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特校】灵宝市特殊教育学校抓好落实“八项管理”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

灵宝特校

<p class="ql-block">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和灵宝市教育体育局提出的抓好落实中小学生“手机、睡眠、作业、读物、体质健康、考试、特殊家庭学生和招生”八项管理的号召,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现将我校落实“八项管理”工作致家长一封信推送给您。</p> 一、手机管理篇 <p class="ql-block">1、学生不能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在校期间如需要与家长通话联系,可通过老师联系家长。</p><p class="ql-block">2、加强监督管理。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责任,希望广大家长行动起来,监督孩子使用手机情况。</p><p class="ql-block">3、加强沟通引导,学校定期开展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宣传教育。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p><p class="ql-block">4、形成榜样引领。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榜样。</p><p class="ql-block">5、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指导孩子合理作息,引导孩子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行为。</p> 二、睡眠管理篇 <p class="ql-block">1、帮助学生制订作息时间表,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保证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个小时。</p><p class="ql-block">2、学校定期对学生开展睡眠知识教育,家长指导学生统筹安排好孩子睡眠时间,为孩子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孩子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p> 三、读物管理篇 <p class="ql-block">1、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采购规范的课外读物,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校推销课外读物(含数字出版产品),禁止任何人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p><p class="ql-block">2、学校建立图书阅览室,设立班级读书角,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p><p class="ql-block">3、家长应重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按照《教育部推荐新课标中小学课外阅读书目》向孩子推荐课外读物,购买符合孩子认知发展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积极向上的正版书籍,对于不适当的书籍要及时禁止阅读。</p> 四、作业管理篇 <p class="ql-block">1、学校严格依照三类残疾学生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不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p><p class="ql-block">2、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课后无书面作业。</p><p class="ql-block">3、家长在家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及社会实践活动。</p> 五、体质健康管理篇 <p class="ql-block">1、学校严格按照三类残疾学生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运动与保健》课程;全面落实阳光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p><p class="ql-block">2、学校组织好体育课活动和学生体质监测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技能和体质水平。</p><p class="ql-block">3、请家长朋友督促孩子在家坚持体育锻炼,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p><p class="ql-block">4、请家长叮嘱、告诫孩子在体育锻炼活动中加强自身安全保护。</p><p class="ql-block"><br></p> 六、考试管理篇 <p class="ql-block">1、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控制考试次数。</p><p class="ql-block">2、学校根据三类残疾学生不同情况、坚持个性差异,各班综合考察学生各方面能力,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p><p class="ql-block">3、学校不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按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重新分班和编排学生座位。</p> 七、特殊学生管理篇 <p class="ql-block">1、各班主任详细了解掌握班级每个学生及特殊家庭学生的实际情况。</p><p class="ql-block">2、各班主任通过个别谈话与监护人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学校心理老师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p><p class="ql-block">3、学校各处室领导、班主任适时和特殊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p> 八、招生管理篇 <p class="ql-block">1、巩固提高适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确保特殊群体入学机会公平和教育过程公平。</p><p class="ql-block">2、进一步推进融合教育,坚持普校主体,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安置方式,就近安排适龄轻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统筹安排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p><p class="ql-block">3、因重度失能等原因不能到学校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通过送教上门、送教方式实施义务教育。</p> <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家长,落实“八项管理”工作,离不开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快乐成长,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保驾护航。</p>

学生

家长

孩子

学校

课外读物

手机

管理

八项

睡眠

残疾儿童