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校德育工作在文化引领中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局面。我们以“做人”为教育的突破口,以“知荣辱 、明礼仪、求真知” 为校训,共同拓展出一派“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荣,生以成才为志”的勃勃风貌,走出了一条“一个精细化管理、三大文化建设、三个品位提升”的三位一体特色之路。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确定的基本思路是:“以文化为引领,以精细化为基点,以全面育人为目的。”具体做法是:</p> <p class="ql-block">一、以人为本,确定朴素的奋斗目标</p><p class="ql-block">人的成长与发展是其文化综合性最基本特质的反映,有了品位的人生,才有对学习、生活高品质的追求。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提升文化品位、打造品牌学校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建设一个高品位的领导集体。一要大气,有境界,能通盘思考学校布局,长远规划学校发展;二要大度,有胸怀,能够海纳百川,善于借鉴他人之长;三要大智,有智慧,有科学的管理艺术,凝心聚力促发展;四要大勇,要有作为,面对困难能迎难而上、奋发图强;最终能大成,实现学校的办学理想。</span></p> <p class="ql-block">2.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人处世讲正气,团结合作讲人气,对待工作有朝气,思维敏捷有才气,应对挑战有勇气,做人做事要大气,工作品位要洋气,教学实绩要牛气——每一位教师向知识渊博型、幽默诙谐型、心地善良型、胸怀宽广型、赞赏激励型、互动探究型、智慧创新型、平等相待型的新型教师发展。</p> <p class="ql-block">3.塑造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阵容。知书达礼有修养;活泼阳光有理想;勤奋刻苦有成效;积极进取有创意;自强不息有奉献——有追求、有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p><p class="ql-block">要实现这样的奋斗目标,就必然要用文化的力量来熏陶和净化大家的心灵,从而实现其行为上的严谨与灵动。据此,我们深化“精细化管理”、强化“三大文化建设”,来实现我们德育工作的更高目标。</p> <p class="ql-block">二、“一个管理”,注重精细化</p><p class="ql-block">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我们认为,精细化管理不是喊口号、唱高调、出风头、凑热闹、开几次会、考几次试。而是遵循规律、循序渐进、求真务实。初中年龄段学生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出于外部引力与自我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外在规范管理与心灵塑造教育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在精细化管理上抓住两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德育管理突出特色。在管理中突出“严”“新”“细”“实”。</span></p><p class="ql-block">“严”体现在对各项规章制度及奖惩制度的严格执行,使学生感到是遵者宽,违者严;“新”体现在管理过程中,结合校情、生情不断出新点子、新办法,使学生随事实的变化发展,始终得到尊重与保护,一直处于积极的接受状态;“细”要从小处入手,把“小事做细,细节做精”,还将师生的言语行为纳入考核。学习《教师忌语》、《校园文明用语》等;“实”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包括计划、方案、总结、检查,一环紧扣一环,善始善终。一轮管理过程结束,新的一轮管理紧紧跟上,使学生在这种常抓不懈、循环往复的管理中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变为经常性的道德习惯。</p> <p class="ql-block">2.德育工作各有侧重。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重点是七年级开展养成教育的训练,八年级是文化主体教育的内化,九年级是理想与理性教育的拓展。即七年级重点注重行为规范和法制纪律的教育,八年级注重开展人文和感恩的教育,九年级注重开展师生的双边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参与、关注活动。由学生在多种的教育活动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反复训练准确而熟练地去执行行为规范。</p> <p class="ql-block">三、“三大文化建设”,渗透德育因素</p><p class="ql-block">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校园让学生更幸福。学校以现代社会发展和先进教育发展的理念为标准,从环境入手,从细节入手,把学校建成了花园式的校园,营造出一个品质较高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美好的氛围中自然感受文化的力量,自觉规范行为,成了校园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1.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幸福指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每个环节都渗透德育因素。为此,学校花大力气对校园环境的整体布局进行创意改造。首先是师生宿舍,先拆除原已定为D级仍作为男生宿舍的土木老房,就地建成了一个可静心怡情的别致花园,并新建盖一幢教师廉租房。之后改建食堂、小卖部(改为小超市),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都市里的文明;田径场、篮球场的周围栽上景观植物,又在校园内放置了11颗文化石,使整个校园充满了勃勃生机,散发着一股文化的淡雅韵味。</p> <p class="ql-block">在注重校园文化硬件建设时,我们更注重文化软件的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借“学习雷锋日”、“保护母亲湖”、“五四”活动等契机,渗入德育。最亮的是十月“革命历史歌曲比赛”,我们10年坚持,用音乐艺术提高学生的修养品德,融入精神世界,激发情感,启迪人生。将音乐艺术的美感与思想教育巧妙地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美化行为。还开展“争当升旗手”、“国旗下我发言”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举办心里健康教育,开展主题班会及研讨与竞赛活动,提倡诵读中华经典,争做文明礼仪人等立德树人活动。全体师生主动向住院治疗的同学捐款8000余元,此善义之举还感染到食堂员工,他们也解囊相助。</p> <p class="ql-block">每天上午的大课间操、舞蹈、跑步、跳绳、兵乓球、羽毛球,呼啦圈,还有老师们的太极拳,唱响的是校园文化动的主旋律。</p><p class="ql-block">开办课外兴趣书画班、声乐班和举办感恩教育,从另一个境界陶冶着学生真善美的内心情感,唱响的是校园文化静的主旋律。</p> <p class="ql-block">十年的坚持,让干净整洁的校园、文明有序的校园超市、管理规范的食堂、充满生机的课堂、淳朴有礼的学生、文化氛围浓厚的教室、全新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团结实干的领导集体成为我校全面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又一个亮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不但利用现有的条件解决了校园的建设问题,更重要的是把单纯的学习环境打造成了一个具有幸福感的现代理念的育人环境。</span></p> <p class="ql-block">2.班级文化建设呈现新亮点。文化是一种精神理念,是校园里活的灵魂;有了文化的内涵,方能显出学校发展的大气与睿智。为把我校建设得更有特色、更有魅力,我们看清了方向,找准了切入点,从班级建设入手。走学校投入、学校管理与学生自主创设、自己作主的两条路子,彻底改变了以往学校包干到底,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生活上、学习上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无事的人生是庸赖的人生”,是我们在对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先生“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新诠释。班级事务承包制的落实,让班上没有了“闲人”,小到开关粉笔,大到门窗桌椅都有人负责管理。自制的班级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真正地尊重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人格,使学生从我被管理的角色,转换为我来管理的主人角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深挖教室内文化板块的德育功能,让才艺角、风采人生栏等都成了文化育人的阵地。每个同学贴写人生信条,并给班级取上励志的名字。</span></p> <p class="ql-block">3.宿舍文化建设展示精神名片。整洁、规范、优雅、温馨、文明、和谐的学生宿舍成为我校的又一特色。我们的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映射、社会文化的缩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为此,我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构建宿舍有形文化,营造自我教育氛围,强化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这是延续班级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严格把住值日周工作评比关,形成“学校领导——值日校长——值日教师——学生会干部——学生”五点式的管理结构。层层检查,步步落实,从学生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入睡,都要入微细查。并对宿舍一切活动当日打分,现时公布,一周评比,颁发流动红旗,成绩纳入对班级和班主任的考核。这样,宿舍原单纯的休息功能,被重新改写,变成了一个用心灵构筑的小屋,可休闲和陶冶情趣的世外桃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块状的被子棱角分明,摆放整齐的鞋子、毛巾、口缸、牙刷是宿舍里凝固了的精彩;书画、兰草、风铃是宿舍里流动的神韵,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静与动的和谐之美。学生还给每个宿舍都取了能体现其精神面貌的名字。我们不经意的追求,却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成了学校的一张“名片”,我们为此惊喜,但不惊慌;我们为此骄傲,</span>但不自满,我们将用更加丰富的色彩,去描绘更加绚丽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地的富有,是泥土忘我精神的写照,无论收获的多少,我们都无怨无悔。近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均到各级部门的认可和好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近一年,社会各界到我校参观、指导的单位有30多家,人数600余人。从2003年以来,我校连续获得县级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