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人闯关东,由近及远,先辽宁后吉林再到黑龙江的东北部。清末民初,黑龙江很多地方依然人烟稀少,汤原、桦川、萝北等县才相继设立。在汤原县(今隶属佳木斯),1926年以前武安人开设了盛发和、福顺成、广泰华等中药店。佳木斯的西部紧邻煤城鹤岗市,最初的鹤岗只不过是汤原县的一个小镇。<br>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政府和日本鬼子对东北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蹂躏。在这14年中,武安药商也遭受了伪满的奴役,生意每况日下,但也有一部分武安药商挺身而出,不当亡国奴,奋起反抗,在白山黑水间展现了武安人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汤原、鹤岗、萝北 在如今的鹤岗红色党史里,人们总是提起一位老地下交通员,这个人就是武安人翟延龄, 23岁在兴山镇开设了“德泰和”药铺。 晚年的翟延龄 <br> 冯仲云是鹤岗周边的抗联队伍创建者和重要组织者领导者,是东北抗联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历任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秘书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兼珠河中心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北满省委书记,抗联第六军政治部主任、第三路军政委。建国后,历任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北京图书馆馆长,水利部、水利电力部副部长。 冯仲云身经百战,经常带领队伍转战在深山密林,有时独来独往于敌人控制最严的萝北、汤原之间,而鹤岗是他必经之路,为了来往更安全,他和马克正商量后,决定在鹤岗建立了一个地下联络站。因为马克正和翟延龄是好朋友,马克正对翟延龄比较了解,他对冯仲云说翟延龄老家河南武安,贫苦农民出身,卖过药,还在萝北金沟当过字儿匠,是可以依靠的对象。<br> 于是,冯仲云悄悄来到药铺对翟延龄进行考察,他发现这药铺只有夫妻二人,翟延龄中等身材,面目清秀,办事干练,带有几分精明。房屋比较宽敞,前屋是“徳泰和”药铺,后面是住宅,住宅还有一个后门,行动既方便又安全。药铺处在新街基四道街闹市区,经常有各种人进进出出。经过考察,冯仲云相中了“德泰和”药铺。从此后,这药铺在党的领导下,成为地下交通站,负责人就是翟延龄,受冯仲云直接领导,成为冯仲云联络、指挥抗联斗争的重要落脚点。<br>一个卖药的武安人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用武安人特有的聪明智慧为东北乃至整个中国的民族解放立下了功劳,真是可歌可泣。<br> 翟延龄, 1910年4月生于武安伯延,自幼进入私塾,学过中医,精通内外科尤善针灸。15岁便在亲戚的带领下来到汤原县“盛发和”药铺学生意,一边打工一边继续学医,很快成为一名年轻的坐堂医生。1930年,他来到萝北县梧桐河金矿当工人,后来当了金矿的一个小会计,金沟里的人把记账算账的人称为“字匠”。因为他学过中医,内外科皆通,所以金沟里的工人得了病,便主动找他治疗。在金矿,他还交了一些好朋友,如陈芳钧、马克正、吕盛田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共产党的干部或抗联战士。 1918年,在如今的鹤岗一带,开始成立煤矿公司掘煤,1926年通铁路,人口和商贾渐多,1929年在此处成立兴山镇。1933年3月,翟延龄打算在梧桐河金矿行医。好友陈芳钧说:“沟里穷,人又少,你不如在兴山镇开个药铺,要比这里强。”<br> 不久,陈芳钧给他二两沙金作本钱,小药铺在兴山镇开张,他给药铺起了个字号,叫“德泰和”,和妻子林树森共同经营。事后他才知道,是抗联组织给他提供的资金,目的是在此建立一个抗联地下交通站。从那时起,一个红色药铺在党的关怀下诞生于松花江畔。 梧桐河金矿 小药铺开业不足半年,生意还不错。好友陈芳钧和马克正经常交替着到这里住上两三天,翟延龄把日本关东军、日伪宪兵队、汉奸聚集场所和大致人数,一一作了介绍。自此,小药铺开始发挥地下交通站的功能,夫妻二人也走上了革命道路。<br>1933年冬的一天,吕盛田领着一个二十五六岁的教书先生来到店里,还拿着陈芳钧的便信,信上写:“来人是我的朋友胡子明,出沟到你店里,请好好照顾,切记保密”。于是,翟延龄把他让到后房,唠了一阵闲话,又把周围的情况做了简单介绍。<br> 此时,翟延龄并不知道这位年轻人的真实身份。这个人就是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冯仲云,胡子明为化名。这次冯仲云专门对翟延龄和小药铺进行考察。<br>冯仲云在哈尔滨的家是中共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总指挥部,可惜因叛徒出卖无法开展活动,冯仲云只好来到到汤原县领导游击队。从此后,“德泰和”药店成了冯仲云经常落脚的地方。 鹤岗民国生活 冯仲云早出晚归,晚上还继续工作。他叫林树森把窗帘拉下来,再用毯子遮上一层,在灯下复写材料,直写到深夜。翟延龄夫妻轮流在外屋警戒,从门缝向外观察。临走时叮嘱翟延龄: “你这挂专治黑红伤的幌子不如改为内科和小儿科,那样生意会好些。”<br> 走后,吕盛田悄悄告诉翟延龄,说这是省委领导冯仲云同志,千万照顾好,保密,不能有半点差错。<br>1934年夏季的一天,吕盛田和冯仲云来到药店,冯仲云对翟延龄说:“今后以药铺名义给山里部队代买药品,药铺买药不显眼,你再给配些黑红伤药就更好了。”翟延龄与吕盛田商量:“今后他要常来这里,咱们得想个办法给他弄个隐身之处。”冯仲云走后,二人动手把炕扒了个空洞,盖上板子再抹层泥,出入口留在炕面的墙角处,用被垛盖好。同年秋天,冯仲云自己以买药为名,来到小药铺,当晚,他就睡在炕洞里,很满意,住了一夜就做火车走了。(未完)<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