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故乡,我曾经在1976年~1989年这里服役14年,当时交通不便,服役期间只去过两次。转业回到家乡后,总是对第二故乡魂牵梦萦,难以忘怀……</h1><h1> 五大连池见闻,是2011年8月9日《中国殡葬·公益时报》在哈尔滨召开优秀通讯员表彰会后,去北极村采风回来的时候特意绕道,才有了这第三次“到此一游”的机会。虽然十年过去了,当每每看到这些照片时脑海中依旧回放清晰可见的场面。</h1><p class="ql-block"><br></p> 卖旅游纪念品的老李与俄罗期旅客 <h1>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由五大连池湖区:莲花湖、燕山湖、白龙湖、鹤鸣湖、如意湖组成串珠状的湖群,以及周边火山群地质景观、相关人文景观、植被、水景等组成。<div> 五大连池形成因火山喷发阻断白河水形成堰塞湖(池、泉)而得名。不仅有壮观、绮丽、神秘的火山风光,最引人的地方是它具有“神泉”、“圣水”的美誉,它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泉之一,北药泉有着200多年的饮用和医疗的历史。吸引着国内外的游人不断的涌向这里观光旅游,度假疗养。<br> 由于俄罗斯与黑河一江之隔的近邻,所以俄罗斯人最为多见。他(她)们踏着晨曦、伴着夕阳,提着水壶,带着毛巾、脸盆,三三两两的走在街头巷尾、林荫小路上,往返于景区和度假区之间。游闲自得在这里的一路尽情的,欣赏着异国他乡的大自然风光。<br> 旅游热也给当地人们带来无限的商机。离度假区外面不远的地方,搭起一排简易的帐蓬,就形成一家一户的个体商业门市。经营着一些生活必须品和当地的旅游纪念品。61岁的老李,就是这排房的头一家,他有三个摊位。8月9号这天的一大早,他和往常一样,勤快麻利的整理着各类商品,笑容满面的站在门口招呼着过往游客。<br></div></h1> 俄罗斯客人拿一块银元翻看着 <h1> 我在此经过,见老李一面摆放手里的东西,一面向我介绍商品。正在这时一位俄罗斯客人从景区回来,也驻足观看这里的雨伞、提包等小商品。这时老李丢下我急忙走过去,用熟练的俄语和他交流起来,介绍产品的价格和质量。老李见客人侥有幸趣的拿起一块银元,就教他识别真假银元的最简单的方法:“用食指和拇指捏着银元的中间,放在嘴边用力吹一口气,然后迅速的放在耳边听。声音大的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也许那位俄罗斯的客人用力不够,或者是捏的方法不正确。所以,老李从客人的手中接过银元,自己用力吹了一下,放在俄罗斯朋友的耳边听。老李吹的这一下,那位俄罗斯的朋友听到了银元的回声,他高兴的露出了笑容。恰好我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美好的瞬间。随后,我提出要为他们俩拍张合影,他俩欣然同意了。于是就有了这第三张难得的照片。出于友好我同那位外国朋友握手道别,并谢过了他们配合。</h1> 老李吹过后放在游客耳边听 <h1> 通过刚才他们俩的简短对话,真是让我目瞪口呆。一位六十多岁的农民能说出一口流利的俄语,我从心里佩服他了。这也再一次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问老李:“你的俄语说的那么流利是什么时候,跟谁学会的?”他和我说:“他是98年第一批自费一万元钱,到俄罗斯学习两年俄语。”回来后就开始经营个体摊点多年。噢,原来是这样啊!我真的是为我眼前这位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农民“企业家”而折服……</h1> 五大连池火山口 <h1> 据老李介绍说,当地政府部门每年也都举办短期培训班。快班两月左右时间,就能学会简单的日常用语。为大家创造和提供更多学习俄语的机会,带动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在当地人中有餐饮、服务,出租车司机等相关行业的人们会俄语,也就不奇怪了。</h1><h1> 旅游业的发展与兴旺,带动了地方经济和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促使当地经济不断的繁荣,也给农民学习外语带来了动力!</h1><h1>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为我的第二故乡旅游产业飞速发展而欣慰;为当地农民依靠旅游业致富而高兴;更为此生在第二故乡站岗、放哨而自豪!</span></h1><h5> </h5><h5><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2011/08/24</span></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公益时报·中国殡葬周刊》在哈尔滨表彰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 感谢美友点赞、鼓励、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