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的法律,第二次修订版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对《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简单介绍:</p> 第一章 总则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p> 第二章 家庭保护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应当协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依法代理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其他应当履行的监护职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虐待、遗弃、非法送养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放任、教唆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参与邪教、迷信活动或者接受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侵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烟(含电子烟,下同)、饮酒、赌博、流浪乞讨或者欺凌他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放任或者迫使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失学、辍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放任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从事国家规定以外的劳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允许、迫使未成年人结婚或者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违法处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财产或者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当利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一)其他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财产权益或者不依法履行未成年人保护义务的行为。</p> 第三章 学校保护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十五条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十七条 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十八条 学校应当对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未成年学生进行登记并劝返复学;劝返无效的,应当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十九条 学校应当关心、爱护未成年学生,不得因家庭、身体、心理、学习能力等情况歧视学生。对家庭困难、身心有障碍的学生,应当提供关爱;对行为异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帮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应当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留守未成年学生、困境未成年学生的信息档案,开展关爱帮扶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十条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青春期教育和生命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十三条 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合理安排未成年学生的学习时间,保障其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加重其学习负担。</p> 第四章 社会保护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十四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儿童之家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社区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十七条 旅馆、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者接待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时,应当询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入住人员的身份关系等有关情况;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及时联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十八条 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十九条 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六十一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危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未成年人参与演出、节目制作等活动,活动组织方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p> 第五章 网络保护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六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创作与传播,鼓励和支持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点的网络技术、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和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六十六条 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六十七条 网信部门会</span>同公安、文化和旅游、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等部门根据保护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需要,确定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网络信息的种类、范围和判断标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六十八条 新闻出版、教育、卫生健康、文化和旅游、网信等部门应当定期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宣传教育,监督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履行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义务,指导家庭、学校、社会组织互相配合,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行预防和干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方式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行干预。</p> 第六章 政府保护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九十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临时监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未成年人流浪乞讨或者身份不明,暂时查找不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监护人下落不明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监护人因自身客观原因或者因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不能履行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监护缺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监护人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照料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监护人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未成年人需要被带离安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未成年人遭受监护人严重伤害或者面临人身安全威胁,需要被紧急安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九十三条 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临时监护期间,经民政部门评估,监护人重新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民政部门可以将未成年人送回监护人抚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九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查找不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监护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人民法院判决撤销监护人资格并指定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百三十二条 本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作人:王思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