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是第十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的十周年,更是全国砥砺奋进推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十年。</p><p class="ql-block"> 自2012年起,教育部将每年的5月20日-6月20日定为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是第十个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砥砺前行,奠基未来"。</p><p class="ql-block"> 回顾十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推动,使得中国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取得了骄傲的成绩。一方面,推进了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另一方面,为幼儿营造了有利的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p> 孩子为什么需要“幼小衔接” <p class="ql-block">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并鼓励学区内小学和幼儿园构建学习共同体,帮助幼儿做好幼小衔接。</p> <p class="ql-block"> 的确,一直以来,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确实存在一些断层。它们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但两者在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从幼儿园到小学,跨越了孩子身心发展的两个阶段。</span></p> 幼小衔接,主要“衔接”什么 <p class="ql-block"> 不少家长开始疑惑,“幼小衔接”应该学些什么呢?其实,幼小衔接的本质意义,不在于幼儿的知识衔接,而在于他们的身心准备和能力衔接。</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儿童的成长比作一棵树,很多时候我们关注它在地面上的状态,开的花怎么样?结的果怎么样?树枝怎么样?但却很少看到树下的树根,一棵树显性的成长和它最根基性的东西是有关联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的具体内容,更要关注学习的计划性、坚持性、专注力、任务意识这些影响深远的学习品质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习上的准备,还要关注身体运动、情绪情感、生活习惯、生活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这些非智力因素。</p> 幼小衔接,幼儿园一直都在做 <p class="ql-block"> 学龄前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这个阶段幼儿的学习应该是直觉体验式的学习。幼小衔接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并在大班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于幼小衔接,其实幼儿园一直都在做。</p> 0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应该从知识储备式的教育转向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的培养,因为只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才能使其后续学习有足够的动力和基础。</p><p class="ql-block"> 在大班的学习中,老师会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加强孩子握笔姿势和书写习惯的培养,并在学习中增强对孩子专注力和持久性的培养。此外,老师还会关注孩子在活动中是否遵守纪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入小学后的系统学习打好基础。</p> 02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 <p class="ql-block"> 与幼儿园相比,小学生活节奏较快,学习任务也较为繁重。家长如果忽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可能会造成孩子在入学初期就难以适应生活上的急剧变化和紧张的学习任务,影响学习。</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有孩子们最爱的大操场,从每天早上的早操活动到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运动贯穿于孩子的一日生活中,让孩子在户外快乐奔跑的同时,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p> 03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p class="ql-block"> 小学新生中,经常可以见到有的孩子上学迟到、不会收拾书包、不会自己系鞋带等情况,这些看似寻常的“小糗事”,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校园生活,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p><p class="ql-block"> 大班时,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教师都会适当放手、放权,让孩子自己穿衣、叠被等,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p> 04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p class="ql-block"> 在幼小衔接阶段,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非常重要。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孩子不仅能运用适宜的方式结交到新伙伴,还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快速良好地适应新环境。</p><p class="ql-block"> 在大班的学习活动中,老师会给孩子布置难度适当、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加强他们的讨论、交流,让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发展交往、协作和勇于挑战等能力,也为更好适应小学的环境做准备。</p> 05激发孩子对小学的向往 <p class="ql-block"> 此外,幼儿园还会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引导孩子观察小学生的一些在校生活情景,让他们从思想上、情感上做好入学的准备,真正地、自信地完成“幼小衔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