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高考,历来都是国人最关注最重要的人生大事。高考也是一场最特别的人生大考试,它让无数学子实现了"金榜题名"的梦想,它也是千万学生家庭不堪回首的往事和遗憾。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它,那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到了,它让我想起我们家的高考来。我爷爷是个秀才,我还没出生他就去世了,按理说爷爷应该经历过高考(科举考试),我的父亲和两个叔叔,都不是读书人,肯定没有参加过高考。我的高考,也过去很久很久了,细节已经模糊,只记得当时是蛮淡定的,虽然没有超水平发挥,得分不算高,但也算是平时的水准,过了独木桥、考上了,所以没有遗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儿子的高考,虽然是金榜题名,被人们仰慕称赞,广西媒体重点报道过,但仍然有遗憾,拿不了广西状元(是儿子读书唯一的遗憾)。儿子的高考,因为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更让我记忆犹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三年高中生涯中,儿子的表现甚称淡定、从容、完美,在总计柳高29次月考、段考、期考、高考摸拟考试全年级排名中,儿子获得20次年级第一、剩下的几次都差不多是前二前三名,最低的一次也是年级的第六名,是学校多年来成绩最稳定的学生。</span></p> <p class="ql-block"> 看看儿子的平日试卷笔记等等,都有赏心悦目的感觉(班主任评语)</p> <p class="ql-block"> 儿子不负众望,高考前就已取得令人羡慕的两个优势:一是获得两个项目的高考加分资格(那届学生全广西只有3人获得两项加分),二是顺利通过首届校长实名推荐的"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的面试(全广西只有4人),特别是有了第二条,清华大学可以降低60分来取录他,上清华已经是轻而易起的事了,况且从<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考前几次摸拟考试来看,儿子的实力都排在广西数一数二的位置,高考应该没有什么负担和压力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但学校已经几年没有获得广西状元了,连校长都把希望期托在我儿子的身上。我们父子两人虽然没有明说,也都暗中以广西状元作为高考的唯一目标,无形中就产生了不少压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记得,儿子的考场在市二中。高考前,我带儿子去现场看一看,当时就有不少同学主动跑过来跟儿子握手,说是想粘一点点喜气,希望高考取得更好的成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高考时,我负责开着车接送儿子,老婆在家负责弄好吃的,机关同事老龚的儿子与我儿子同校同一个考场,每天送他们进考场后,我和老龚就坐在校门外聊天,一点紧张的气氛都没有。后来,老龚的儿子考得不够理想,只得610分左右,最后进了北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般说来,高考时是不宜问前面考得怎么样的,这样会影响到后面的考试。可高考第一天,儿子回来就忍不住对我说,有一道题型从来没有见过,做得不够好,广西状元肯定不得了。我说,不要紧,那就没有什么压力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第二天,送他们进考场后,我和老龚仍然坐在门外等着。老龚看报纸突然说,这个不是你仔吗?原来,高考各地媒体都要进行报道,当天的《南国今报》配发了两幅图片,有一幅就选中了我儿子。过后,有朋友问我,是不是事先安排好了的,不然记者怎么看得那么准,一拍照就是考前、考后的全市状元。我告诉他们,还真的是无意中选对。我想可能是儿子当天穿了件斑马衣服,报纸黑白板面,采用这样黑白分明的照片反差大、效果更好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一年,可真像儿子说的一样,高考广西理科状元,不在南宁、柳州、桂林,而在百色,算是最大的黑马,原因就是那一年高考题型突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记得儿子曾说过,他已经研究了前几年的高考试卷,如果风格没有变化,可能有百分之八九十拿到广西状元,真是人算不如天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一年,我们虽然没有获得广西状元,但成绩靠前,也用不着"领军计划"这层关系,就进了清华经管学院,而另外两个考生还真的用了这个待遇才能圆了清华梦想。以至在选专业时,我跟清华招生老师说,你们给我们这个称号没有什么用呀,他们就说,那你想要什么专业呀、我们给你。我想想也是,就算是得广西状元也是选这个专业了,别无他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粗细统计了一下,当年共有20名省级状元进了清华经管学院,差不多占全国省级总状元的三分之一。为鼓励儿子,在前往清华园前,我就告诉他说,广西教育水平中下,得向人家学习,另外你就当自己是广西状元,为你的母校、为广西、为你自己而努力奋斗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后来的本科、硕士六年中,儿子夺得了许多最重要的奖项和荣誉,像优秀毕业生等等,超过了很多很多的省级高考状元,以实际行动为家族、为广西争得了荣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两个侄仔的高考同一年,记得第一年,侄仔阿武考上了,上了自己应得的学院,阿葵却落选了,录取通知书来时,我回老家开了个家庭会议,当面问阿葵:想当工人干部吗?想当就好好读书一年。后来,在补习的一年时间里,阿葵手机都不拿去学校,认认真真读书,第二年高考,他也上了自己满意的学院。</span></p> <p class="ql-block"> 古代人的人生四大喜是: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科举考试,名列其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仍记得,高中课本上说,五十多岁的范进知道中举之后立即疯了,可见金榜题名对古代学子是如此重要。</span></p> <p class="ql-block"> 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年届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如今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考,也凝聚着几代人的记忆和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让人回味无穷,我们家也是这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