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p><p class="ql-block"> 这句家训源自于1000年前苏轼的《三槐堂铭》。北宋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兼美食家的苏轼,别名也很多:苏东坡,苏文忠,苏仙,坡仙,苏玉局。字子瞻、和仲。又号铁冠道人。 </p><p class="ql-block"> 《三槐堂铭》在苏轼浩如烟海的诗画中并不知名。这篇道德文章,只是因为“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句名言而偶尔被人们想起和议论。 </p><p class="ql-block"> 三槐堂因北宋名臣王佑在家中庭院种植了三棵槐树而得名,因为老王家几代为官,又都是名臣,家风醇厚,为此,到了王佑重孙王巩那一辈,作为好友苏轼应邀写下这篇铭文,以表敬意。 </p><p class="ql-block"> 这篇立意高远的《三槐堂铭》原文如下: </p><p class="ql-block">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p><p class="ql-block">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 </p><p class="ql-block"> 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p><p class="ql-block">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p><p class="ql-block">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p><p class="ql-block">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p> <p class="ql-block"> 古文难懂,白话一下。 </p><p class="ql-block"> 他说:人的命,天注定了吗?一种说法是有德行的人不一定大富大贵,善良的人不一定长命百岁;一种说法是有德行的一定大富大贵,善良的人一定长命百岁。这两种说法那个对呐?我听申包胥说:人要是下了决心就能打破宿命,但如果命数已定,折腾也是白折腾。善良的人如果信命了,会因此自暴自弃。邪恶的人如果信命了,会更加变本加厉。松柏生长在崇山峻岭之中,还是小树苗的时候,它们困厄在蓬蒿野草当中,遭到牛羊的踢踏蹂躏;可是到了最后,它们仍然四季常青,经历千年而青翠如初,这是因为天意如此。善恶的报应,将会一直延续到子孙后代,由此看来天意降临是一件需要时间的事儿。我把所见所闻说出来,是想找到其中的规律,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件事我是整明白了。 </p><p class="ql-block"> 一个国家喜逢盛世,必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忍辱负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兵部侍郎王佑,在后汉,后周时期地位非常显赫,侍奉太祖、太宗两朝,文武忠孝。大家都期盼他能出任宰相。可是王佑是个刚正不阿的人,并不被市侩所接受。他曾亲手在庭院里种植了三棵槐树,说:我把话先撂这,我的子孙将来一定有位列三公之人。果不其然他的儿子魏国公王旦在真宗皇帝景德,祥福年间当了宰相,并且干了十八年。当时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我没见过魏国公王旦,只见过他儿子懿敏公王素,懿敏公的儿子王巩和我是驴友。王巩这个人道德高尚而且才华横溢,他能够有德又有才,完全是好家风熏陶的结果。为此我写下铭文: </p><p class="ql-block"> 魏国公王旦不得了,他的丰功伟业,和槐树一起萌芽成长,福荫后代。吃小亏占大便宜,占小便宜吃大亏。好槐树需要栽植,培土和浇水,要经过一代一代的精心培育才能成长起来,别舍不得水钱和电费。魏国公成为真宗皇帝的宰相后,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啥叫盛世?这就是盛世。他解甲归田回家后,看见老爹王佑在庭院中栽的三棵槐树已经郁郁葱葱,长成了参天大树,高兴的不得了。魏国公可以说是事业生活双丰收。而像我们周边的一些势利小人,不讲武德,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天天想着损人利己,不劳而获,呸。</p><p class="ql-block"> 人呐,你如果没有像魏国公一样的君子之度和君子之才,即使把一个国家交给你也是个废!城市的东面是晋国公王佑家的大院,那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老王家一家几代传承下来醇厚的家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太美好了,太完美了。 </p><p class="ql-block"> 水平有限,翻译的不好,有好者去查好译文。</p> <p class="ql-block"> 为了弄清楚老王家到底家风好在哪里,先看看王氏几代是怎么为官、怎么做人、怎么教育子女后代的。 </p><p class="ql-block"> 先祖王祐,北宋大名府莘县人,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之后(不是宦官之后)。王祐的祖父王言和父亲王彻,都担任过后唐的地方官员,一生忠厚勤勉,名声很好。王祐少年时性情豪迈,才气横溢,他的作文立意高远,文辞优美,几乎篇篇都是范文。 </p><p class="ql-block"> 宋朝建立后,王祐曾任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等官职。当时有一位功臣叫符彦卿的镇守大名府,因为水平有限,管理不严,导致政务散乱,贪官不绝。宋太祖命令王祐前去代理大名府,调查符彦卿看他是否也和其他贪官是一路货色。如果符彦卿获罪,株连的将达一千多人。王祐仔细查明真相后,把事实禀告宋太宗,并且愿以自己全家老小一百多口的性命,来担保符彦卿不是贪官。他直言上疏称“过去五代十国的君主,大多因为猜忌大臣,滥杀无辜,所以在位的时间都很短,希望陛下引以为戒。”符彦卿因此免罪,许多无辜的生命得以保全。王祐在同僚有难时,不落井下石,而能仗义执言,舍己救人,大家都称赞他上辈子积下深福厚德,此福此德必将荫蔽子孙。 </p><p class="ql-block"> 王祐很有才干,品行端正,不攀附权贵。他文武忠孝的德行,被天下人赞叹,许多人希望他能升任宰相。然而,王祐直道而行的个性,使得一些心术不正的人非常怕他,想方设法排挤他,因此王祐最大的官职就是监察御史。 </p><p class="ql-block"> 晚年的时候,王祐将“治国、平天下”的愿望寄托在子孙后代身上,他在庭院中种了三棵槐树,并满怀信心的说到:我们家的后代子孙,一定有位列三公的旷世英才,此树可以作证。</p><p class="ql-block">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果不其然他的预言成为现实,老二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时当了宰相,被后人称为“太平良相”。 </p><p class="ql-block"> 王祐的三个儿子在父亲的严格教导和潜移默化之下,都不负父望,德才兼备,学业有成。长子王懿,曾任江西袁州知府,政绩颇佳。三儿子王旭,也是著名的清官,先后在河南偃师县、河南商丘等地为官,都有卓越的政绩。</p> <p class="ql-block"> 晋国公王佑 </p><p class="ql-block"> 作为老王家最杰出的代表,二儿子王旦在幼年时就稳重敦厚,勤奋好学,成年以后更是胸襟博大,气宇非凡。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王旦考中进士,出任平江知县。他体察民情、关心民众,以德服人,把平江县治理得井井有条,在老百姓当中威望很高。当时的转运使赵昌言到了平江县境内,欣赏王旦的为人处世,非把独生女儿嫁给了他。 </p><p class="ql-block"> 一般人认为,朝中有人好做官。历朝历代,利用裙带关系攀附求高官厚禄的人确实不少。但在王旦这里却是例外。亲家赵昌言作了参知政事,担任相当于副宰相的职务,王旦此时也已经官至同判吏部流内铨,负责官员的考核。两人成为直属上下级,为了避嫌,王旦主动提出辞职,改在集贤殿做修改撰写的文字工作。王旦识大体、顾大局,甘于淡泊的度量,宋太宗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p><p class="ql-block"> 等到宋真宗当政,王旦作了宰相,他始终坚持亲属子弟们避嫌的原则,不让七大姑八大姨在朝廷担任重要官职。他的三弟王旭很有才华,受到宋真宗的赞赏和群臣的推荐,因为王旦是宰相,三弟就避嫌在家,不再任职。宋真宗知道后,就把王旦叫来问他:以前的朝代兄弟一起在朝中做大官的有的是,何况朝廷任人惟贤,怎么能因为你的缘故就不提拔了呢?宋真宗想任命王旭做京城的推官,掌管司法,王旦一再说他是我弟,不中。宋真宗只好让王旭改任有职无权的南曹通判。 </p><p class="ql-block"> 王旦有三个儿子,长子王雍、次子王冲,三子王素都是清华北大的材料,品学兼优。但因为王雍和王冲进入仕途时,正值父亲在朝中担任要职,为了避嫌,王雍、王冲兄弟二人一直未能晋升,王旦病入膏肓的时候,王冲仍是水部员外郎这样一个候补职务。唯有三子王素,从政时王旦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没受到避嫌的影响,仕途算比较顺利。 </p><p class="ql-block"> 王旦身为宰相,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任何事情都看得久远,不举亲眷,不谋私利,就杜绝了任人唯亲的流弊。正己才能正人,王旦为相十八年,家中常常宾客满堂,但没有一个人敢为私利请求照顾的。王旦并非不爱才,经他举荐的人才很多。他常常表面上不说什么,但是私底下发现真正的人才,绝不放过,一定会推荐给宋真宗。因为他施恩不求回报,总是默默地这样做,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后来史官修订《真宗实录》时,看到王旦的奏章,才知道许多大臣,包括众多建功立业的国家栋梁,都是王旦推荐的。 </p><p class="ql-block"> 寇准大家知道吧,他和王旦同朝当官,也是北宋时期的一代名相。当王旦任宰相时,寇准在皇上面前老嘀咕王旦的短处,然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有一天宋真宗笑着对王旦说:我挑拨挑拨你和寇准的关系吧,你老说寇准的长处,但是寇准却专说你的短处,你知道不?王旦回答说:我位居宰相参与国政时间长了,肯定有许多缺点和错误,寇准为了国家无所隐瞒,由此更见寇准的衷心,这样的人我必须一再保荐。宋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 </p><p class="ql-block"> 当寇准任枢密院直学士时,王旦在中书有事送枢密院审核,送去的文件偶尔会有不合诏令格式,寇准便上奏真宗,王旦因为寇准的不讲究几次被真宗责问,但是王旦并不介意,只是拜谢并改正而已。后来枢密院有事送中书审核,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了很高兴地呈给王旦,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可是王旦却让下面的人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寇准知道后大为惭愧,见王旦说:我是小人,你是君子,你的度量比我大。王旦只是笑笑。 </p><p class="ql-block"> 当寇准被提拔到枢密院任职后,曾私下求王旦启奏真宗提拔他为丞相(正三品大员),王旦很严肃的说:国家将相这么重要的职务,怎么可以走后门托关系求得呢?闻听此言寇准心中很不愉快。后来真宗授予寇准节度使同平章事,寇准入朝拜谢真宗:若不是皇上知遇提拔,我哪有今天,谢谢哦!真宗说:老寇啊,是王旦一再推荐你我才提拔你的,你知道不知道。寇准非常惭愧感叹,自觉德行远不及王旦。 </p><p class="ql-block"> 寇准有一次过生日,举办了盛大的宴会,服装用品极其奢侈并且超过规格,此事被别人揭发了。真宗听说后很生气,对王旦说:寇准庆生是按老子的的规格办的,他过分了。王旦回答说:寇准确实有德又有才,不是坏人,他这样给自己庆祝生日,只是因为无知。真宗皇帝想了想,沉吟道:我知道了,老寇只是办事有点二,是个二货。没有因为这个事儿收拾寇准。 </p><p class="ql-block"> 王旦一生的德行,可以说是“八德”具足,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他清正廉洁,除了皇上的赏赐和俸禄外,从未收过任何人的送礼。家里的衣服被褥,家具炊器,都朴实无华,没有名牌。王旦不仅自己简朴,他也谆谆善诱,教导子弟。有一次,一位出售玉带的商人上门推销,弟弟王旭觉得很好看,想买一条,他拿着玉带向王旦显摆,王旦也不说什么,只是让他系在腰上,然后问他:你觉得好看吗?王旭说:系在腰上,看不见呐。王旦淡淡地说:你花钱买了条带玉石的裤腰带,目的是让别人说好看,你是不是有毛病?王旭恍然大悟,赶紧把玉带还给了人家。 </p><p class="ql-block"> 宋真宗见王旦的房子过于简陋,多次提出帮他重建新宅,王旦都以这是老祖宗的旧居,不忍拆除为理由拒绝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置田宅,为什么不留些家产给子孙经营?他回答道:如果父母留下这些田宅财产给他们,无非就是要让他们不劳而获,对儿孙没有好处,只有坏处。王旦所重视的,不是钱财,而是优良家风的承传。他十分注重对后代的教育,要求他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官者还要清清白白做官。</p><p class="ql-block"> 王旦深信根深枝自茂,源远流自长这个道理,要求子孙后代每六十年修一次家谱,在家谱中要详细叙述先祖的德行和王氏家族仁恕忠厚的家风,以缅怀祖德,激励后人。 </p><p class="ql-block"> 后来,为了更好地承传家风家训,王旦的孙子王巩,在翻修故居,建立“三槐堂”的时候,特意请好友苏轼撰写《三槐堂铭》,以此勉励王氏后人,效仿祖先的美好德行。</p> <p class="ql-block"> 魏国公王旦 </p><p class="ql-block"> 王旦最小的儿子是王素,出生于王旦担任宰相的第二年。《宋史王素传》里说"素以三公子少知名。"素就是王素,少知名就是和其他两位的儿子比,从不张扬,这里所说的"三公子"是三公之子的意思,可不是排行老三的意思。王素生在这样显赫的家庭,从小被寄于厚望。在北宋名臣中,王素与大文豪欧阳修关系最好,王素在出任渭州知州时,欧阳修做了一首《渔家傲》,其中几句是"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并对王素说:这才是真正英雄人物要干的事。你有这份德行。 </p><p class="ql-block"> 庆历年间,有四位敢于违抗皇帝的旨意,直言敢谏的大忠臣,他们是蔡襄,佘靖,欧阳修,王素,被称为"庆历四谏"。王素的谏言以直截了当,不屈不饶著称于世。</p><p class="ql-block"> 大臣王德用,曾给宋仁宗进献过两位美女。王素知道后,气呼呼来找皇帝理论。仁宗先拒不承认,还质问王素是咋知道的。王素直言不屈,继续追问。仁宗见硬的不行便来软的,他放下帝王尊严,和王素套近乎:我是真宗皇帝的儿子,你是宰相王旦的儿子,两家是故交,咱俩是兄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王德用确实给我送了两位美女,我已经留在身边了,你就拉倒吧。宋真宗当年为顺利封禅,曾派人赠金银给王旦。仁宗这时攀交情,大概也是父规子随,想让王素碍于颜面,知难而退,别没完没了。可王素比父亲执拗得多,他严肃地说:你找小妞也是国家大事,而我担心的正是在君王枕边的人。仁宗闻此语,大惊失色,命宫臣各赏赐两名美女一些钱物,立即送出东门外。 </p><p class="ql-block"> 将美女送走后,仁宗竟然伤心落泪。仁宗失态,让王素也有点尴尬。他转着弯打圆场:皇上既然采纳了我的意见,也就没必要这么着急把两个美女送走嘛,玩几天再说也行。仁宗回答得倒也干脆:现在不送走,恐怕将来就送不走了,日久生情,到那时我就舍不得了。</p><p class="ql-block"> 某年夏季,京师大旱,连月不雨,禾苗干枯,百姓哀嚎。王素请求仁宗外出祷雨。仁宗推却说:太史说初二会降雨,我想初一再去祈祷。王素闻言,针锋相对:你这样欺骗百姓,心不诚,老天爷肯定不会下雨。仁宗很尴尬,说:那我明天去醴泉宫祈雨。王素不依不饶:醴泉宫太近了,你是怕天热出痱子还是咋的?仁宗有个习惯,被人戳中痛处,总是耳根发红。经王素这么一说,已面红耳赤,说:好吧好吧,我去太乙宫祈雨,行了吧?王素说:可以,请你去哪里祈雨,啥时候祈雨降旨告知天下。仁宗脸上挂不住,说:太乙宫在荒郊野外,不需预告,难道你不知道有这个规定吗?王素对答:立国之初,国事繁重,可以不预先告知。如今天下太平,渴望甘霖的百姓,都眼巴巴等着你呐,预告一声好,省的你变卦。 </p><p class="ql-block"> 仁宗无奈只好一一照办。第二天,仁宗也耍了小聪明,将本不需陪驾的王素特意召来一同前去太乙宫。当日酷暑难耐,埃雾涨天,仁宗和王素汗流浃背,面红耳赤。也许精诚感动上苍,回程时云气四起,风雨大作,一起去祈雨的仁宗,王素和一干人马个个成了落汤鸡。第二天,仁宗对王素说:因为你的坚持才普降甘霖,有你是国家的幸事。史官便把这件事当成直谏的例子写进史书中。 </p><p class="ql-block"> 王素死于熙宁六年(1073),宋神宗停朝一日,封王素谥号为懿敏公。 </p><p class="ql-block">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王素写给别人的一封信,头一句是"陕右久籍才德",因此被称为"才德帖"或“陕右帖"。《墨绿汇观》记载,才德帖"楷书八行,笔法入劲"《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编》等书也把这纸信札当作北宋书法名帖收录了进去。王素在书法史上没啥名气,可能被他敢言直谏的政治才干所掩盖了吧。</p> <p class="ql-block"> 懿敏公王素 </p><p class="ql-block"> 王佑的重孙子,王旦的孙子,王素的儿子王巩,字定国,自号清虚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画家。著有《甲申杂记》《闻见近录》,《随手杂录》,《王定国诗集》、《王定国文集》、《清虚杂著补阙》等书,以其正直的品格和豪气真情,活跃在北宋中后期的政坛上,为世人所敬重。 </p><p class="ql-block"> 王巩得到很多人的赏识,同代名仕冯京、司马光,苏轼兄弟对他推崇有加。丞相刘挚甚至与之结为姻亲,让儿子娶了王巩的女儿。宰相吕大防非常喜欢王巩,当王巩在海州当官不满意时,特改任王巩为知密州。</p><p class="ql-block"> 王巩平生最让人称道的有两件事。这两件事反映了王巩的胸襟气度和洒脱不羁的名仕性格。</p><p class="ql-block"> 第一件事特别能反映王巩名士风流的一面。王巩与苏轼兄弟相识时,风华正茂,诗写的好,书法也很有造诣,所以大文豪苏轼特别赏识他。南宋罗大经说过:“东坡于世家中得王定国,于宗室中得赵德麟,奖许不容口。”从侧面证实了王巩和苏轼两家亲密的关系。 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赴徐州当官。第二年的秋季王巩到徐州看望苏轼,老友相见,开心快活的不得了,过了十几天饮酒赋诗、快乐如仙的日子。游泗水,登魋山,吹笛饮酒,泛舟吟诗,乘月而归。苏轼和王巩说过一句掏心窝的话:李太白死了,这世界上至少三百年没有诗情画意的乐趣了。这件事宋人广为流传,成为文人雅士相互推崇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第二件事是元丰二年(1079年)因受苏轼牵连,王巩被贬到兔子不拉屎的广西宾州任盐酒税官。虽然是官,但是个闲差。据《苏轼传》记载:宋元丰二年苏轼在湖州当官,言官何正臣、舒壹、李定等断章取义苏轼的诗文,弹劾苏轼攻击新法、诽谤朝廷。神宗听了谗言,差御史台派人到湖州逮捕了苏轼。后来因为高太后出面担保,宋神宗也喜爱苏东坡的才华,苏轼被关了几个月就把他放了。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p><p class="ql-block"> 苏轼被贬,牵连了许多人,其中就有亲如兄弟的王巩。这次贬谪对于王巩而言,遭遇相当悲惨,王巩被贬到广西三年,两个儿子都病死了,王巩也病死过几回。但是王巩仍然心胸坦荡,没有把降职查办和家中不幸的重重磨难放在心上,依然胸襟坦荡,许多朋友对此赞叹不已,包括苏轼也十分感慨。后来,王巩奉调回江西后,首先就是把在岭外作的诗歌数百首,寄给苏轼,请他把关做序。苏轼在《王定国诗集序》中说:王巩因为我倒了大霉,恨我是人之常情。王巩不仅不恨我,反而是怕给我添累赘。王巩回到江西,写了诗歌几百首,每首诗歌都是歌颂祖国的山山水水的,诗歌明志,他的品德和诗歌一样都充满着正能量。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王巩连我都不埋怨,更不可能怨天怨地怨空气了。王巩真是了不起。 </p><p class="ql-block"> 王巩虽然官职不高,但学问很大。王巩在北宋中后期的历史上,是一个相当活跃的人物,这倒不是他在政坛上春风得意,官高爵重,而是因为他正直的品格和傲世的豪气,以及与苏轼亲兄弟般的真挚友情。</p><p class="ql-block"> 王巩一生勤于著述,是三槐王氏族中唯一有著作流传至今的人。王巩的祖先包括生平、仕宦、事迹、性格、妻室、子女、功德等等,都是经他本人认真地详细地查资料、阅史册、考宗谱,据多方摘录史册资料、推算历代纪年、反复论证、探研整理的,为后世留下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 定国公王巩 </p><p class="ql-block"> 老王家的忠厚家风始于后唐,兴于北宋,历经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开明的国风熏染。 </p><p class="ql-block">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北宋时期,因推广占城稻,与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使谷物产量大幅增加,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其实远远超过盛唐。 </p><p class="ql-block"> 宋朝是一个不得了的朝代。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p><p class="ql-block"> 老王家就是在北宋初年开始中兴,并一代一代建立起为苏轼以铭文体裁记述忠厚家风的。 </p><p class="ql-block"> 老王家的家风,总结下来有这么几条:一是几代为官廉洁奉公;二是才华横溢低调谦和;三是家风醇厚教子有方;四是勇于吃亏顾全大局;五是长幼有别相互尊重;六是正气永驻浊气不存。 </p><p class="ql-block"> 老王家几代人都是国之栋梁,才学过人。我想,老王家上辈子哪里是裁缝啊,简直就是开裁缝铺的。 </p><p class="ql-block"> 后天,就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无论是吃粽子还是喝雄黄酒,都是为了纪念以死明志的伟大诗人屈原。当一家人围在一起享受美食所带来的愉悦,品味传统佳节和传统文化的历史厚重时,对于家风,朋友,你所想和你要做的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12日</p><p class="ql-block"> 于许昌三棵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