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特级教师工作室革命传统教育主题教学研究——深入昌平区小汤山中心小学送教上门特色活动

宋金红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乘着夏日的骄阳,6月8日,北京市特教室工作室走进昌平区小汤山中心小学,为学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送课活动。参加活动有特级教室工作室所有成员和昌平区骨干教师共40余人。小汤山中心小学李伟校长全程参与活动。</h3> 第一节课由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通州区分校姜海荣老师执教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姜老师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会址的照片导入新课教学中,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视频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并通过习主席的讲话提出探究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组织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利用时间轴的形式,了解五四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等历史事件。并通过讲述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第二节课由东城区史家小学刘静老师指教的《自力更生扬眉吐气》,刘老师利用洋钉、洋伞的名称找相同的游戏活动,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状况,通过寻找新中国“第一”大事记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并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新中国成立10年内取得的成就靠的是什么?结合具体的人物、故事以及纪录片,认识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歌曲《歌唱祖国》中使教学达到高潮。 第三节课,由北京教育学院特级教师工作室导师金钊博士为六年级学生讲授《永远跟党走——语文课程中的思政教学》,本课非现成的教学内容,是基于语文学科课程思政的拓展类课程。金博士带领学生在学习教育部《革命传统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精神的基础上,系统梳理1-6年级语文学科体现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并选择其中6篇代表性课例,开展小组探究学习,从不同维度诠释了革命传统教育。教学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雄壮的歌曲中画上句号,很好地达成了“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的育人目标。 通过三节课的观摩。使老师们全面了解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中的革命传统教育,如何将革命传统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链接。以学生的视角了解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感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取得的丰功伟绩。使革命传统教育落到实处,树立爱国心,强国志。 小汤山中心小学李伟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活动总结,她认为本次活动体现了真实和有水平。真实是指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革命传统教育,学生真实的呈现了自己对中国革命传统的理解。有水平是指三位上课老师的课堂教学体现出了很高的教学水平,以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最后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体工作室的教师参观了小汤山中心小学。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育人文化。 活动结束后,老师们纷纷就本次活动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p class="ql-block">简报撰写:工作室成员 宋金红</p>

革命

工作室

教育

传统

中心小学

小汤山

活动

教学

了解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