!村里孩子们的家长聚在一起,相互打探消息,只听说山里雨特别大,路上塌方了,具体情况谁也不清楚。队上干部让不要担心,说有铁路上带工的干部呢,有啥事他们会管的。就这样一家人忧心忡忡的,一边干着农活,一边盼望姐姐她们平平安安,能早点回家。</p><p class="ql-block"> 一天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一家人正在院子的灯下坐着干活,不记得是在辫蒜还是剪洋葱樱子,突然姐姐回家了,我们惊讶的张开了嘴巴。心想火车不通,姐姐咋回来的?姐姐才哭着说,她们在那里,用的吃的东西没有了,下雨干不了活,闲着没事就想家里人,也担心怕家里受灾严重。几个姑娘一商量,就步行跑回家了。那可是一群姑娘啊!一百多里路,沿路有三四十个隧洞,里面黑咕隆咚的,还有多处塌方,道路泥泞湿滑,她们从早上出发,走了一天,才走回了家,又饥又饿又渴,脚上腿上都是泥,衣服也湿了,姐姐一进家门就哭,我们也都哭了。记得父母亲说:好娃呢,你们都不要命了啊!姐姐说,四十多天了,特别想家里人,都不知道害怕了,只有一个信念,沿着铁路往南走,一定能走到家,因为我家当时就在铁路边上。</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瑶曲就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我也暗暗下决心,要发奋努力好好读书,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时光如梭,以后的四十多年里,再也没有机会去过瑶曲,但心中却一直惦记着,想着再去看看。想去看姐姐当年洒下汗水的地方,想去看哥哥夸赞过的地方。所以这次文联组织去瑶曲采风,正合我意,心里非常期待,我想去把瑶曲的山山水水好好看看。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们这次去的金元村,位于瑶曲镇的最南端,距离镇上二十多公里呢,不但没有经过瑶曲镇,不经过火车站,就连这个村子,还是个藏在深山老林,山窝窝,沟岔岔中的一袖珍小村,弹丸之地,只有区区几户人家,根本不能窥见瑶曲的全貌。</p><p class="ql-block"> 梦里瑶池,曲水悠悠。你远离耀州,藏在遥远的大山深处。多少次想见,多少次都与你插肩。遗憾失望之余,更加勾起我对你的向往。我一定要重新寻找机会,走进你,去揭开你神秘的面纱,一睹你的芳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