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德第十五 <p class="ql-block">49</p><p class="ql-block">愿德第十五</p><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p><p class="ql-block">古时候那些善于修养生之道的人,其性格非常的微妙,并具有玄秘的通达能力,使人</p><p class="ql-block">难以描述他那深奥的内在真实本质。</p><p class="ql-block">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p><p class="ql-block">正因为他的内在本质深奥难识,所以要形容他,也只能勉强形容一下他的外在表相。</p><p class="ql-block">曰:与呵其若冬涉水;</p><p class="ql-block">我只能这样的形容他:与人相交往的时候啊,就好象是严冬去趟涉河水,欲进而又止;</p><p class="ql-block">犹呵其若畏四邻;</p><p class="ql-block">总是显得那样的犹豫不决啊,好象是怕见到四周的邻居;</p><p class="ql-block">严呵其若客;</p><p class="ql-block">严肃而又谨慎啊,似乎象正在作宾客;</p><p class="ql-block">涣呵其若凌泽;</p><p class="ql-block">似散漫无目的啊,就如轻风吹拂而凌行于湖泽之水面,使人难以捉摸其踪迹的规律;</p><p class="ql-block">沌呵其若朴。</p><p class="ql-block">混沌憨厚啊,好象是未经雕琢的朴璧,而让人莫辨其内含实质;</p><p class="ql-block">湷呵其若浊;</p><p class="ql-block">象清澈而又深湛的水潭啊,深湛得见不到底,倒让人觉得似乎是浑浊;</p><p class="ql-block">妆呵其若浴。</p><p class="ql-block">似经过粉妆打扮啊,又象是浴潜于水中,总使人感到扑朔迷离,而难知其真实的面貌。</p><p class="ql-block">浊而情,之“余”清。</p><p class="ql-block">其实,那显得浑浊的只是外在的表情,而“元神”这内在的“我”却清澈而又透明。</p><p class="ql-block">“女”以重,之“余”生。</p><p class="ql-block">只有当表情的“你”保持重浊之态的时候,元神的“我”才能够轻灵清澈的产生。</p><p class="ql-block">葆此道,不欲盈。</p><p class="ql-block">如果要在养生之道中葆有这种生命的活力,就不能要求自己的表情达到至极的完满程</p><p class="ql-block">度。</p><p class="ql-block">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p><p class="ql-block">正是由于能使自己的表情不达到至极的程度,所以才能使生命的活力总是葆有旧有的</p><p class="ql-block">活力不变,而不会促使其活力达到至极的成熟,以致于趋向衰落消亡的程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0</p><p class="ql-block">[领会]</p><p class="ql-block">修养生之道取得显著成效者与普通人之间,无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仅就身体而言,修功者与通常人的外表并</p><p class="ql-block">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他们身体之内在场势却明显不同。就如磁铁与铁二者都是钢铁,但二者内在的场势却截然不同,故显示出二者既相同又不同的性质来。通常人体之场势基本上处于封闭式,其对外界场信息的感知主要依赖于各感觉器官的同频选择输入,所以,其所能感知到的场信息范围,就被感觉器官的同频选择能力所限定,而对更多的场信息之存在却无力感知,但是对修养生之道取得显著成效者来说,他的身体之外表虽然与常人无异,但他的身体却是被充分“磁化”了的。他和通常人之人体场势就有了根本的不同,而处于对外开放的联通场势,他除了能以平常的感觉器官去接受信息外,还能以直觉的形式去接受感觉器官无力接受的场信息。这就是以意识场的开放形式直接与外界之场信息相勾通,即所谓的“开天门”的现象。因此,修功者就能知常人所不能知,这种能力又称为“通玄”或“先知”的能力。也正是这种“通玄”的直觉能力使修功者的接受信息范围扩大了,也就不自觉的能感觉到他人的人体之场态形式。而通常人的人体场态的外在表现,则是其人的性格。但修功者感觉他人场态的形式并非通过观察他人的性格,而是以意识场直接相感知的直觉形式感生出心理的排斥性或共融性,所以就显示出他与人相处时的选择性。由于常人的意识场总处于思维极化状态,而修功者的意识场则处于较中和态,故修功者与常人相处的时候,就会被常人的不中和意识场所干扰,使内心产生一种莫明其妙的不适应感。这种不适应感会因接触对象之性格的不同而不同,尤其在与性格过激者相接触时,此种不适应感会更加明显。由于这种不适应感的无形驱使,会使他不得不经常尽量的回避常人,而寻找安静的环境去静处,以保持他那内心的安静中和态。再因修功者的直觉能力被开发,使他能从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去认识世界,所以他的世界观就不同于常人的世界观,因此,他的处世态度和言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