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活动,学习将一个整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愿意参与讨论活动,探索不同材料的二等分和四等分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二等分和四等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p> <p class="ql-block"> 老师讲述故事《狐狸分面包》,让幼儿在故事中知道小熊兄弟俩被狐狸欺骗了,以后要好好学习本领,再也不上狐狸的当了。</p><p class="ql-block"> 通过故事的讲解,让幼儿了解把一个物品平均分成两份,这样叫做二等分。把一个物品平均分成四份,这就是四等分</p> <p class="ql-block"> 幼儿发散思维:如何将正方形、圆形的卡片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p><p class="ql-block"> 幼儿回答,老师示范。</p> <p class="ql-block"> 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教学具,把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的卡片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p> <p class="ql-block">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了解了二等分和四等分的几种方法:目测法、折叠法、数数法……等对物品进行了二等分。不同的物体性质不一样,所以要用不同的方法。和纸一样又软又薄的东西可以用折叠法来分,和蛋糕一样比较厚的可以用分割法,数量较多的物体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来进行等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